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2020-11-23孟晓雪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人才能力

文/孟晓雪

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会计人员不但需要专业的基础知识,也需要很强的工作能力,并且能够顺利开展各个会计业务[1-3]。高校是主要的会计人员培养的基地,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关注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解决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确保学生可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给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一、当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和会计实际业务脱节

在当前的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实践课程的开展主要是利用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多数的高校都拥有会计模拟实验室,也添置了许多现代化设备,但是却忽视了实验室体系构建的问题。在实验项目过程中,更加关注会计核算内容,很少涉及凭证流转以及各个岗位的设置和职责划分问题,这就导致学生难以全面地理解会计工作,不能获得真实的会计工作状态,同时也难以掌握在各个部门中存在的相互关系,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更多的只是数字的核算[4]。在实验室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内容与实际会计业务不平衡的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导致学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难以统一起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难以提高,影响未来就业和工作。

(二)会计专业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在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前,国家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高校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学历也不断提高。然而多数的会计专业教师,都是在完成学业之后直接进入到会计教师的岗位,这些教师虽然拥有着充足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和实践经历。因此,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时,只是根据自身的实践教学理解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效果难以符合真正的会计业务需求,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并且不利于学生会计核心素养培养,使得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三)会计专业的校内实践课程形式化严重

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受传统教育影响十分严重,并且忽略了实践教学,这就使得在教学中,实践操作课程少,对学生的会计技能培养造成了影响,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提高。同时,在会计工作中,因为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很难得到实践的机会,在很多企事业单位中,十分重视会计数据安全问题,常常不会让实习生或者是外人参加到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去,这就使得一些学生无法接触到会计实务,甚至是不能接触到校外的会计系统,难以掌握会计业务知识,造成会计实习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高校培养会计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教育部颁布在2010年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对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具备的能力就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就是学生进行日常生活和实习、进行社会活动需要的能力,能够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学生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提高其理论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也是当前会计人才培养的重心。

(一)能够给企事业单位带来理想会计人才

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事业用人单位也提高了人才招聘的标准。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节约人力成本,在会计工作人员的招聘中,更加关注他们自身的业务能力,重视他们的实习经验,这也成为普遍的要求。在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学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工作经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能够显著节约在岗前的培训费用,同时降低招聘成本,提高岗位的运作效率,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实践性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企事业单位对高校的必然要求。

(二)能够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使得高校毕业生的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同时就业率也成为了判断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要的标准。在这种形势下,学校必须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培养计划,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能够显著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个人适应能力,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获得主动权,在学生未来就业中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策略分析

(一)构建现代会计实践教学理念

高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不但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就业,也直接影响着用人单位和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激烈,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高校的会计教学中,要实现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发展,就需要高校建立正确的会计实践教学理念,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教学中不断强化会计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会计核心素养,并且在教学全过程中渗透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过去的教学观念,充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统一。

(二)构建实践性教学基地

在高校会计教学中,会计岗位自身包含的特殊性导致单位不愿意接纳实习的毕业生。因此,构建实践基地十分重要。但是在实践中,高校却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实践基地创建受到阻碍。高校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促进会计模拟实验室共享,充分使用学校的教育优势,吸引优秀的往届毕业生给母校捐资助教。同时,高校也可以构建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本校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提高高校会计教师的综合能力

教师的综合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质量。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在高校中,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给教师带来实践的岗位和机会,比如使用寒暑假的时间让教师到单位中或者是会计事务所中任职,扩宽他们的实践经历,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让教师能够带领学生更好地进行会计实践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四)利用实践社团提高师生热情

在高校内部,社团是十分重要的组织,也是十分活跃的组织。会计专业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很长,并且有着广泛的分支和内容,不但包含了审计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内容,同时也包含了资产重组、资本运营和企业兼并等等,比较适合开展社团活动。同时在活动中,对学生的约束很少,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会计才能。在社团中,举办企业的模拟比赛,并且对交易过程和会计工作进行演练,增强社员的会计认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举办辩论赛也是为学生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奠定基础,在辩论赛中,学生能够不断学习经济或者是税法等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同时能够提高会计思维,提高学生口才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和实践打下基础。

(五)关注学生实践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转变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发现和处理问题,并且能够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去看问题,让问题更加理性化。在刚开始,要将财务状况列表分条处理,设置收支的预期。在活动中积极进行班级经费的管理,掌握资金的流向并不断优化项目,提高收支盈余率。

(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和感悟。在实际中,各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专业水平,其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关注个体之间存在的差距,加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找到合适的实践学习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成效。

(七)构建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评价体系十分重要。只有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对学生的自身实践产生促进作用,让学生了解到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构建有效的实践评价体系,让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采用互评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存在一些自己难以发现的问题,因此,互评十分重要,能够让学生掌握自身实践的不足,不断进行改正和完善,提高自身操作能力,提高会计专业的实践效果。

四、结语

在我国,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在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要坚持市场为导向,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更加关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同时为社会带来更多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人才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