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韵辞情浸润下纪录片《苏东坡》的审美探微

2020-11-20贾娟

电影评介 2020年12期
关键词:黄州苏东坡纪录片

贾娟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号东坡)诞辰980年之际,湖北广播电视台和央视等联合推出了六集大型纪录片《苏东坡》。这部作品从文学和影视艺术的维度,通过时空跨越的叙事手法,再现了一位真实感人、立体丰满、耐人寻味的人物形象。《苏东坡》是国内首部以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为拍摄对象的人文历史纪录片,完整精炼地叙述了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片中对诗词文化及背景的解读,内涵丰富、形式新颖,观众能从中体会到苏东坡诗词背后传达出来的情感,既被主人公立体丰富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也被片中多彩斑斓与博大深邃的民族文化所吸引。

苏东坡在2000年被法国《世界报》评选为“千年英雄”,正是他有着让中国乃至世界都为之着迷和赞赏的人格魅力,有着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美食家、生活家等一系列光环,因此,纪录片《苏东坡》能跨越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而重大的影响。

一、《苏东坡》诗词文化的多元解读

跨越千年后的今天,苏东坡仍为不褪色的历史文化人物。纪录片《苏东坡》选取了他不同人生阶段的30多首诗词,将其完美地融合到当时社会背景和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去讲述,其中的文化内涵更是被现代人进行着多元化的解读。

(一)经世济时、实事求是的人生目标

第一集《雪泥鸿爪》记载了公元1061年苏东坡凤翔县任职时与陈希亮的一件轶事。“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1],前途艰辛磨难,但苏东坡依然在同僚中不落俗套、不盲服从。怀揣固国安民大志的苏东坡与知府陈希亮的关系陷入僵局,借《凌虚台记》“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2]毫不掩饰地表露自己讽刺之意。任职结束后,苏东坡多次深陷当朝新旧党派之争,但自己的人生目标让他在每一次斗争漩涡中都没有退缩。在片中,他依然用“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3]讽刺王安石变法的仓促;在朝廷与西夏吐蕃会战得胜而多数人主张趁此议和时,他不盲从、实事求是地提出“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的主张;就连“乌台诗案”导火索“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4]也让观众看到了其正直磊落、刚正不阿。所以第四集《成竹在胸》中讲到苏东坡除了喜欢画石,还喜欢画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5],主人公有著竹子一样不屈的品性。

即使踉跄地行走在人生逆境中,面对眼前黑暗,苏东坡也没有让环境吞噬自己随波逐流,而是试着去吸收,继续承担经世致用的社会责任。第六集如实地记录了苏东坡为政大起大落时,他依然“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6]地坚持着自己的内心,依然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7]这种怀古忆英雄方式坦露为国立功的壮志,创造了属于自己独有的文学光芒。他没有和农民隔开反而走得更近,他会为杭州百姓因活命贩卖私盐入狱而内心矛盾、哀伤和惭愧,会为赞美肯定黄州太守徐君猷惠民功德作《遗爱亭记》。该片认为,苏东坡如常人一样即使人生偶尔低谷时也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8],现实的他一直都是积极面对这个世界,如他的政治誓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9]一样,坚持实践着内心务实、实事求是的政治理念。

(二)民贵君轻、仁者爱民的大爱理念

片中讲到苏东坡于公元1079年赴湖州任职时,以《湖州谢上表》表达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10],希望君王成全自己回到基层“牧养小民”。与其他贤官一样,不管是主动请缨任地方小官,还是被贬外放,他都践行着民贵君轻、为民造福的民本思想,如密州抗蝗灾、杭州建医院、徐州抢险。片中有两处记录讲述得很用心,一处是面对瘟疫汹涌来袭,成百上千百姓死去,苏东坡不得已违背对朋友巢谷的誓言,用圣散子秘方救活黄州百姓,并自称背叛朋友内心无愧;另一处是筹措钱款疏浚西湖,为保护水源建造了西湖美景“三潭印月”,这是片中所称的“文化和实践并举”。苏东坡这样一位务实心系百姓的父母官,更吸引后人的还是他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为政光芒,那是一种“人人平等”的先进观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世间大爱。

