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田村“六三二”庭院经济发展新模式

2020-11-23

农村百事通 2020年20期
关键词:订单式板栗庭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日只存在于书本中的“桃花源”,如今在贵州省清镇市新店镇的学田村变为了现实。近年来,学田村结合本村风土人情、村情民情,探索经营模式“六个统一”,经济效益“三层带动”,生态景观“二项融合”的“六三二”庭院经济发展模式。规划挖掘庭院优势,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片片李子园、南瓜田结出致富果,变成“增收园”。

经营模式“六个统一”,农户吃下“定心丸”

学田村于2014年成立了天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晚季黄李子500亩、3万余株。从2019年开始,该合作社发展李子园林下种植板栗南瓜立体式种植模式,南瓜年产量达到600吨,依托京蒙对口帮扶企业入京销售,建立订单式销售关系,产销挂钩,从根本上解决了产品销路问题。“今年通过土地流转,又扩大了140亩的种植规模,推广板栗南瓜庭院订单式种植,挖掘农户庭院优势带动庭院经济发展,目前与145户农户达成订单式种植的合作意向,覆盖全村80%以上常住的农户,实现规模化发展,每户增收1000元左右。”学田村村支书徐永坤说。

今年59岁的王凤库是村里发展庭院经济的大户,2015年开始跟着合作社种植晚季黄李子,每年能收入3000多元。2019年,他又开始在林下种植板栗南瓜。王凤库算了一笔账,他在5亩的空地林下种植2000株板栗南瓜,由合作社统一配发种子和规范指导作物田间管理,板栗南瓜亩产量能达到1500公斤左右,秋收南瓜由合作社以每公斤1元的价格收购,每亩收入约1500元。

近年来,学田村创新实行庭院经济统筹管理的模式,为庭院经济种植户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套保障服务。落实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配发种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监管、统一回收的“六统一”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学田村委会主导,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协调规划种植板栗南瓜,由合作社统一配发种子和指导田间管理,产业指导员全程提供农户病虫害防治、育苗搭架、掐尖护果等技术指导,合作社统一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实现瓜品质量有保障、农户收益有保障,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经济效益“三层带动”,农户鼓起“钱袋子”

种植业因生产周期长、投入多、市场因素不确定等,使其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了让农户规避风险,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增收致富,新店镇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为抵御市场价格波动,培育农户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新店镇按照产出给予农户每公斤0.6元的价格补贴,每年可为农户创收500~700元,打破以往庭院零收益的瓶颈。同时,合作社引入棚架种植法,突破普通田间种植增产途径,按照农户种植面积免费为农户提供棚架架杆,庭院通过棚架引蔓立体种植可使瓜秧增产15%~20%,进一步提高种植收入。

大户带小户激发连锁效应。“看着大家都种,都有收益了,于是我今年也种了100株板栗南瓜,秋收南瓜由合作社直接收购,不愁卖。”学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孙玉宝说。像孙玉宝这样,学田村通过示范户带动,全村发展庭院经济农户137户(其中包括贫困户45户),庭院种植面积达100亩,发展庭院经济户数覆盖率达到了全村80%以上,通过“政府+合作社+示范户”的发展模式,农户的“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

生态景观“二项融合”,营造美丽“后花园”

走进学田村,街道干净整洁,户户窗明几净,路边铺了彩砖,家家院子里种了南瓜,门口李子树果实累累,还有争相绽放的各种鲜花,好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置身其中,让人心情舒畅。

学田村发展庭院经济生态景观“二项融合”,引导村民建设自家“美丽庭院”,达到“菜园成为景观,庭院成为花园”的效果。一方面,整户营造美观氛围,与全县开展的农户庭院“积分争星”工作和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相融合。庭院种植板栗南瓜,架设瓜棚后,不仅提高了南瓜通风授粉效果和瓜果品相,还实现了庭院经济高效立体化经营和庭院经济风景美观化共赢。另一方面,整村提升宜居环境,形成庭院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布局,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与庭院经济发展模式相融合。在农户庭院前栽植5~8株李子树,并在主街水泥路两侧加宽铺设水泥彩砖,提升街巷绿化率和硬化率,实现生态环保的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態宜居的乡村环境同步提升。

(贵州   纪颖)

猜你喜欢

订单式板栗庭院
捡板栗
炒板栗
过年
庭院中的童年
唐艺萍作品——别墅庭院设计
航运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兴隆早熟板栗上市
Yard Work庭院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