APP下载

高校马拉松赛事风险与对策研究

2020-11-25张芳霞王岩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2期
关键词:马拉松赛马拉松赛事

张芳霞,王岩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近年来,马拉松已成为全国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性品牌赛事,在马拉松“热”效应的带动下,校园马拉松孕育而生。校园马拉松除了可以强身健体之外,与社会马拉松带来的经济价值相比,更多体现出提高师生体育参与意识、延续“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打造以“校园马拉松”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它构建了一个从个人价值到团体精神,再到校园文化的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文化价值体系。

1 高校马拉松价值特征分析

1.1 储备马拉松运动员,响应国家对马拉松赛事的支持

为促进马拉松运动蓬勃发展,早在2015年国家已取消对马拉松赛事的审批,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等7个部门发布的文件中提到马拉松发展已然上升到国家层面。大力开展高校马拉松,有利于加大马拉松赛事的宣传和推广,为储备马拉松运动员提供平台。

1.2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校际交流合作

马拉松在高校的开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马拉松运动中承载的“超越自我、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食粮。高校马拉松联赛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了校际的沟通交流,为促进更多的校际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1.3 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师生体育锻炼意识

长跑项目在高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马拉松集群众性、竞技性、趣味性为一体,随着校园竞走、马拉松接力赛、情侣跑、荧光夜跑等多种方式的开创,成为提高广大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

1.4 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大学生精神追求

高校马拉松以其独有的特点成为学生加强锻炼、丰富课余生活的途径之一。马拉松项目中所蕴含的“永不放弃、超越自我、同舟共济”的精神价值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契合。通过参与校园马拉松,大学生可以让自己的课余生活更加充实,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往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追求。

2 高校马拉松风险特征分析

风险是指影响目标实现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是危险转变成灾难的可能性。依据马拉松风险因素的分类,可将高校校园马拉松风险分为人员风险、财务风险、物质风险、时间风险和信息风险。风险分析的过程即对以上致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判断的过程。

2.1 人员风险

根据参与校园马拉松的群体进行分类,可将高校马拉松人员风险大致分为参赛选手风险、裁判员风险、志愿者风险和观众风险。人员风险是高校校园马拉松风险中最难以分析的,而参赛选手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又成为人员管理中最难控制的部分。

2.1.1 参赛选手风险 参赛选手的风险可分为心理因素方面、生理因素方面、赛事组织和准备活动4 个方面,参赛选手的心理状态影响着比赛的状态;运动员的赛前身体状况欠佳应及时放弃比赛,否则易造成身体上的伤害;高校马拉松赛事组织不合理、各环节分布不合理会影响整个比赛的进程;赛前准备活动不充分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2.1.2 裁判员风险在赛事中,裁判的失职、业务能力不足、判罚不公等情况会对高校马拉松赛事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国内某马拉松曾因裁判员未在赛前弄清楚比赛路线,对比赛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高校马拉松比赛的流程环环相扣,如果裁判员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将会对后面诸多环节产生不良影响。

2.1.3 志愿者风险 志愿者是校园马拉松参与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马拉松赛事的志愿者通常是本校学生,在志愿服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正因如此,赛前对志愿者的培训和指导较为薄弱,当前的高校马拉松需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

2.1.4 观众风险 重大赛事的现场往往人流密度大,极易发生拥挤、踩踏等易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高校马拉松赛事中啦啦队和观众的构成主要是在校学生,大学生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更加兴奋,容易情绪高涨,再加上赛事现场气氛活跃,不便于组织管理,往往容易导致赛事现场一些不可控状况的发生。

2.2 财务风险

与社会马拉松相比,高校马拉松不收报名费,且免费为参赛者提供服装及补给等服务,校园马拉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赞助商,资金的来源和数量较不稳定。由于天气的变化、现场观众和参赛人数的多少无法保障等因素,以致于赞助商较不稳定,导致赛事组织者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大。

2.3 物质风险

物质风险是高校马拉松风险因素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按照社会马拉松对物质风险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场地器材导致的风险因素、路线设计引发的风险因素、交通因素、医疗保障因素等方面。场地器材主要包括标志牌、检录、起点和终点的场地设施等方面,标志牌摆放错误容易导致参赛者跑错路线,检录处设计不合理可能延误比赛进程。交通方面,部分校园允许社会车辆进出,存在较多的交通事故风险。医疗保障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医疗应急系统,一旦出现重大事故,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2.4 时间风险

