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视域下湖南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优化

2020-11-23李亚贵陈绍晚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融合发展

李亚贵 陈绍晚

摘 要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湖南高职教育应放眼农村产业,以系统的、整体的视角理性审视其社会服务职能,聚焦农村产业融合主题,配资源补短板,组团队强功能,出政策增活力,构建与区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适应的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供给侧结构。基于此,分析湖南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供给侧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需求侧适应性现状,提出湖南高职教育农村社会服务职能优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湖南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7.068

国务院《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1]。农村产业融合的前提是通过融合创造出比单一产业单元更高的价值或更多的溢出效益[2],其趋势集中体现在农业产业功能横向广化、产业链纵向深化[3]。产业融合催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主体,农业的职能将不再是纯粹的农产品生产,农村的功能将不再是单纯的农民居住,传统农业与加工、旅游、信息、文化、康养、餐饮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常态。产业融合发展单靠农村自身资源、农民自身力量还不够,需要大量社会资源要素投入。在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历史方位下,农村社会对高校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但只有适应区域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真正能够给农户带来实惠的服务才会最终被农户所接受,这就要求高校发挥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作用[4]。高校自我发展需求是推动其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社会性及需求的多样性为高校服务乡村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地方高职院校主要面向地方办学,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到新的生存发展动力[5]。然而,目前湖南高职院校农业农村社会服务的内生动力普遍不足、统筹协调不力、政策导向模糊、服务文化氛围淡薄、服务功能疲软。农业农村社会服务通常表现为公益性,而一些高职院校认定教师社会服务业绩的机制欠灵活,往往以服务进账资金的数额进行定量化评分,教师潜意识中不愿从事农业农村社会服务,湖南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需要理性审视、优化。

1 湖南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供给侧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需求侧适应性审视

1.1 人才资源保障职能失位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然而,20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農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进城务工经商,留守在农村的是一支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386199部队”。据湖南省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湖南农村常居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21.16%,0~9岁人口占比12.96%,小学、初中学历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74.3%。人口老龄化、低龄化,受教育程度低,“谁来种地”“谁来建乡村”问题日渐紧迫。湖南高职教育办学规模庞大,占据全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人才培养结构失衡。在学历教育方面,目前湖南高职教育为工贸、文化卫生行业培养人才多,面向第一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培养人才极少。据2018年湖南省高职院校报考信息统计,全省71所高职院校2018年招生的1 593个专业点中,面向第一、二、三产业的专业点分别为54个、515个、1 024个,分别占比3.39%、32.33%、64.28%。71所高职院校中只有11所设置有农林牧渔类专业,且集中在园林技术或畜牧兽医专业,适应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更是供不应求。在非学历教育方面,新型职业农民碎片式培训多、系统化教育少;政府指令式培训多、精准化培育少,培训效果不佳;乡村产业人才资源保障服务上的职能失位己成为湖南高职教育的痛点。

1.2 科技支撑、智力支持的功能性服务疲软

据《湖南统计年鉴-2018》数据,湖南产业结构为11.5∶42.2∶46.3,而经济增长贡献率却为4.9%∶37.0%∶58.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产业加快融合,农业功能将不断增多,产业链条将不断延伸,生态农业、植物工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认养农业、众筹农业、智慧农业、功能农业和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将竞相迸发。传统农业通过工业化改造催生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旅融合给原本属于农业要素的乡野风光、绿色村庄、田间耕作赋予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农耕文化体验新内涵;互联网使农产品流通市场形态发生革命性改变、赋予农业生产从农田到餐桌的新动能;农业众筹让城市农产品消费群体变身乡村产业投资者;认养农业推动传统农业生产向绿色生态化发展。“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方式将成为湖南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常态,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村产业融合越发紧密、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类型越多样化、发育越充分、发展越成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化服务需求将不再是单纯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而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教育、信息的全方位综合服务。湖南高职教育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智力支持服务上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教师为工贸行业服务较多、农林牧渔类行业服务较少;在传统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服务多、农业新业态新模式领域服务少;开展农技咨询多、农业农村综合性服务少;局部性服务多、全域性服务少;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项目难以开展。

2 湖南高职教育农村社会服务职能优化路径选择

2.1 配资源,创建农村全产业链高职专业群

通过外部引进、内部挖潜、资源整合,增设一批“农商游”“农工贸”一体化的高职专业,对表区域产业融合领域,培养造就一大批技术技能复合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接班人、乡村工匠。构建嵌入式课程体系[6],将农业装备、民宿设计等跨学科核心技能类课程嵌入到专业群课程体系中;开发《乡村价值体系概论》《乡村产业概论》《乡村景观元素赏析》等“三农”素质课程。

2.2 搭平台:创办“O2O”乡村产业学堂

“O2O”教学模式是一种“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模式。“O2O”乡村产业学堂由村委会牵头、高职院校协同创办;推行“O2O”教学模式,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向现代信息化培訓模式的转型。学员可在空余时间随时打开移动终端“蓝墨云班课APP”连接线上课程,参与在线理论学习与咨询,按照约定时间,教师在线下面授、集中答疑和实践辅导。“O2O”乡村产业学堂充分尊重到农民教育的规律,“乡村即学校”“农民即学生”“手机即课本”,让农民生产与学习两不误。

2.3 组团队:在农村社会服务高度、广度、深度上精准发力

高职院校牵头成立区域乡村产业研究会,深入开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发展与农业外延拓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掘区域乡村传统优势产业、优秀人文自然景观资源,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研究成果;开发区域特色农产品市场信息数据库、农业生产远程诊断系统、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数据库、农业科技成果信息数据库,满足农民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创建乡村产业大师工作室、“三农”专家顾问工作室,按照“大师-产业-技能”“专家-专业-项目”的团队工作思路,把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把智力支持带给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有机农业绿色园、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的操盘手。借鉴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安排构建社会化服务导向激励机制、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积分机制[7],加大科研人员的公益性农业农村社会服务活动人积分权重,鼓励教师在农村社会服务中出课题、出项目、出论文、出成果,激发教师提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内生动力。

3 结语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新时代湖南农村新亮点、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服务区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湖南高职教育的使命所在,也是湖南高职教育实现自身发展的新引擎、新机遇。湖南高职教育应创新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间的相互关系,在区域农村社会化服务上有规划、有定力,有新思路、新路径、新举措。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R/OL].(2016-01-04日)[2020-09-18].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1/04/content_10549.htm.

[2] 魏益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模式探讨[J].粮油食品科技,2019,27(2):79-82.

[3] 匡远配,杨洋.农业产业化带动湖南一二三产业融合[J].湖南社会科学,2017(5):108-113.

[4] 王洋,郭翔宇.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博弈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443-448.

[5] 林扬帆.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思考—以温州高校为例[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6):41-45.

[6] 倪晓明,王小妮.嵌入式课程体系建设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88,106.

[7] 张晓杰.积分制助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党政论坛,2014(17):37-3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融合发展
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与机制的完善
云南省高职示范院校服务社会能力现状研究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