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得“唯分数论学校”回归教育本义

2020-11-23针未尖

风流一代·青春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升学率升学办学

针未尖

教育部、中组部、中宣部等八部门2020年9月24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提出保障学校三个方面的自主权,同时强调,各地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不得以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坚决克服“唯升学”“唯分数”的倾向。

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这份《意见》,是为了激发中小学的办学活力,增强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而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增强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得以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显然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发挥好科学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各地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长期以来,以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的确盛行。每到高考放榜季,许多高中都会宣传自己的高分生人数和重本率(重点本科院校录取率),喜报成绩一年比一年亮眼。為实现理想的“出口成绩”,高中普遍看重中考时招录的生源情况,即非常注重“进口”。如此一来,几乎所有初中也会在中考后猛夸自己,诸如宣称自己常年稳坐“全市或全县升学率第一把交椅”。由于从小学到初、高中是个环环相扣的教育链条,小学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学生成绩排名来论英雄。

在教育系统,或许因中、高考成绩、升学率、学生成绩排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评价指标(其他因素比较虚幻),就被用作评价学校办学质量、校长治校能力、教师教育能力的法宝,并作为对学校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对校长教师实施考核表彰的重要依据。这种“唯升学”“唯分数”评价导向反馈给社会,就是“牛娃”倍出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在家长眼中,好学校就得看重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

以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虽然容易让人可知可感,教育系统也容易操作,但是,对于所有学校和学生来说,未必客观科学。对学生而言,入学读书不仅是追求一个中、高考的好成绩,而是能够多方面发展,甚至全面开花,成绩与升学率只是一个过眼云烟的符号,而品德和各方面能力才是学生一辈子的大事,这才是学校培养人之根本。更何况,“唯升学”“唯分数”只会导致学生学业负担长期过重。对学校而言,不同层次的学校,用同一标准去评价,明显是不公平的。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和培养人,学生是第一位的;而强化中、高考成绩和升学率的评价作用,表面是为了学生,实际是为了学校与教师,甚至教育部门。如何激发办学活力?全面纠正“唯升学”“唯分数”的评价导向,统筹当下与长远,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更加注重评价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实际成效,是时候了!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西米绘图)

猜你喜欢

升学率升学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2020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计划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升学啦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