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何须事事三思之后?

2020-11-24陆成文

杂文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季文子樊哙扑克

陆成文

一次,与朋友交谈,谈起了生活中的“内疚与悔恨”,朋友向我吐露了这样的一件事情。三十多年前的一天,朋友乘火车去沈阳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火车车厢里,朋友的座位临近车门,与朋友斜对面的四个年轻人正在打扑克。他们玩得很高兴,很投入,个个兴致盎然。这时,从另一节车厢走进来一个高个子中年男人。只见他用眼睛扫视了一下附近的乘客,然后前胸趴在玩扑克年轻人座椅的靠背上,假装看玩扑克,却把手悄悄地伸进了年轻人挂在衣帽钩上的衣服兜里……朋友看得真切,第一反应就是“贼”“扒窃”。朋友立时紧张起来,正要起身上前制止,就见那贼转过头來,睁大眼睛,恶狠狠地瞪着朋友。朋友本能地反映是,自己身单力薄,绝不是贼的对手,他有凶器伤害我怎么办?没人帮我怎么办?……朋友犹豫了。这时,火车停在了沟帮子车站,贼扬长而去。朋友说,每想起这件事,总是感到内疚和自责,因此也从未向任何人讲过。

人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鲁国有一个大夫叫季孙行父,死后被谥为“文”,人称之为“季文子”。此人非常谨慎,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因此,人们都很佩服他,敬重他。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却说,“考虑两次就够了”。如今很少有人认真读古典,以讹传讹的东西不可谓少。比如“三思而行”这个成语,很多人都认为是孔子说的,是孔子提倡的,其实,恰恰相反,非但不是孔子提倡的,而是孔子反对的。

一般而言,遇事三思而后行,会减少失误。可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并不同意季文子的这种做法呢?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论语稽》)当时的季文子极其世故,精于算计,顾虑太多,所以就会发生各种弊病。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话不无道理。一个人,如果想得太多便退缩,长此以往,便委琐,不足观。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刘邦。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刘邦,但项羽思前想后,左右为难,犹豫不决,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刘邦。刘邦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持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刘邦借机脱离险境。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鸿门宴上,项羽当机立断,果断出手,结束了刘邦的性命,那么历史就将重写,也不可能有“霸王别姬”的悲壮、惨烈了。

笔者并不赞成做事不加思考,匆忙鲁莽,不计后果。但不能瞻前顾后,畏手畏脚,犹豫不决,否则就可能贻误战机。常听棋手对弈后发出的一声叹息:手软了,犹豫了,贻误战机! 一场八一队主场对阵新疆队的男篮比赛,八一队再次失利。比赛第二节中段,王治郅对队员张某在场上选择投篮还是突破因犹豫造成多次失误非常不满,大声斥责道:“你,要么就运完上篮,要么就投篮,你别给我拜佛(假装投篮骗过防守人),一拜佛就完蛋!”古往今来,沙场血战,最忌讳的是犹豫不决,难下决心,战机一再错过,最终败走他乡,甚者马革裹尸。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不需要“三思而后行”。王阳明说“知行合一”,知道一定要落在行动上才算知道,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认识,才能渐渐地把事情做对。就像铁匠打铁一样,边打边修正,打着打着,一件精美的器物就出来了。

钱穆先生注释《论语》,于此处注曰:“事有贵于刚决,多思转多私。”(做事贵在果断坚决,想得太多就转成为自己打算了)“多思转多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很多谨慎多疑、精于算计之人的道德底色!

陈明贵/图

猜你喜欢

季文子樊哙扑克
小扑克打出大品牌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一生俭朴的季文子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浅析《史记》中樊哙之形象
为官当效季文子
巧摆扑克等
以德为荣的季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