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0-11-23刘敏婧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2期
关键词:毕业生新冠防控

文/刘敏婧

一场突然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规划,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当前,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尚未结束,防疫形势尚不乐观,预计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取得疫情防控的完全胜利。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同样变得非常艰难。经济发展的下行趋势,使得社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大量缩减,为有效减少新冠疫情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的困扰,保障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政府、学校、企业等方面应当采取更为积极的应对措施,合理谋划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细节。

一、防疫期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一)经济发展形势较差,就业形势不乐观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我国政府果断下达了停产、停工、停课的防疫部署指示,号召全民居家隔离。为了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和命令,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牺牲。在我国,很大一部分的产业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冲击,尤其是餐饮、娱乐、旅游、零售、生产、教育、交通等实体行业更是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企业的亏损,许多企业不得不大量裁减公司人员。即使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这部分产业的恢复速度也依然较为缓慢。这一情况直接造成我国的可就业岗位大大减少。此外,受疫情的影响,很多计划出国留学的毕业生被迫限制在了国内,无法顺利出国留学,这部分毕业生很多也会选择在国内参加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难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形势对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今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可达800多万,就业难、工作岗位少将是本届高校毕业生不得不直接面对的就业困境。

(二)疫情防控压力大,企业复工难

时间进入2020年的下半年,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与国外环境相比相对乐观,但是受到国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局部地区的新冠疫情依然时有反复,聚集性感染的病例偶有发生。因此,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依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相关的防疫工作依旧不能掉以轻心。在这一防疫形势下,为了贯彻政府部门主导的防疫工作要求,很多企业不得不推迟复工工作,以免在企业员工之间发生严重的聚集性感染事故。所以,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便变得非常困难。由于不再需要大量的工人,很多企业的招聘工作也暂时陷入困境。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经营活动变得异常艰难,通常会直接取消人才招聘工作,很多高校的校园招聘会也陷入停滞状态。

(三)新型就业模式的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当今社会的就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多媒体平台的大规模应用,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为便利、且高效精准的就业服务,从而极大地改善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环境。因此,“互联网+就业”模式的存在,有效拓宽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并大幅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都遭到了疫情的施虐,在人员不得擅自外出的情况下,“互联网+就业”模式便成为了高校毕业生的一项绝佳选择。在此之前,很多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门与高校进行合作,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手机APP软件等移动多媒体平台,为广大的高校毕业生推出了优质的就业服务,毕业生可以通过各种平台渠道,在第一时间了解当地的招聘和招考信息,毕业生还可以获得一站式的就业服务,各种与就业相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平台获得相应的解答。为了向高校毕业生更好地提供全天候就业信息服务,就业信息平台必须保证就业信息发布的可靠性和及时性[1]。近年来,多个地方政府都对“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的建设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在实际的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建设不完善问题是较为普遍的。一些地方政府虽然主导构建了就业信息平台,但是平台的日常维护工作并未得到落实,平台的一些服务功能存在较多的漏洞,平台系统的使用性较差,不能为毕业生等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平台中的信息推送不及时,毕业生难以获取及时有效的岗位招聘招考信息。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关于“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的建设理念还处于相对滞后的水平。例如,地方同时存在多个就业信息平台,但是各平台之间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各自为战的情况时有出现,甚至会造成就业信息平台出现信息孤岛的问题。

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才能根本性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2020年度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实现我国政府“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到来,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疫情防控形势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新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政府部门应当强化指导功能,坚持经济复苏与疫情防控两手抓,领导当地经济逐步恢复。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下,政府部门要制定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地方的经济优势,促使经济要素合理地流动起来,利用优势经济产业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全面恢复,进而有效改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大环境。同时,地方政府还要积极制定关于就业创业的优惠性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并为其创业工作提供充足的支持。只有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充满强大的活力,才能为就业营造最佳的环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便可迎刃而解。

(二)坚持疫情防控的同时,帮助企业摆脱困境

新冠肺炎疫情在极短的时间内便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并且疫情的严重影响在短期内也无法彻底消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社会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在经历短暂的下跌后,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稳中向好地逐步回升,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未发生太多变化。在我国的整体经济中,民营经济所占据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所以,帮助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摆脱疫情影响下的困境,对于恢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国政府应当下大力度给予企业以支持。以中小企业为例,中小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冲击影响是最大的,政府可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出台一些针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以缓解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小企业发展造成的困难[2]。优惠扶持政策出台,各级政府部门要严格落实政策的执行,要主动了解企业存在的困难,深入研究民营企业的受损情况和支援计划,帮助企业快速完成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针对陷入异常困难的企业可以采取输血式的应急援助,帮助企业平稳渡过疫情难关。企业发展恢复稳定,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也会趋于平稳,从而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校方要积极采取行动,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服务

为了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高校方面可以举办与网上就业相关的活动,做好网上就业服务,落实重点帮扶工作,对学生的自主创业进行重点指导,同时还要梳理毕业生的心理问题,缓解他们心中的就业压力。

第一,校方应当适当调整校园招聘会的举办形式,可以借助发达的网络信息平台,举办网上校园招聘会。网上招聘会要划分层次和类别,让学生的就业选择更加清晰、便捷。

第二,高校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网上就业服务。校方的网上就业服务可以帮助毕业生梳理招聘信息,开通线上的手续办理服务,方便毕业生的就职。同时,校方还可以向平台上的专家发出邀请,为毕业生开展线上就业讲座,从而为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提供指导。

第三,高校方面要对特殊群体的毕业生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对其进行重点的帮扶。例如,身体有残疾的或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的毕业生,要列为重点帮扶对象,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求职意向,帮助学生分析就业趋势和岗位信息,向学生推荐更加适合的岗位工作。

第四,高校要鼓励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并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新冠肺炎疫情给毕业生就业造成的最直观的影响便是就业岗位大量减少。为了降低疫情给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自主创业便成为了应对就业困境的有效方法。同时,国家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所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将迎来一次发展的机遇。虽然毕业生接受过与创业相关的知识教育,但并未经历过真正的创业实践。所以,高校方面要尽可能地帮助毕业生了解创业的必备条件和经验教训,同时还要利用校方掌握的社会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3]。

三、结语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在疫情尚未结束的大环境下,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对于恢复经济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方面要利用自身资源,在不妨碍疫情防控的大前提下,对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采取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或创业。

猜你喜欢

毕业生新冠防控
9岁的高中毕业生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新冠疫苗怎么打?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