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黄河沿岸有机花生栽培技术

2020-11-23吴兴雷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种植技术栽培

吴兴雷

摘 要 为加快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花生产业发展,迅速扩大界牌镇有机花生种植规模,全面提升界牌花生品质,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及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避免花生连作障碍、收获、晾晒等方面总结有机花生栽培技术。

关键词 有机花生;栽培;种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7.018

江苏省滨海县界牌镇地处北纬34°04′~34°10′,东经119°49′~119°57′,冬冷夏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223 d。界牌镇北依中山河,东临黄海,黄河故道贯穿东西,因黄河泥沙淤积原因,黄河古道沿岸两侧皆为砂性土质,且土层深厚,非常适宜花生生长。洪泽湖水经中山河而东逝黄海,为有机小花生生长提供了优质灌溉水源。界牌镇有机花生基地位于条河村境内中山河南岸古黄河北侧之间,总面积66.67 hm2,周边无任何污染源,空气质量优,生态环境良好,符合有机农产品生产条件。有机花生基地花生每年一熟,栽培模式为春花生-油菜,油菜作为绿肥使用,实行假性轮作,花生一般每667 m2产300~400 kg,高产时达500 kg。

1 品種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土质、气候、环境的花生品种,界牌镇条河村有着种植花生的悠久历史,引进花生品种较多,但是种植至今的只有四川省南充地区农科所于1963—1976年用山东“伏花生”作母本与南充“混选一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天府3号花生品种。界牌镇条河村1988年引进天府3号花生种植,自繁自用至今,天府3号花生品种经过故道黄河的人文、水质、地理、气候的长期润泽,形成具有界牌特色的小花生,简称界牌小花生。界牌小花生果粒小,壳薄,粒粉色,无论蒸煮、油炸、烘培、炒货,口感均极佳,产品享誉江浙沪市场。界牌小花生春播生育期一般130 d,夏播一般115 d左右,春播一般667 m2产350~400 kg,高产达500 kg,夏播一般667 m2产150~200 kg。

2 播前准备及播种

2.1 晒种

花生种子从收获到播种要经过数月贮藏,种子含水量增加,活力不足,出苗率下降,因此播种前必须晒种。一般在播种前15天选择晴天带壳晾晒2~3 d,使种子含水量降到8%以下。晒种可以促进种子的胚和胚孔进入活动状态,同时降低种子含水量,播种后能增强种皮透性,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晒种后出苗率可提髙3%左右,早出苗2 d左右。晒种一定要带壳哂,不能直接晒种子,否则种子暴露在强烈日光下易灼伤。剥壳后晒种比带壳晒种的种子出苗率降低25%~30%,比不晒种的种子出苗率低15%~20%。晒种时间最好在晴天上午10:00到下午16:00。晒种厚度不宜太大,以6~8 cm为宜,每2 h翻动一次,力求晒种均匀,防止温度过高伤害种子。另外,晒种应在土晒场上进行,切勿在水泥地上晒种,以免髙温晒伤种子,降低种子发芽率。晒好的种子到花生播种前再剥壳,否则种子容易吸湿变潮影响出苗。

2.2 选种

晾晒后对种子进行人工去壳,并进行选种。去掉瘪种、虫种、霉种,选用籽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健康种子备播。

2.3 深翻施肥

播种时667 m2施充分腐熟的猪粪3 000 kg或腐熟饼肥200 kg,均匀撒施于田间,旋耕深翻土壤25 cm,使土肥充分混合。

2.4 播种

界牌镇春播地膜花生一般在4月18日—22日地温稳定在12 ℃以上时进行抢墒播种。春季播种过早,出苗后会因气温较低而僵苗不发,过晚则达不到薄膜覆盖栽培增产的效果。春季露天播种一般在立夏前后起垄种植,播种前正常使用产气一个月以上的沼液浸种6 h,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播。废弃沼液不能使用花生浸种。播种采用机播,起垄播种覆膜一体化,覆膜采用生物降解地膜,播深3~4 cm,每垄两行,行距30 cm,垄距90 cm,穴距15 cm,每穴2粒,每667 m2地10 000穴左右,每667 m2播种量15 kg。

3 田间管理

3.1 及时破膜放苗

播种5 d后,每天上午9:00前、下午16:00后,要及时到田间查看出苗情况,如果幼苗已露出绿叶,要及时破膜放苗,防高温烧苗,破膜处要加覆土,保温保湿防烧苗。

3.2 杂草防治

有机花生生产田间不能使用化学除草剂,可采取增加地膜覆盖与人工锄草相结合的防治方法除草。春季播种时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湿作用的同时可有效防治花生苗期田间杂草,其中黑膜效果较好。露天播种的花生,在播后苗前覆盖粉碎的秸秆与地膜覆盖具有同样效果。

