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作文个性化教学探讨

2020-11-25李嘉欣

读与写 2020年34期
关键词:理念作文思维

李嘉欣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北湖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1)

“生本教育”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有效地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再通过营造出讨论氛围让学生互相交流,最终让他们可以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1]。生本教学理念注重依靠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导权,这样的课堂模式对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加生动,学生更愿意加入到写作中来,并且还可以在和他人的思维碰撞中萌发新想法。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1.语文生本教育理念

1.1 什么是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一种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以“以生为本”、“课前探究”、“小组合作”、“生生互动”等基本模式为具体教育方法的新型教学理念;它与新教育改革相契合,与社会新创新人才需求相适应,广泛适用于各个阶段、各个科目的教学。

1.2 生本理念下的教学方式。生本理念下,不同的教学方式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其大致由以下内容构成:

课前的探究,通过课前思维预热、话题代入等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活跃他们的思维;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分组发布小组任务,促进小组合作和学生间的互动。

1.3 生本教育的先进性。

(1)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倡导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生本教育注重课前探究,有效地引入或者探究问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3)生本教育倡导的小组合作和生生互动模式可以让学生形成协作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同时,小组合作和生生互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集思广益,降低了单个思维难度的同时提供诸多可供借鉴的学习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2.为什么要开展语文生本教育

2.1 小学语文课堂引进生本教育的意义。随着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思维自主性,也无法满足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要求。而这时生本教育理念的引进,恰好可以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僵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多人合作也可以缩减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减轻教师的压力。这样,教师有更多的心力可以花在教学上,学生也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课堂效果节节攀升[2]。

另外,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学生之间合作和讨论的过程中他们可以相互汲取他人有益的思想点,化而为己用,潜移默化间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2.2 小学作文和生本教育的关系。小学作文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整个语文学科。而作文作为开放性试题,尤其考验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素材的积累。我们都倡导学生“我手写我心”,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教师习惯于给学生划定“写作模式”,导致学生也习惯于按部就班,慢慢地不愿意再去自己思考了。这种情况下,生本教育对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就会在作文教学中显现出不可预估的作用,尤其是当写作问题偏难时,相比起一位学生的冥思苦想,几名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更容易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3.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

3.1 课前。

(1)以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是生本理念教学最为基础的部分,一切教学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摆正学生的主体位置和教师自身的辅助位置,才能够对症下药。

(2)课前探究。除了以生为本,课前探究作为调动学生注意力的手段,也可以很好地辅助小学作文教学。例如,在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中,教师就可以问问同学们都有些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呢?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好吗?小学生可能不善于表达,但是在他们想象过无数次的意识里,教师只要稍加鼓励,促使大家自我思考其实并不难。

3.2 课中。

(1)小组合作。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同学们组内合作来完善一篇作文。如在习作“故事新编”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组内讨论出一个故事加以改编,再请代表上台发言;这样,学生组内思考之后还可以根据其他组的发言再次思考和积累素材。

(2)生生互动。在组内合作的过程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于刚才发言学生的故事进行讨论,有什么可以更改的地方教师可以根据大家的想法一起来完善新编故事,从而达到大互动的集思广益效果。

3.3 课后。课后的习作其实是学生最容易松懈的环节,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克服这种松懈,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作业交叉互评。这样,学生会由于存在一种良性攀比心理,从而形成良性竞争、互相监督的作业机制。

结语

生本教育理念贯穿语文作文教学的各项环节,将生本理念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融合可以有效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加互动的集思广益,最终可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效果。

猜你喜欢

理念作文思维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