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海,垂钓者和诗人

2020-11-23小西

诗歌月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魔方写诗泡沫

十年来,我为这片海写下太多诗,然而海却不知道。它建立并遵循自己的秩序存在,任何事物都无法对其左右。平静还是汹涌,沉默还是咆哮,都由它自己说了算。

海并不关心我为何要为它写诗,然而一个人的写作,总会与故乡或者居住地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出生在青岛且生活在这里,诗歌就不可能绕过这座城,这片海。所有与海有关的写作,都是自然而然,有感而发。因为我做不到对它视而不见,我喜欢的蓝色也被它演绎到极致,黑蓝灰蓝浅蓝深蓝,没有模式和标本,它想怎么蓝就怎么蓝,蓝得辽阔和深邃,蓝得难以捉摸,却又实实在在。

我曾写过一首《危险》:“海浪是正确的/却为错误的风暴献身/一个渔民驾驶着小船他经过岸边时,欲言又止/我仍站在陡峭处。大风拉满了弓/送来一些危险的词/我知道,脚下的礁石也是紧张的/无论它晃动,还是我晃动。”海无疑是美的,但又是危险的,必须心存敬畏,与之保持一定距离才可。它吸引着我,我经常停下来,站在岸边,对着它喊:喂,你是小西的海吗?不知道它有没有嘲笑我,但我愿意为它写诗,向它倾诉我的悲伤和喜乐。

真正懂得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大约是在三十岁以后。小时候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画家,对于写诗这件事,压根就没想过,甚至做梦也没梦见过。直到2007年的秋天,我上网无意浏览到一个诗歌网站,一些诗就那么瞬间打动了我,我才知道诗歌可以不是徐志摩,不是席慕蓉,不是汪国真,还可以如此写。其实一个正常人从开始学说汉语的时候,就注定与词语相伴一生。那是因为人活着要交流,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就必须选择使用词语。当有一天,词语选择了你的时候,你很有可能变成一个诗人。很幸运,词语也在那个秋天悄悄地选择了我,让我拿起笔与词语周旋,如一个跳芭蕾舞的孩子,在用脚尖旋转的过程中,寻找到常人不可能有的快乐。就像诗人风荷在读完我的诗集《风不止》后所写的那样:“海即是诗人生活的背景,诗人驾着语言之舟在海上穿行,海如同诗人的另一张大纸。”事实就是如此,海水这张变幻莫测的大纸,任我在上面涂抹,深情为它写诗:

写它的蓝

它的紧张

它的失败和重蹈覆辙

以及平静,如果无风。

写它把一些人送入海水深处

把另一些人轻轻托举到岸边。

用大雨,残雪写

坐在田野里,火车上写

撬开时间的缝隙写。

可费尽笔墨,也只能写出

它袖口故意露出的破绽

写不出线头突然消失的原因

(《写海水》)

海的无限和诗有着共通的地方,有谁到过大海的尽头?有谁敢说他写完了所有的诗?诗歌太神秘了,你一旦进入其中,就很难做到浅尝辄止。好比一个孩子在玩魔方,那么多颜色被打乱,他双手熟练地把玩,各种颜色很快归位。写诗也许就是一个玩魔方的过程,在不变中求万变,或者在万变中求不变。但魔方只是魔方,它不会变成别的东西。而好的诗歌是让那些用旧的词语,长出新芽,绽开花朵。如同大海一样,日日长出新的鱼群、贝类、藻类。换句话说,你以为大海是旧的,但它每天都是新的。汉语就是这些,如何让它们在诗歌里是新鲜的,是每个写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海也有软弱的时候,当潮水退去,淤泥、礁石和垃圾均袒露无遗。像一位老人在飞速的时光中突然松弛下来,并承认了衰老。我常常会陪它坐上一会。就算沉默,海也有《另一种语言》:“还是看看海水吧/它填满了虚空/就要溢出时,又迅速撤回/而凤头■鹈,海鸥和船/是另一种语言/浮在深蓝的水面上。”几乎每天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海鸟,让沉默的大海有了更为生动的表达。海鸥喜欢群居,若喊一声就会集体飞起,场面甚为壮观。可■鹈喜欢独处或者三两只在一起,应该更像诗人。海和这个飞速前行的世界一样,也会生出很多泡沫。风急浪涌时,岸边就会有泡沫出现,为此我写过《泡沫》:“挖沙的船沉了下去/一群水母浮出来/穿白衣服的年轻母亲/匆忙把网兜放到海里/却只捞起了泡沫/她怀里幼小的孩子,还不能准确地/使用语言表达/只是‘啊啊啊兴奋地叫着/这是他来到人世间后/第一次看见泡沫。”这个孩子第一次看见泡沫,很兴奋,却不懂泡沫的虚幻,正诱惑和裹挟着我们走向歧途和深渊。

