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企业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资产智能盘点管理研究

2020-11-23张辉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

张辉

摘 要:以“物联网”技术在电网企业的应用为基础,研究更高效、智能、安全的固定资产盘点方法,对技术标准、传输方式、盘点计划、结果核对以及盘点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资产盘点;智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7-0003-02

电网企业在应对改革挑战、智能电网发展,以及高端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背景下,研究基于“物聯网”技术的智能盘点方法,实现对资产信息进行实时感知,建立多维实时管控体系。根据盘点业务关注点,细化盘点任务,实现盘点管理过程的智能化;依据盘点计划自动更新盘点清单,改进现有人工比对的盘点方式,提高资产管理精准度;遵循信息安全管理要求,应用网络及数据加密等技术,搭建安全可靠的资产盘点长效管理机制,缩短资产盘点周期,以资产综合治理促进管理改进。

一、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盘点现状

1.电网企业沿用的人工盘点模式。电网企业是资产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超过90%,资产种类多、特点各异,地域分布最广,遍及所有用电客户。人工盘点需要制定周密的方案、配备专业人员、较长的时间周期,一般通过分批次、分区域进行,组织对盘点信息进行汇总、分类、稽核,如果出现问题,还需要重新盘点。

2.智能电网建设推动新技术应用。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电网建设,将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和管理深度融合,实现资产的智能识别、在线管控,信息的共享融合,对建立适合自身的资产清查盘点体系和方法,提供了技术基础。

3.电力体制改革提出更高的资产管理目标。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核定电网企业经营成本,受电网企业经营特点影响,其中固定资产折旧是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企业需要更精细化的资产管理,提供充分的依据,以争取合理的定价。

二、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盘点的问题

1.资产盘点效率低。人工盘点模式导致资产清查盘点时间安排、盘点范围、盘点参与部门及人员执行存在困难,需耗用人力多、用时长且核对难。同时,控制和监督手段不够完备、不够集中、实时性和刚性不强,难以保证在资产频繁变动、盘点清查与设备资产变动同时进行的情况下,避免漏盘、重盘、多盘。

2.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薄弱。固定资产盘点方式落后,造成资产存在前清后乱,存在不同程度的规则执行不严格、管理流程不顺畅等问题,未能全面实现账、卡、物动态一致,管理过程精益化出现“瓶颈”。

3.企业战略落实困难。实物管理部门从专业角度更关注供电保障和安全性,财务部门更关注效益和产出,企业战略发展与效益、投入与产出尚未形成良性循环,资产管理压力和责任未有效传导至业务前端,经营意识和效益导向未全面形成。

三、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资产智能盘点

1.“以巡代盘”提高盘点效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资产智能盘点管理,将条码识别与射频识别(简称RFID)的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固定资产盘点管理过程中,按照“以巡代盘”方式,盘点实施人员使用移动终端下载盘点任务和盘点清册,自动将3个月以内巡视过的设备资产进行标识,默认通过巡视和资产核查,盘点结果账实相符,大幅减轻现场核查人员工作量。无巡视记录的设备资产,盘点实施人员现场扫描实物“ID”(RFID或二维码),核查比对移动盘点显示的系统台账信息和现场实物信息,记录盘点结果。扫描到多个设备时,移动盘点自动处理扫描结果,过滤已盘点资产、不在盘点清册中且设备类型不在盘点任务设备类型内的资产,对差异信息提示盘点实施人员录入差异。盘点人员可查看盘点进度、资产盘点状态,对盘点执行结果进行预览,避免漏盘、重盘、多盘。

2.自动记录,实时传递盘点信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资产智能盘点应用,移动盘点扫描现场实物“ID”标签,获取实物资产的设备信息和资产信息,由盘点人员对信息进行核实,精准区分“有账有物、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实不符”四种情况。盘点出现差异时,自动提示盘点人员现场收集图像、地理位置等佐证材料,符合规则要求后予以确认。在完成盘点任务范围内全部实物资产盘点后,移动盘点自动生成盘点结果,盘点人员再次确认盘点结果清单,重点确认异常实物资产佐证材料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实时上传盘点结果。

