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我写稿那些事

2020-11-24彭友茂

杂文月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大字报杂文家临沂

下面的写稿经历,没啥分量。可对我来说,却是记录我职业变动和生活影像的“大事要闻”。

我1965年考取省内一所专科学校,第二年“文革”爆发。我和我们那一届同学,前后加起来,专业课上了一年把儿,此外便是写大字报看大字报,戴着红袖章“革命大串联”,荒废了学业,害莫大焉;又因在校待了四年,最后竟拿到了本科文凭。所以,老彭是专科学历、大学牌子、老高中毕业生水平。当年,《谁最热爱解放军?》(另外还有几篇)登在了校报上,是我写作生涯的第一篇(批)有杂文味的东西。走出校门后,到济南军区空军昌北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早请示,晚汇报,种水稻,战海潮。在艰苦的劳动锻炼、无人无心写稿投稿的情况下,一年里,我在《前卫报》《空军报》上投中三篇稿子。虽是“豆腐块”,但在大学生连里却成了凤毛麟角。正式踏上工作岗位,我先后在一所山区中学、一所县城中学教了十二年高中语文。这十二年,是我写稿的枯水期。

激发起我写稿热情的,是我调进县委宣传部当秘书那三年,写稿成了工作的一部分。我写新闻稿也写言论稿,不断在当地报刊上露脸,几乎年年被评为报刊优秀通讯员。后来,为了回原籍,我舍弃了公务员岗位,在两家企业干宣传。期间,写稿热情有增无减,而且写的多为言论稿,主攻《山东冶金报》,也在《中国机械报·三里河随笔》上“偶尔露峥嵘”。

激发我写稿热情进入疯狂状态的,是我以47岁高龄调到了临沂日报社。在报社评论部,我疯狂地写;在总编室,我疯狂地写;在新闻研究室,我疯狂地写。写着写着,我评上了“副高”“正高”;写着写着,言论稿里竟也多了杂文的面孔;写着写着,我胆子越来越大,也敢把稿子朝《人民日报》等大报大刊上投;写着写着,一晃到了退休年龄,狐假虎威地跟随着杂文界的行家里手们北上南下到处参加杂文会采风,写稿成了我退休生活的重要内容。当然了,写到死,仍是高中毕业生水平。

作者简介

彭友茂 临沂日报高级编辑、中国写作学会原理事。

写稿四十余年出了两本书:《学会扔香蕉皮》《凭杂文能找到朋友》。部分文章进入《中国杂文年选》。《中国当代杂文家》(北方文艺出版社)、《走近杂文家》(中國文史出版社),对其人生和写作经历作了介绍。

猜你喜欢

大字报杂文家临沂
临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利信铝业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铁腕治污,久久为功
逾100克拉的“巨钻”临沂出了5颗
我没有什么对象需要反抗
档案珍藏者语
本刊聘请签约杂文家
《我经历的反右派斗争》一文补正
倘若毛公真做了杂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