高校马拉松赛事的时间风险主要集中在赛事时间的选择上和赛事各环节之间的时间安排方面。赛事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过热或过冷的气温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极端天气更是容易造成较大伤害。另外,赛事各环节之间的时间节点把控也十分重要,选择合适的比赛时间和相应的赛事流程,更能突出赛事应有的效果和价值。

2.5 信息风险

与社会马拉松相比,高校马拉松在统计收集参赛者信息方面还有待完善,高校马拉松缺乏严格的赛前体检把关。为了让校园马拉松进行的更加顺畅,需要对参赛者进行基本信息和体检信息的整理,并在赛前做好相关的赛事提示。另外,信息的及时沟通和更新也显得非常重要。例如,赛事的进展、风险提示、参赛信息的临时变化和调整等都非常重要,影响着赛事的顺利进行。

3 高校校园马拉松风险应对策略

3.1 加强赛事相关人员的风险管理,降低人员风险

3.1.1 组织赛前安全宣传,提升参赛选手的风险防范意识 针对大学生风险防

范意识较弱的现状,应在平时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运动员除了进行科学化有效训练之外,还应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赛中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不要勉强,避免对身体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3.1.2 对赛事裁判员进行赛前培训,提升裁判员工作能力校园马拉松的裁判员担任着赛事的裁判工作,裁判应在赛事之前组织多次系统化的裁判培训,并在赛前多次熟悉赛事路线、赛事规程、裁判相关评定办法等,对赛事流程和裁判员职责相当熟悉,必要时可设定部分阶段的考核来提升执裁的准确性。

3.1.3 加强管理,开创志愿者奖励机制高校马拉松的志愿者管理工作可与其他考核相结合,例如志愿者工作中表现优异者可加学分,或者是纳入其他考核评估,对积极工作的志愿者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既是对其本身的肯定,也对其他人起到鼓舞作用。

3.1.4 引导文明观赛,实行集中化组织管理 啦啦队和观众大部分都是在校学生,可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进行集中化组织管理,安排负责人划分固定区域,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赛事氛围,另一方面也可避免人数过于分散,从而达到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目的。

3.2 拓宽赛事融资渠道,减少财务风险

在筹办校园马拉松赛事时,向社会企业公开招标或者寻求赞助,企业提供比赛所需全部或者一部分资金或者物资,很大程度上减轻学校筹办校园马拉松经费的负担,企业也可借助比赛做好自身品牌的宣传,推动本企业商品的消费,学校和企业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3.3 合理有效配置资源,降低物质风险

交通方面,对部分线路实施交通管制,以保障赛事安全。医疗保障方面,应急预案要完备,要配备相应足够的医疗救护点,救护人员要坚守岗位,救护药品要及时到位,救护设备要先进,要足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除此之外,可以考虑由赞助商提供相应的纪念品,既让参赛者有更好的赛事参与体验,又能达到推广和宣传赞助商和赛事的作用。

3.4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流程,减少时间风险

马拉松赛事的举办时间应结合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应选择天气条件较好的时间段进行比赛。如果比赛当天天气变化较大,应及时用广播和短信等方式提醒参赛队员,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例如,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为了规避风险,自2008年起将赛事时间更改为每年1月的第1个周六举行。在赛事流程方面,可借鉴国内外开展情况较好的校园马拉松赛事的管理流程。具有悠久校园马拉松历史的中山大学,多渠道报名方式为参赛者提供了便捷,安排确切时间领取参赛包为参赛人员提供了方便,增加了赛事体验感。

3.5 及时更新赛事信息,降低信息风险

针对当前校园马拉松未严格把控参赛者体检的现状,应加强对校园马拉松的体检要求。同时,可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将大学生从进校以来的体检结果、每年的体质测试、是否患有重大疾病以及隐形疾病等相关信息进行跟踪记录,在保障个人隐私的情况下作为参与重大体育活动时的选拔参考,也是一种避免参与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的有效方式。

4 结语

当前,关于高校马拉松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校开展马拉松的价值研究、现状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等角度入手,较少涉及高校马拉松中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本研究主要是对高校马拉松风险进行理论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今后的研究可进一步对风险因子进行评估,针对风险因素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从而有效地预防或规避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马拉松赛马拉松赛事
本月赛事
冰上马拉松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男子蹭跑广马被终身禁赛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一起来跑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