3.3 及时去除薄膜

花生开花下针期要结合土地中耕锄草及时清除田间薄膜,集中田外送至薄膜回收点,防止污染土壤及环境。

3.4 水肥管理

花生是耐旱怕涝作物,其需水规律是“两头少、中间多”,加强水分控制是保证有机花生高产的关键措施。

3.4.1 花生苗期水肥管理

苗期是花生的营养生长阶段,苗期适当干旱,可保证植株紧凑、健壮、枝多节密,虽开花稍晚,但花多花齐,能获得丰产。

3.4.2 开花下针期水肥管理

花生开花下针期既是植株营养生长盛期,也是大量开花、下针、形成幼果、的生殖生长盛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田间最大持水量以60%~80%为宜;土壤水分含量过低时,影响开花;若土壤水分含量过高,土壤通透性差,则同样影响开花数量,严重时会影响根系和荚果发育,甚至会造成植株徒长。

3.4.3 开沟降渍

花生具有“喜涝天,不喜涝地”和“地干不下针,地湿不鼓粒”的特点。6月进入梅雨季节后,降雨较多,田间要及时清沟理墒排水,以防涝渍。

3.5 喷洒沼液防病治虫

沼液防治病虫害具有无污染、无残毒、无抗药性的特点,被称为“生物农药”。沼液中含有氨基酸、微量元素、植物生长素、B族维生素和某些抗生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防病治虫的作用。6月下旬以后,每8~10 d叶片喷洒一次1∶2的沼液,连续2~3次较好。

4 病虫害防治

花生虫害主要是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俗称地蚕,是花生田间重要的地下害虫,主要为害花生根系、花生果。为害根系时,花生叶片发黄,甚至整株死亡;为害果实时造成空果、虫果,严重影响产量,严重时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蛴螬是花生生产最大的威胁,防治蛴螬是促使花生高产的关键措施。因有机花生的生产不能使用化学农药,只能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治。

4.1 农业防治

在收获花生时和早春深耕时人工捡拾蛴螬,以降低害虫密度,减轻翌年为害。同时,田间四周种植蓖麻诱杀金龟子成虫。

4.1 药剂拌种

花生播种前,结合拌种、施肥,每667 m2使用复合白僵菌180 g,防治蛴螬。具体的使用方法是:60 g用作拌种,120 g结合旋耕地与有机肥混合均匀撒入田间。

4.1 性诱剂

每0.33 hm2地安装一个金龟子性诱捕器,诱杀花生金龟子。一般19:00—21:00是金龟子活动高峰,24:00以后金龟子入土,可于每天早上6:00前查看诱捕器,倒出金龟子扑杀,诱杀时间一般在6月20日—7月10日止。通过连续数年诱捕,可控制蛴螬发生。

5 避免花生连作障碍

5.1 选用适宜品种

选用耐重茬品种,并合理轮换品种,提高品种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减轻连作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5.2 增施肥料

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以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在假性轮作的花生下茬作物油菜生长期间,喷洒微量元素叶面肥,在10月到翌年3月,一般喷洒3~5次。小花生播种前耕翻油菜,以弥补土壤微量元素不足的情况。

5.3 深耕

土壤深翻,将表土翻转至15~20 cm,深层土壤翻于地表,形成5~10 cm厚的全封闭表土层,既加厚了耕层,又改变了连作花生土壤的理化性状,同时减轻了杂草的为害和叶斑病的发生,一般可以增产15%以上。

5.4 覆膜栽培

覆膜栽培可提前播种,提高产量。地膜覆盖栽培可增温保湿,改变土壤根际环境,增加土壤微生物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覆盖黑膜还可以防除杂草。据有关文献记载,覆膜土壤中的微生物总量较不覆膜土壤提高32.6%~37.65%,其中放线菌增加61.4%~87.5%。其中放线菌增加61.4%~87.5%,氨化菌增加8.5%~11.0%,磷细菌增加30.0%~33.2%,鉀细菌增加59.7%~60.2%。

5.5 施用土壤微生物改良剂

土壤微生物改良剂具有土壤消毒和土壤改良的作用,能够杀死土传病原真菌,而不杀死对土壤有益的细菌和放线菌,能够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活化土壤磷素,提高磷的利用率。

5.6 模拟轮作

模拟轮作就是在花生收获后,在花生茬上种植其他作物,生长一段时间后,改变连作花生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活动,不待成熟,即收获或翻压,达到轮作的效果。轮作方式一般为花生-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花生,即花生收获后播种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在封冻前或早春进行翻压,一般在播前15~20 d翻压,可增产10%以上。

6 收获

9月上旬,当大多数花生荚果荚壳网纹明显、清晰、果仁饱满,果内海绵层收缩并有黑褐色光泽,果皮和种皮基本呈现固有颜色时收获。过早收获,花生养分不足,瘪果、水果多,产量品质下降;收获过晚,掉果严重,不易收获,果壳变暗,品质变差,严重影响产量。适期收获的花生一般667 m2收花生400 kg左右,高产500 kg以上,收获时全面推广机械化收获,减轻花生收获的劳动强度,减少成本。

7 晾晒

及时清除花生果中叶片、杂草等杂质晾晒,每隔2 h翻动一次,降低花生含水量,以防霉变,便于储存。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种植技术栽培
母 校
草莓的立体栽培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