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植保技术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措施探究

2020-11-23郜成杰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

郜成杰

摘 要 植保技术在降低生产活动资金支出量的同时,还对质量安全起到保护作用。基于此,简要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价值与现状,着重提出提高该项工作实际效能的有效路径,包括强化知识推广宣传、推广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转变农药使用理念、创新应用信息技术等。

关键词 现代植保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7.004

现代农业生产期间,为提高产量,生产者较为盲目地施加化学药剂,不仅增大药物残留的风险,还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此,需要借助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相关数据显示,植保技术在降低生产活动资金支出量的同时,还对质量安全起到保护作用。

1 现代植保技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联系

农产品包括通过农业活动得到的作物、动物以及其他衍生品。当前,国内相关法律规定,农产品中不应含有金属元素或其他有毒元素,若安全检测未能达到既定的安全标准,不可实施销售。另外,微生物、添加剂等其他因素一旦超标,也不可投入市场进行销售。

现代植保技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植保技术实施的目的是确保农产品在生产以及后续的保存期间不会受到微生物、病菌等的干扰,目前主要使用化学防治方式。现代植保技术的主要应用目的在于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该项技术是近几年主要农产品质量的基本保障。通过此项技术,能够切实降低农作物的损耗,单就粮食作物而言,便有较好的保护效果。相关数据显示,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仍有数亿人缺少足够的粮食,世界人口与有限耕地面积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甚至部分地区出现粮食供应不足的情况。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已知的害虫达到一万多种,病原菌超过8 000种,杂草种类两千余种。这种客观情况下,若在生产期间不应用现代植保技术,农作物总体产量会下降。经过实际数据整合计算发现,现代植保技术中的化学手段能够减少产量损耗超过25%,除草试剂减少产量损耗总量的40%左右。综上所述,现代植保技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其生产活动运行期间不可或缺的有效防治措施。

现代植保技术涉及农作物生产的整个过程,其中生物措施对于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低毒有效农业试剂的出现和应用,可以控制农作物中有毒物质以及金属等不良元素的含量,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农业生产对周边自然生态的破坏,推动化学防治手段朝着更为环保的方向发展。预防为主是现代植保技术和相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共同的开展思路,运用多种有效的预防手段,可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的绿色平稳发展。在农业活动中,应控制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尽量采取物理、微生物等手段,以控制化學试剂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据现行的有关法规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及前期的农业生产、后续的市场销售等环节,工作人员需做好全过程的质量把控工作[1]。

2 现代植保技术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路径

2.1 强化知识推广宣传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开展无节制的生产活动,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在农业方面,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都有所下降。同时,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未能实现大规模生产作业,仍以个体经营为主,从业人员本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较弱,导致实际的生产作业方式缺少应有的规范性,完全依靠农户个人的经验进行。植保工作者在实际开展工作期间,应整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向相关从业人员宣传相关知识,并进行实地田间指导,帮助生产者科学使用化学药剂。植保工作者可以为从业人员分析过量用药的危害,使其充分意识到用药过量的不良影响。

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作物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而部分化学药剂的成分过于单一,即使对农作物施加,也难以起到预期的效果。此外,还存在成分种类过多的化学药剂,对农作物本身的质量有不良影响。因此,植保人员应先借助多种途径实现自我提升,掌握当前更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结合当地客观环境适当调整,为生产人员提供更为有效的农业技术。此外,工作人员应根据农民种植的品种,向其推荐新型药剂,并帮助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肥。此外,为确保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其残留值,施加化学药剂期间要空出一段时间作为间隔期,以控制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植保工作者应向生产人员宣传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其清楚绿色生产的价值,规范生产者农业生产作业行为,进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2.2 推广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年来,由于客观条件的干扰,突发性病虫害日趋增多,且存在损耗范围极大的病害,严重限制国内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将植保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中,需将从业人员、农产品本身和病虫害看作同一整体,不仅要提高实际产量,还需确保生产的质量。事实上,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农作物若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会降低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停产,对农业生产人员造成巨大的损失。就当前的生态环境而言,农业生产期间极易出现病虫害,且种类多样,具体防治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若防治方式选择不当会影响到农作物病害的防治效果。基于现代植保技术,生产者应注重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病虫害预防工作,将病虫害“扼杀”在摇篮里,为农作物构建较好的生长环境,以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以及质量。对此,植保人员应在当地推广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以物理以及其他绿色手段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借助病虫天敌、物理诱杀、生态治理等综合性防治方式,最大限度地消除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伤害。另外,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以及使用技术、设备的现代化程度都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若想有效提升植保技术实施的现代化程度,相关部门应推广无人机等较为先进的农业作业设备,不仅可以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有助于强化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率[2]。

2.3 转变农药使用理念

农药不规范使用是现代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中社会关注程度较高的类型。也是我国农产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经常发生的“毒韭菜”“毒豇豆”等问题,导致我国农业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由于农残过量而被退货。农药不合理使用、过量使用对我国农业生产产业化与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农药使用转型是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农药使用转型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1)有害农药使用的限制。在政府相关部门层面,做好有害农药使用限制工作的主要手段是加强市场农药流通监管和农药购买监管工作。即农业生产人员与单位在农药购买过程中要出示自身持有耕地数量的证明,并依据该证明确定农药购买的最大数量,从源头上杜绝农业生产农药过量使用的情况,提升农产品安全。同时,对市场中流通的农产品做好农残检验工作,避免过量使用农药的农作物作为商品流入市场。2)加强新型农药的研发与推广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应与农业总体部门达成合作,一方面,请求加速新型无公害农药的研制工作,确保农业生产人员及单位可以快速获取低价新型农药,降低农作物安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整体层面开展新型农药使用补助工作,即政府承担一定比例的新型农药使用费用,提升农业生产人员与单位无公害使用农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加速无公害农药的推广[3]。

2.4 创新应用信息技术

现代植保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向一直为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但其在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层面同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现代植保利用科技设备的铺设与信息采集分析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全流程远程数据采集与监管。而这些数据当中自然也包含病虫害、农药使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即相关部门通过提供技术辅助的方法实现农业生产信息的统一收集与管理,查看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規范操作或者承受了不良影响,进而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管,从源头保证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市场的有效净化。该种方法应用进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农业生产仍未实现全面信息化,需要加强现代化农业推进力度,确保农产品源头监管的辐射范围。

3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该行业的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不仅影响整体的经济效益,还关乎群众的日常生活。现代植保技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积极作用,相关工作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该项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国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的难点与策略探究[J].种子科技,2020,38(5):100,102.

[2] 王鹏超.提高农产品安全监管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0,49(1):59-60.

[3] 林燕清,甘宏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J].吉林农业,2019(23):97.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质量安全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F732—VJ型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操作技术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
农业生态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