因为单位离海很近,我几乎每天在上班前,都先去海边溜达一圈,溜达完了就忍不住写首诗,比如《我像往常那样走向大海》:“长久地站在松树后面看海/发现海水并不逾矩/只在松针之间涌动/松树小部分的柔情,给了松脂/大部分的尖锐指向我/令彼此之间,有了紧张的关系/我只能快步穿过它们/像往常那样走向大海/与岸边石柱上的麻雀们站在一起/我们都想学习海鸥/统领无限的孤独,又惧怕海的坦荡/只稍作停留/又回到嘈杂的人群中去。”是啊,海终归是海,它的坦荡,岂是凡夫俗子能做到的,而我终归要回到同类中去,继续着小人物的生活,这不能说是一种悲哀,只能说是真切的现实。所幸的是,在嘈杂的人群中,因为诗歌,时常令我慢下脚步来,让我在内心与他们区别开来。

这里有一个长长的木栈道通向海里,如果走上去,时常会产生一种幻觉,恍惚间觉得自己是《站在海的中央》:“如果此时站在海的中央/想起一架钢琴,只有波浪/才敢前去弹奏的悲伤/作为听众,还没找到一种/妥帖的方式进入,这远非/一个人的沮丧/滚烫的山芋,传到了别人手上/余烬仍在。波浪推搡着波浪/哀曲何时终了?/没有答案。所能确定的/这是艰难的一天,已经开始。”今年注定是特殊的一年,灾难让我们看了太多眼泪和哀伤,站在“海的中央”,我想问问大海,这个世界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你知道吗?它不回答我,但我仍然听见波浪在一遍遍弹奏着人间的悲伤。

还有很多人從未见过大海,就如我还没去过真正意义上的大草原,还没有在草原上打几个滚,或者骑一骑我喜欢的马。但诗歌可以让你抵达你从未去过的任何地方,无论是大海还是草原。那天我满含着一腔激情写下《如果你从未见过大海》:“也是有些遗憾的/就像我从未踏上草原/不能对一粒尘埃在大地静卧/和在马蹄上飞扬时的/差别给予见证。/从某种程度上讲/海水,就是茂盛的青草/大风吹拂时,众草的臣服/与海浪的前仆后继,是一样的。/那些船,如草原上的马匹/被渔民骑往大海深处/日暮,又从海里骑回到岸边/当绳子拴到铁锚上/马们才有了喘息的机会。/鱼是四处游动的野花/有时一群,有时孤傲一朵。/唯独时常出没的礁石/是最为严厉的长者/它有警告海的能力/也有掀翻马匹的可能。/你说从未见过大海/刚刚,一场雨和骑单车的女孩/同时经过这里,几棵树站在岸边/看着合欢落地,/那些年轻的肉身/一一被打湿,碾压/我想,它们的遗憾/应该略大于你的遗憾。”遗憾是有的,但有了诗,很多遗憾就会被缩小变淡,因为只要你真心热爱着诗,诗就会是你忠实的朋友一路陪伴着你,不会弃你而不顾。

如果你来过大海,会发现无论寒暑,这岸上钓鱼的人从未间断过。他们用一根细线把大片的深蓝挂在鱼钩上,钓到的往往只是水滴,而不是鱼。他们把水滴放回到海里,瞬间不见了踪影,然后把鱼钩再次抛出去,乐此不疲。从左边走向右边,发现大多数人的桶是空的,最多的只钓了三四条鱼。

这令我突然感慨,原来写诗和钓鱼是一样的,收获的人少,没有收获的人多。就如一首诗在第一行落笔之后,就已经决定了命运。当它像一尾鱼出现,我急切地顺着水纹游走的方向去捕捉它,它却转身游进更远更深的海里去了。所以写诗是难的,十之八九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有时它反对我介入,反对我赋予它的一切,形式上或者思想的。那种困顿与挫败不言而喻。可我仍锲而不舍地靠近它,直到它放松警惕,愿意露出最本真最自然的自己,直到它游向我……

看似无风的一天,但风从来没有停止过,消失过。我坐在海边良久,内心空旷而干净。回来后写下这篇文字,唯愿余生——钓鱼的能继续钓鱼,写诗的仍在写诗吧。

小西,山东青岛人。有诗作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等。曾获得中国第三届红高粱诗歌奖、首届诗探索·新诗发现奖等。出版诗集《蓝色的盐》《风不止》。

猜你喜欢

魔方写诗泡沫
废弃的泡沫盒
为你写诗
区别
读诗十二法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泡沫轴使用有门道
成语魔方
楼房魔方
成熟的写诗
小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