3.提高盘点信息的可靠性。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资产智能盘点,应遵循“分区分域、安全接入、动态感知、全面防护”的安全管理要求,应用虚拟专用网络(VPN)安全客户端软件,作为移动终端通讯通道,安全接入信息内网,与通用的移动网络进行隔离。同时,配置安全快闪存储器卡(TF),实现数据加密,增强安全性。在物联端采取标签内存接入控制、标签数据加密、标签自动失效技术和篡改保护机制等措施,实现RFID标签用户鉴别认证,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保证移动物联技术应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4.统一资产信息基础。引用实物“ID”打通实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信息传递壁垒,保证资产盘点流程衔接顺畅,强化数据共享,确保信息质量。以设备台账作为连接实物“ID”与资产的重要桥梁,在设备台账和资产卡片上增加实物“ID”编码信息,建立实物“ID”与设备、资产编码的对应关系,实现实物管理信息与财务价值管理信息有机统一,盘点信息跨部门跨专业有效传递。

5.协同细化精准盘点计划。由于将业务与盘点融合实施,可以根据业务关注点、岗位特点,重新完善岗位职责,将权责、业务办理要求、时间节点纳入业务操作规范,提高管理过程智能化程度。在资产盘点计划管理中,搭建系统功能,由实物管理部门依据不同盘点目的,制订详细盘点计划,明确盘点范围及时间要求,提交发起盘点计划会签工作流,财务部门在工作流中进行审批,完成线上会签。

6.自动分析盘点结果。盘点结果上传至电网企业管理系统后,系统自动分析盘点结果,生成盘点差异,对存在差异的设备资产,退回盘点人员,重新核实系统和实物数据信息。盘点结果确认保存后,生成盘点差异分析清单、盘盈报告单及盘亏审批表。实物管理部门在盘点报告中说明盘盈、盘亏资产情况及原因,对盘盈盘亏资产提出处理意见;针对盘点结果中出现的差异,提出改进并加强管理。

7.逐级传递盘点意见。盘点结果分析结束后,线上自动生成盘点报告,实物管理部门在管理系统中依据盘点报告,发起审批工作流,财务部门对盘点报告提出审核意见,实物管理部门主管、财务部门主管及分管领导,对盘点报告逐一执行线上审核,并填制相应的审核、审批意见,审核结束后,可实时对盘点报告进行查询、下载,并自动流转至盘盈、盘亏、设备资产联动流程。同时,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协同一致,定期或不定期在系统中,对管理范围内的盘点计划、盘点任务、盘点报告、盘点实施各环节执行效率进行分析,按照所属单位、设备类型、电压等级、责任人等不同维度,对资产管理质量进行评价,确保整个盘点工作扎实落地,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整改。

8.结合巡视信息实时感知异动。运维班组日常巡视时,应用巡检移动设备自动扫描,感知巡视范围内的实物“ID”标签,将扫描结果连同巡视作业任务进行记录,传递到管理系统。管理系统每次接收到前端巡视信息后,自动将设备资产关键信息与巡视任务和实物“ID”扫描结果进行比对,按照发现的差异信息,发起异动报警,实现资产异动的主动检查,提示设备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进行跟踪核实,督促账、实差异快速处理。

9.异动现场核实线上闭环管控。搭建新的业务流程,对异动报警进行管控。实物管理部门接收到异动报警后,在系统安排具体人员进行现场核实,核实人员现场应用移动终端进行取证和确认,实物管理部门对核查结果进行审核,对设备资产信息进行修正后,消除报警。财务部门负责对异动报警处理进行跟踪,通过对异动报警情况的处理与分析,挖掘业务标准和操作流程中存在的缺陷,促进业务端完成治理和整改。

10.深度挖掘有效资产价值。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资产智能盘点管理,能够多维度、全寿命的分析资产价值,优化调整资产折旧策略,做强监管业务。在厘清家底的基础上,按照业财链路,建立资产全寿命价值归集与分析体系,按资产类型、电压等级、业务活动实现有效资产、检修运行作业与成本投入的有机联系,为标准成本维护、检修策略优化和检修工作效率评價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对分类不正确、加速折旧不到位、用户移交捐赠、充换电设施等资产开展专项盘点整治,对跨分类资产按照折旧年限予以规范调整,对打包创建的电能表按单体加速折旧,对用户资产梳理评估安排优先改造,对充换电设施与配套电网项目按投资边界进行拆分,提升有效资产价值质量,为输配电价核定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  高阿鹏,刘世民,任春雷.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IT资产盘点[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8,(3).

[2]  单铁霞.国有企业开展账卡物一致管理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7).

[3]  钱心洲.基于微信企业号的资产盘点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

猜你喜欢

物联网智能
智能烹饪机
超智能插秧机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基于LABVIEW的温室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论智能油田的发展趋势及必要性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