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与展望

2020-11-22浙江省嘉兴市康慈医院嘉兴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王霞琴陆伟华钱成

办公室业务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

文/浙江省嘉兴市康慈医院(嘉兴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王霞琴 陆伟华 钱成

大学新生在进入一个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时,因环境差异、人际关系、学习方式以及发展目标不明确,可能产生心理问题与适应困难。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信息收集与管理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环节,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资料收集、保存和动态科学管理,显著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效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高校需要掌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状况。目前全国范围内各高校已经广泛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是针对大学新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了一定形式的心理健康课堂与心理访谈活动,开设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构或咨询机构,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干预治疗,但其服务形式大多缺乏实质性意义,无法有效满足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需要。这类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构或咨询机构大多通过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再通过问卷数据反馈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最后对于个例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而对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则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来指导学生进行缓解。然而,此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甚微,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管理质量未得到有效提高。另外,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设施简单、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人才,导致无法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社会认可度低。因此,加强及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实现社会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二)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通过网络调查以及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国外已经深入开展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信息管理方向的研究,对学生个体心理异常或者心理问题的咨询及干预已经开始转变为社会性心理健康教育,并且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进行详细完整地登记,在不同时期阶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评估及登记,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干预辅导。这种心理健康信息管理方式有助于学生及时、充分地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且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我纾解及调整,从而有效减少或规避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行为模式与应对方式,更有助于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

二、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分析

(一)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需求。随着社会对人才学历、能力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学校、家长的高要求、高期望,现代大学生的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刚结束高中紧迫节奏的大学新生。在高考结束后,大学新生可能会因心理期望需求与现实情况不匹配而造成心理落差,面对大学陌生的环境、人际关系和不同于高中的学习模式易产生焦虑、苦恼、失眠等不适,从而影响大学新生的情绪行为及心理健康。而学生管理者也意识到解决新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对新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促进学校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顺利开展。

(二)国内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现实需求。精准分析新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不但能够为学生管理者节约时间及精力,还能够有效提高学校及学生管理者对于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监管和干预。一方面,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能够帮助校方发现大学新生早期易被忽略的心理问题,进而减少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生理健康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导致社会群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看法存在偏差和误解,多数人将心理健康问题与精神疾病关联,加上高中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完善导致部分新生也对心理健康问题有错误认知,出于个人形象对社交影响的考虑,导致大部分新生避讳让别人知晓自身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在面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时不知所措。而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在监测新生心理健康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学生的隐私安全。

(三)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需求。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收集并处理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因此需要具备完整的信息收集、记录、筛检、评估及归档保护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缺少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系统,心理健康教师更难以具备专业心理健康信息系统管理能力,因此,对于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的工作需要专门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的维护。

