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逻辑、内涵及价值

2020-11-23关怡凡

文教资料 2020年23期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逻辑内涵

关怡凡

摘   要: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中、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中、对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新要求的现实回应过程中生成的。习近平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论述了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梦为价值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实践途径的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这一新思想,是加快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遵循,是破解新时代中国主要矛盾的行动指南,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根基。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逻辑   内涵   价值

一、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和方法,提出“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的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①,将作为类的人的发展与“现实的个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梳理了人的发展的三大形态,即受血缘和地域束缚的相互依赖阶段,存在物的奴役性及因分工决定的个人的片面发展阶段,彻底摆脱对资本的依附进入共产主义的全面发展阶段。他还站在人类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从四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系统阐释。一是人的需要的发展——人们在摆脱资本主义的抑制和扭曲后,对各种物质及精神需要的充分发展。二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将异己、外在、强制的劳动转变为自主、自由的劳动后,真正实现人类的解放和发展。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劳动能力的充分发展使得社会关系变得丰富多样,人们在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将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全面发展”②(4-9)。四是人的个性的发展——人只有首先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才能使其知识涵养、德性品质、兴趣爱好等主体特征充分发展。

(二)历史逻辑: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是形成的实践支撑。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国情,坚持守正出新,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相呼应,形成了中国化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饱受外来侵略,毛泽东坚持“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③,带领人民顽强反抗,为人的个性解放创造了政治前提。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通过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为人们平等生产和获得劳动产品提供了保障,奠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生活贫困,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把人民利益作为物质基础,把消除贫困作为现实任务,为人的发展奠定物质前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生存需要得以满足,邓小平主张应使物质与精神文明相统一,进一步为人民发展创造条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江泽民强调“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④,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党的方针政策,使人的全面发展有了具体的行动纲领。二十一世纪,胡锦涛同志总结过往经验,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切建设都以人的利益和幸福为根本,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得以确立。

(三)现实逻辑:创造性地回应了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从现实维度看,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其形成的现实依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我国发展现状的直观反映,也是人的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矛盾的变化精准反映出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使我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人们最迫切的需求是生存,为了满足温饱,人们被迫服从于分工,现在人民群众开始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发展自己、满足自身需求。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人们的需要开始转向安全、正义、公平等更多方面,呈现出综合、全面的特征。然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安全问题等使人们的权益不能得到合理保障,人们的发展遇到各种桎梏。正是立足于新的发展特征,融合社会建设的时代需要,在切合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思想应运而生。

二、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内涵

(一)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主体定位。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⑤,这是我国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立场。要求我们在各个领域都把人民摆在第一要位,关注人的切身需求,以人民利益的实现为最终目的,这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核心准则,也是各个领域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定位不仅顺应了历史潮流,契合了时代发展的方向,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追求和利益诉求紧密联系,是新时代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新指南。这里倡导的“以人民为中心”是指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落實到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体会到存在感、获得感、满足感,从而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当前,党中央发布了一大批惠民政策,比如针对贫困问题开展的脱贫攻坚战,通过实施“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帮助人民彻底解决贫困问题;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迅速出台相关政策,下拨补助金援助重灾区,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对肺炎患者个人负担费用实行财政兜底等,这些都是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二)以中国梦为价值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价值目标。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⑥这个梦是国家的富强梦,是民族的振兴梦,更是个人的幸福梦,需要每个中国人不断奋斗、追逐。这里的“人”与全面发展的“人”是内在统一的,这就将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民族的繁荣复兴联系起来,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样态得以呈现,战略地位得到提升,还为其确立了现实目标。当前,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解决主要矛盾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中国梦的实现是保障人的利益,它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前者为后者的实现提供了前进的方向和可能,逐梦的过程就是在更好地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促进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后者为前者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促成中国梦的主体力量是人,人只有不断追求自我发展,才能更好地接近中国梦的目标。将中国梦融入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注入中国血液,增添时代色彩。

(三)以新发展理念为实践途径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五大发展理念既立足全局为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各项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又从“人”的本质出发,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实践理路。通过发挥“创新”的拉动作用,“协调”的平衡作用,“绿色”的保障作用,“开放”的推动作用,“共享”的支撑作用,既立足全局为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项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又从“人”的本质出发,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突破口。发展的终极目标在于人,新时代习近平强调要把发展的成果普惠到每一个中国人,使人民在不斷发展中感受获得感、幸福感,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现实表现,将这一目标具体化、可行化,又是践行这一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为实现提供了实操路径。只有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在宏观层面统筹多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微观层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日常化的发展需求,才能不断延伸人的外延,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

(一)理论价值:是加快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遵循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为实践支撑,以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新要求为现实依据的探索与实践中生成的,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一方面,从理论发展看,作为新时代绽放出的思想之花,它是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中国化”的发展和创新而提出的,更加科学、具体、深化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意涵和实现机制进行了系统阐释,为理论增添了丰厚度与充实度。另一方面,从对现实的指导看,作为新时代引领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航标,它是加快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遵循,通过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国梦为价值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实践途径的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人民的主体作用,将人民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统筹,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抽象理论变得具有现实性、可行性,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实现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联合体”过渡架构了现实的桥梁。新时代的背景条件和现实状况同时意味着新的挑战和要求,遵循这一理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新要求、迎接新挑战。

(二)时代价值:是破解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从一定意义来说可以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在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是需求角度的体现,“人”的真谛是“全面的人”,强调人是能动的、发展的人,也就是有着多重需要的人。新时代人们已经摆脱了过去受制于分工而从事劳动的困境,他们渴望实现的已经不只是满足温饱的物质需求或者简单的文化需求,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衍生了更加多元的、独特的、升级化、可持续化的需要,人们希望在政治生活中享受民主,在教育体系内享受公平,在社会生活中享受正义等,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供给角度的体现,相较于人们更加多样性、升级性的需要来说,目前我国的发展在质和量上都呈现出不少不足,这是我国发展中的新阻碍,也是制约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问题,在这一阶段,要满足人民需求就是不断促进全面发展的实现,使人民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推动需求满足。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张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构建国家、民族、个人共同发展的新蓝图,推进发展的科学化、持续化,正是从人的角度出发,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方案。

(三)世界价值: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根基

通过分析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新局势、新问题,立足于促进世界人民发展,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呼吁世界各国坚守互利互惠、美美与共的价值共生理念,共同建设“天下大同”的美丽世界。实现这一美好希冀的前提是必须使世界人民拥有共同的思想根基和话语方式,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可以承担这一重任,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人”不仅指中国人,更指世界意义上的人,它是指向全人类的。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人类发展理论增添了较多的人文关怀,“幸福指数”“人类发展指数”应运而生⑦(68-69),这不仅是对“人”的意义的肯定,更是对“人”的内在需求的关注,使当代人类发展理论更具有温度和厚度。新时代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与这一总体趋势是亦步亦趋的,两者在内在理念上相通,在价值目标上相融,它们为更好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了话语前提,夯实了思想根基,使这一理念得以更好地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和认同,并达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过程中,我们要以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价值引领,与世界人民一道为推进美好世界的建设而努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②熊晓琳,马超林.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④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01(13).

⑤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⑦常修泽.理论价值   时代价值   人类文明价值“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J].人民论坛,2017(S2).

猜你喜欢

人的全面发展逻辑内涵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