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中思政教育理念渗透的教学解析

2020-11-20刘俊杰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9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思政教育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注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为导向,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融入贯穿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全过程,形成新的就业指导体系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一体化的有效路径。本文阐述了以思政教育理念为就业提供理论指导,以就业教育为思政教育提供实践空间的新局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下,突破了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模式,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为促进高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发展提供新的指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思政教育;指引

引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屡攀高峰,就业招聘现场异常火爆。在当前相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的自我求职定位不准确、价值取向偏差、就业观念落后、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突显,如何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抗挫折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当中一个新的方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找到奋斗方向,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择业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其目标是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教育内容是相通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职业道德、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要内容。二者教育内容有高度的相通性。

教育方式是相近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网络教育、主题讲座、课后活动相以辅助,而且二者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且都是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二者教育手段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大学生个性的多样化,高校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始终,形成新的融合发展。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和优势,推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更入人心,更顺社会发展大势。通过这种新的融合,更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开拓发展空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就业能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中的功能

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新时代,高校不能把教授知识作为唯一目标,还承担起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中,牢记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运用好其思想引导、三全育人、调节转化等功能,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发展创造新的境界。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重要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根据高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增加教育力度。如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极其关注的焦点问题[1]。作为最接近大学生的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其作用,通过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课程间的穿插引导,促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优势和当前就业形势,进而促进大学生正确择业、高效就业。思想政治育人功能的应用在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就业,引导高校培养适应学生个性特点、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的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指导作用,从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相结合,建立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相融合的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职业新发展。

(三)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从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的意义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只有依靠更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背景,并利用其独特的指导职能,培育和发展人才,才可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过渡期,抓住这个机会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可以使学生更加从容的面对紧张的就业局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学校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同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将使学生更清晰的认识自己求职定位和发展方向。在这个新的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通过发挥其功能,保证三者之间和谐互动,最终将促进大学生正确就业。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对策

(一)树立思政育人与就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合力育人

教育效果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的因素。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应树立思政育人与就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在就业指导课程中除职业技能、创业意识培养外,应增加道德素质、职业操守、心理抗压训练、爱国教育以及法律常识等思政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综合素质。搭建分层教育模式,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性,制定适宜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着重培养学生与社会接轨的能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在现实就业中面对的情况,熟知行业标准和就业现状。将职业培养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并针对毕业生择业规划的不同分类指导,注重就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体验式育人方式融入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实践,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体验式育人方式融入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将更具有实效性。走进企业进行现场实习走访,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得的专业经验,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此过程中通过讲解企业发展的拼搏岁月、企业员工的奉献故事等现实奋斗实例有利于激发起青年学生的奋斗激情和报国情怀。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曾带领学生参观过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通过对70年代老区人民不辞辛苦、勇于奋斗创造全国棉花产业标杆并未现代城市产业奠基的故事讲解,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拼搏意识。对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正确的价值取向、克服功利主义倾向,促使学生展现出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品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

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中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密切结合,不仅满足学生的求职需求,而且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创新型人才,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新的突破,为促进高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发展提供新的指引。

参考文献:

[1] 梁炳磊.新形势下高校全过程育人述论[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4):64-67.

[2]赵尤楠.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路径探析 [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4):155-156.

作者简介:刘俊杰(1992.1-),男,滨州学院,助教,硕士,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思政教育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