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系统与整理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每个新生的信息数据都具有独特性,并且心理健康信息需要整理分析,以便于这些信息能够系统有序地满足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建立新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十分必要。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有:(1)个体基本信息。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家庭住址、学科专业、宿舍号、联系方式、身体健康状况等。(2)家庭情况。家庭直系亲属成员及工作单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收入来源、父母教育方式及态度等。(3)既往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业成绩、、行为方式、兴趣爱好、人际交往水平以及进入大学前担任班级工作情况。(4)心理测量情况。新生做过的心理测试、问卷、量表等有助于分析新生的心理特质。(5)心理咨询情况。进行过心理咨询的新生,对其心理咨询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包括咨询地点、咨询问题分类、心理疏导、干预或治疗措施及效果评价、反馈,咨询次数、咨询时间等。(6)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异、家庭成员的死亡、生活条件改变、与他人的冲突矛盾及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7)个体综合评价。不良或负面情绪表现、是否存在心理创伤、睡眠质量、对自身身心健康状况的评价、轻生意念等。在建立档案时还需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提供匿名的心理咨询途径等保护手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收集内容。收集新生个体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身份信息、学业成绩、社会背景、家庭及社会关系、心理健康测试与咨询记录。通过个人资料结合新生心理健康咨询记录,能够做到提早发现新生潜在的心理健康异常,同时,这些数量化信息便于统计分析和进行定量研究。对新生行为观察记录、新生自述等非数量化信息也要进行收集,此类非数量化信息对更全面地了解新生心理状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处于青年期大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会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而产生变化。高中到大学以及大学每个阶段生活圈和人际圈的扩展、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以及心理成熟度的变化都会引起新生心理健康状态的改变,这些动态变化形成的情绪反馈信息对新生在进入大学后每个阶段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关键。对于在校大学生则每一年度均进行一次心理测验,安排上半学年开学一个月后统一检测,从而获取学生年度的心理成长与心理变化,实时将检测的心理健康状况动态维护与变更,并收录到个人心理健康档案中,信息作为更新信息收录到心理健康信息档案中。将这些具有时效性的心理变动信息与该学生刚入学时收集的心理信息进行对比,更容易发现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收集方法。收集新生心理健康信息要遵循客观事实,不添加收集者主观情绪和评论以及带有引导性的意见。主要方法有:(1)自述法。是通过让新生以书面形式的自我阐述来了解新生过往生活学习经历和心理活动。自述法一方面可以了解新生的基本生活经历及背景,另一方面通过新生表述从侧面反映新生的情绪状态、心理活动、人生观、价值观等。(2)心理测验法。借助心理调查问卷、测试等在不同时期阶段收集新生信息,评估新生的心理特质、心理反应,从而评估新生心理健康状态,合理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3)观察法。根据信息收集目的,以一种客观的方式系统地对新生的个体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对观察的事实进行详细记录和解释。(4)访谈法。事先编制访谈计划,设计访谈问题,再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搜集新生有关心理健康和行为特征等数据资料,真实记录访谈内容。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的管理与运行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每年高校新生入学人数众多,传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偏差,不能高效地利用信息,因此需要建立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来处理新生心理档案及相关心理健康信息。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信息整合分析效率,减少误差,还能多方面快速获取信息,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便利,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系统要基于客观实际情况,能适应并满足健康教育工作各种特殊需求。如在对新生进行心理测验时,既能够直接输入心理测验的原始数据,也能够让新生自主进行人机对话心理测验。在测验结束时,对采集的心理健康信息能够作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报告,能够专项分析新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行为问题,并对新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或干预建议。新生心理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存储和管理上,采用档案式管理,个案式存储,便于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查询信息以及保护新生个人隐私。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机构与制度。高校应建立功能完整、切合实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机构,明确机构管理人员权责,落实专业人员来进行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心理健康信息的客观性、全面性以及保密性。另外,建立并完善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对管理机构的分工、信息收集、整理、调阅等进行明确的制度规定,以保障学生的档案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提升。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学生心理测试、学生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活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及管理。在心理健康信息管理中,心理健康信息档案和管理系统的建立与维护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有利于动态管理,也会逐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新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系统获取自身心理健康的状况,有针对性地、个体化地选择心理测试和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课程,可以足不出户地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心理健康需求,体现信息化时代的便捷服务。

(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提升。目前大多高校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参加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容易受到时间、空间等各因素的限制。另外,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大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新生积极性不高,因此使得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较低。而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突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性,新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学习和心理健康咨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和综合水平,加快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提升心理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满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需求的服务性功能。

(三)纠正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定位的偏差。当前,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独特性、科学性、规律性,模糊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把工作重心放在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身上,忽视了大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每位大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主体,自我调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而建设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是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这种整合、便捷、有效的形式能够让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科学的、系统的、清晰的认知,学会掌握科学预防和识别、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大学新生自主预防、自我调适、合理应对的能力。

(四)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遵循不同专业、生源地、性别、家庭背景等大学新生的特点,能够对不同时期阶段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大学新生给予及时的关注和针对性心理干预和治疗,改变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以及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被动状态,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提高。

(五)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成效。大学新生可能由于对心理健康存在认知偏差,所以对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存在抵触情绪,因此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被忽视,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从而阻碍了高校心理健康危机干预及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在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下,新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描述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系统根据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相应的建议,解决或缓解新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大学新生身心健康。

六、总结与展望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对国家未来发展日渐重要的社会性问题,完善和促进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大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合理、高效、规范地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档案管理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随着人们不断深入研究和社会实践,可逐步借助人工智能库,加快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智能化发展。

猜你喜欢

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重获新生 庇佑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生月赛优秀作品
枯蓬新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