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下的高职汽修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2020-11-24李苏婷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9期
关键词:工匠汽车院校

文/ 李苏婷

一、深度分析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在各行各业中都有一定体现。工匠精神要求工匠在进行制作时需要足够的细致与耐心去完善产品,从而在产品制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工匠精神是会在产品制作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范畴[1]。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员会严格要求自己,并具有基本的职业素养,他们在坚持行业制度的同时不断追求自己的行业目标,不断规范每个细节,思绪不易受外界干扰,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所有工作。工匠们通常具备严谨内敛的性格,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促使他们以坚定的毅力进行工作,不断打磨技艺,提升自身能力,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此,深入分析工匠精神可以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汽修专业人才。

二、认识并理解工匠精神在汽修专业就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具有 “工匠精神” 的人员具有以下特点[2]:首先,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他们在职业生活中能够做到守时敬业,相互之间经常进行深层次的汽修工作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地自我完善,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风格及工作方式;其次,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及价值观。而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在进行工作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也能够让他们在枯燥重复的工作中体会到技能提升带给自己的责任感与快乐;最后,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要有足够清晰的人生信仰,使其在进行工作时更具有积极性,更渴求对新的知识的学习,迅速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与素养,从而实现自身职业价值。

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以上工匠精神的基本层次特点,还需要具备以下两方面的意识。

(一)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意识

学习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要有足够的意志力与坚持力,对脏乱差的工作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面对长时间的工作还需要有良好的疏解心态[3]。对汽车整体要有足够的了解,能合理分析汽车出现问题的原因。同时,由于汽车维修专业知识难度较高,学习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汽修专业知识。

(二)要有科学、环保的意识

由于世界各地能源供需矛盾激增,为了绿色环保,必须有效减少环境噪音及废气排放。目前,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以及各类减少环境污染的汽修部件,因此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在进行汽车维修工作时需要具有科学、环保的意识,积极使用新能源零件,并不断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公众,共同提高环保意识。

三、工匠精神对高职汽修专业人才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对于环境的愈发重视,汽修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更多的挑战[4]。例如,社会对于汽车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对于汽修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新科技与汽车行业的不断结合,出现了例如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导致对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工匠精神在汽车行业未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对汽车维修公司的调查发现,目前部分汽车维修人员素质较差,尚未形成工匠精神的意识。在进行汽车维修时,部分人员并没有分析汽车整体出现的问题,而是敷衍了事,使汽车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维修,导致人们对汽修人员乃至汽修行业不满。同时,部分汽车维修管理人员在进行汽车维修时蒙骗消费者,迫使消费者使用性价比不高的零部件进行替换,甚至有人会为了追求利益而使用劣质的汽车零部件替换原车的优质零部件,导致车辆不断出现问题,影响汽车行驶,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因此,要加强对汽车维修行业人员基本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和工匠精神。

(二)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当前,高职院校较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忽略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学校一味地进行知识传授,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教学内容也没有得到创新,而且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课程及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养。而且,有些学校在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教学过后,没有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使学生无法在练习及实践时对其充分运用,再加上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严格,久而久之就导致许多学生在进行汽车维修专业的学习时存在侥幸心理,无法掌握充足的汽车维修知识,缺乏就业能力。可见,忽略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四、高职汽修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汽修专业教育缺少社会支持及政策保障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学习高职汽修专业的学生常常存在一定歧视,认为他们只是由于高考失败而另找出路,学习汽修只是为了日后的顺利就业。因为缺乏对高职汽修专业教育的正确认识,许多家长并不支持孩子学习高职汽修专业。同时,企业也缺乏对于高职汽修专业人才的正确认识,没有给汽修专业技能人才相应的待遇与尊重,甚至忽视汽修专业人才,导致高职汽修专业学生在进行实践时没有足够的实习岗位,无法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除此之外,政府出台的大量有关汽修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政策并未得到完全落实,使得企业仍未认识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于高职汽修专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高级汽修教学未从工匠精神角度分析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我国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有些学校在进行高职汽修专业教育时,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应提高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认识及理解;其次,要使学生了解到工匠精神对提高汽修专业就业能力的帮助,从而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岗位适应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但是,多数学校并未按照上述要求开展培养教育工作。

五、培养高职汽修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一)学校要营造浓厚的 “工匠精神” 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在培养汽修专业学生时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加以落实。学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系,参加并组织各类技能比赛,通过企业的部分订单帮助学生快速提高工作适应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职业氛围,在以工代训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学生更具有就业竞争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融入工匠精神的具体特点,例如,精益求精、创新意识、敬业、尊重、执着等,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汽车维修人才。

(二)构建适合培养 “工匠精神” 的课程体系

学校要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及日常汽车维修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良好的结合,使教师在进行课程理论知识传授时不断地将工匠精神渗入到教学中,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体系,使学生在学习日常汽车维修专业理论知识时加强对工匠精神的认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重视建立具有工匠精神的师资队伍。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渴望。例如,教师在进行实践课上的拆装零件组装时,用一丝不苟的态度进行组装教学,使学生对于工匠精神有基本的认识,在日后的实践过程中,也会用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工作: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高职汽修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

(三)重视 “工匠精神” 培育的实践平台

工匠精神之所以在社会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工匠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在实践时不断进行创新与改良,亲力亲为地完成制作每一个步骤。这种实践精神对于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将汽车维修专业理论知识与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结合。高职院校也要为学生进行技能性竞赛提供必要支持,并与企业进行有效合作联系,通过校企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使学生实现更加轻松的就业。

六、结语

对于工匠精神下高职汽修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发现,高职院校要建立工匠精神的教学理念,促进高职院校及学生共同进步,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高职院校要逐渐培养师资队伍的工匠精神,让教师能够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最后,学校要重视构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课程体系,并为学生搭建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平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及政策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从而使高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工匠汽车院校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汽车的“出卖”
工匠赞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