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顺县富世街道关工委探寻社区矫正之道关爱为迷途者点亮归程明灯

2020-11-21通讯员肖慈旭

关爱明天 2020年11期
关键词:富顺县服刑人员关工委

文/通讯员 肖慈旭

“尊敬的吕主任,收到您的来信。我感到意外,我从来没有想到,除了我的亲人和朋友外,还有其他人来关心我这个失足的人。这让我看到了光明,社会没有抛弃我,我的亲人没有抛弃我,我要好好改造,早日回归社会。”这封来自监狱服刑人员陈某对富顺县原富世镇(今富世街道)釜江社区关工委主任吕俊良的回信,让人看到了关工委助力社区矫正并延伸至监狱的效果。

认识责任下决心融入助力

早在2011年,中央就发文明确要求,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在内的特殊人群管理,以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吕俊良(左)与矫正对象交流谈心

何为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是与监禁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执行方式,即将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置于社区在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刑罚执行活动,它是深化司法制度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建设的有力措施,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鉴于此,富顺县富世街道关工委认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要融入到关心年轻一代健康成长、促使他们走人生正道中来。对犯了错、犯了罪的青少年的思想转化工作,应是关工委关注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犯过错、犯过罪,就轻视、漠视甚至敌视他们,造成人为的敌对情绪,最终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吕俊良说,“帮助教育挽救他们,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应该做的。”

多项措施帮扶一以贯之

认识明确后,富世街道关工委随机挑选一批政治素质好、法律意识强的五老志愿者组成帮教队伍,在街道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挂牌建起“富顺县富世街道社区矫正帮扶教育中心”,建立若干规范的帮扶教育制度,一一施行。

富世街道是富顺县第一大(乡镇)区域,面积56.63平方公里,辖15个社区8个村,常住人口21.44万,下有关工委组织36个。为了配合司法行政部门搞好社区矫正工作,富世街道致力于规范智能化监管,通过电子定位手段实现监管无死角;开展“国旗下忏悔”“听假释人员谈监狱生活”“一封家书”等活动进行“修身教育”;坚持“三谈心”,即对矫正对象遇到挫折时谈心、思想有疙瘩时谈心、重点对象经常谈心,以情感化服刑人员;实施“阳光回归”计划,带领矫正人员参与“敬老爱老”“抗洪抢险”“疫情防控”等社会活动,努力提升其社会责任感与认同感;配合街道司法所对各社区干部开展矫正培训,使各社区干部、社会志愿者、网格员了解社区矫正工作,并掌握一定的矫正知识和技能;每年开展一次进监狱对该街道服刑人员宣讲家乡变化、亲人期盼,鼓励其认真服刑,早日回归;开展“暖心帮扶”活动,对困难的矫正对象及其未成年子女给予帮助落实低保、解决子女入学、安排住房、寻找就业机会等。仅今年,就已实现困难救济13人、帮助落实低保2人、推荐就业2人、帮助子女入学3人。这一系列工作,让辖区内的服刑人员,深深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温暖,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改过自新,尽快地回归社会。

关爱延伸帮教效果更彰显

在吕俊良及社区五老们的努力下,一批服刑的矫正对象和在监狱的服刑人员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釜江社区8组青年朱某,初中毕业后在社会上厮混,染上毒瘾,其母十分恼火。吕俊良主动接近朱某,了解到他离婚后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很失意,有些自暴自弃。于是,吕俊良多方联系,帮助朱某解决了社会低保,又劝其父母出资帮其买了一辆面包车,让其从事正常的运营活动,并鼓励其下定决心改掉毒瘾。通过一系列帮扶,朱某恶习已改,后来受聘当上了一名城管协管员。

同在8组的青年唐某,因父母早年离异,缺乏关爱,长期混迹社会,2013年,伙同他人打群架,被判入狱3年。得知此情况后,吕俊良亲自去监狱探望,与唐某深入沟通,希望他好好改造,有什么困难社区将尽量帮助解决。多次沟通后,唐某深受感动,道出了自家的难处:一家四口住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平房内,希望吕俊良帮助解决。吕俊良从监狱返回后,四处奔波,多方联系,终于为其解决了住房,还为其办理了社会低保,唐某出狱后,目睹眼前的一切,止不住热泪长流。当年下半年,唐某便背上行囊,满怀憧憬地走上了外出务工之路,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富世街道关工委负责人在监狱与服刑人员交流

几年前,釜江社区1组青年陈某驾驶一辆电瓶车与一挑面担的老人相撞,为赔偿问题发生争执,最终致老人死亡,陈某获刑15年。入狱后,陈某十分苦恼,几度萌发轻生念头。其母焦急万分,希望社区帮忙挽救孩子。吕俊良记在心上,他给宜宾监狱领导写信,表达希望通过书信往来的方式配合家庭和管教领导告知陈某好好改造、早日回归社会的意愿。吕俊良的这一想法,受到监狱管理方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认为这种配合行动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作用很大,便主动与富顺县釜江社区关工委签订了《志愿者帮教协议》。由于社区关工委的关怀和帮助,让陈某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两次回信表示感谢,认为社会没有抛弃他,让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由于他在社区关工委的帮助下积极改造,在服刑期间多次减刑。今年初,陈某出狱并开起了蔬菜摊,做上了小生意,还交了女朋友。

截至2019年底,富世街道累计帮扶社区服刑人员578人,累计解除矫正481人——他们幸福地回归了社会,重新走上了自己满意的新生活。

面对街道关工委对社区矫正所做出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富顺县司法局驻富世街道司法所所长张翔宇感慨地说:“关工委融入助力社区矫正,给我们分担了很重的工作担子,在他们的主动助力下,全街道重新犯罪率明显减少,已连续5年无新增犯罪。矫正对象在他们的关心教育下,增强了对社会的认同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融入社会,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猜你喜欢

富顺县服刑人员关工委
富顺县:打好根治欠薪冬季攻坚战
富顺县:聚焦重点行业领域 高位推进根治欠薪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富顺县≥10℃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大选登记
富顺县:4人侵吞扶贫资金近165万元
“三释课堂”为新入监服刑人员上好“第一课”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