纪录片高度肯定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本思想,不同于“往来无白丁”的传统文人,他用自己内心灵性照亮了周围,自称“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他自己也从这一系列民生工程中得到了成就感,在融入百姓生活中拯救了自己,带给后人如片中所述的一系列传世经典作品,如西湖系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1];如描写农村疾苦生活的《山村五绝》:“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12];再如写躬耕农事的《东坡八首》:“农夫告我言,勿使苗叶昌。”[13]

(三)寡欲豁达、积极创新的立世之道

第二集《一蓑烟雨》中苏东坡贬谪黄州,日子困苦,尤其内心世界极其孤独,如片中风雪萧索中一只失群被打落掉下树来的孤雁,“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14],此时无家可归的苏东坡不仅向佛家寻找智慧,还向道家寻找出路。该片用手绘动画的形式有趣地讲述了东坡梦中的“不知道士是孤鹤,还是孤鹤是道士”的故事。《道德经》:“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15]黄州困苦的流放之地让苏东坡在死亡边缘获得重生,他开始成长,努力变成一位“寡欲豁达”哲人,“八风吹不动”①虽是个有趣的故事,但也生动说明他开始对生活充满了宽容和愉悦。

片中他把荒地自命为“东坡居士”并亲自躬耕;他能“河东狮吼”调侃陈慥夫妇;他能苦中作乐寻找美食“东坡肉”;他能泰然处之原谅醉汉对自己的冒犯;在去沙湖购买土地路上突遇大雨,他能淡定地吟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6];他能在三更回家家童酣睡闭门不开时,换个方向“倚杖听江声”[17];他能在政治之路不断外放中做到“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18],能上能下,乐得逍遥。他在晚年满足地总结自己的一生:“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19],把自己最低落困苦时期当成一生最珍视辉煌时期,这是一种超凡于世俗的人生境界与价值追求。

经历了风雨沧桑后的苏东坡,再加上自己不卖弄、不拘礼法,喜欢本真创新的品性,他的创作也开始大放光芒。片中叶嘉莹先生说道,苏东坡笔下的词已经不当歌使唤了,不再为朝廷为帝王而写,开始用诗的方法来作词、写自己心声。他的这种创新思想扭转了当时柳永词坛的霸主地位,有了后来赤壁“一词二赋”等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有了无“法”率性的《黄州寒食帖》。

(四)关爱亲人、执着却又超然物外的人生情怀

就像片中讲述的那样,苏东坡可以写宏大悲壮的大江东去,也可以写亲人朋友之情,其诗词里即有坦率奔放,也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20]的缠绵情怀。纪录片中处处流露着苏东坡心灵深处丰富而真挚的亲情,兄弟之情、夫妻爱情、朋友友情甚至乡亲邻里之情都洋溢在诗词的字里行间,为苍茫的历史增添着动人之美与人性光辉。

苏东坡是一位性情中人,片中记录了苏东坡与妻子的生活点滴,爱情诗词的讲述情挚意真,让人不由感伤。第一任妻子王弗离世时年仅27岁,苏东坡作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21],令人心碎。苏东坡被贬黄州,艰难生活,为维持生存他每月拿出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串挂在屋梁上。片中虽然没有提到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的名字,但据历史记载却是这位妻子陪他度过了从杭州、密州、黄州,最后到开封25年最为动荡艰难的贬官生活。第三位妻子王朝云是讲述最多的一位,她被片中定位成苏东坡的红颜知己,一位文艺才女。她能一语道破苏东坡肚皮里的“不合时宜”,对被贬岭南的苏东坡不离不弃,能听懂苏东坡看着窗外吟出的“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22],并能为此谱曲同吟共唱。这位妻子去世后,苏东坡悲痛为其题写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①。黄昏雨中,苏东坡思念的不仅是王朝云,还有对埋藏在心底的所有去世亲人的思念,因此,片中讲到苏东坡终生不复听这首《蝶恋花》。

苏东坡身上同样散发着中华传统“笃于友情”的传统美德,所以他一生交友甚广,上到政治观点不合的高官,下到高僧名士,甚至贫民百姓,片子对此花了大量笔墨。有因变法过急过快而遭苏东坡反对的王安石,在苏东坡命悬一线时力劝“圣朝不宜诛名士”,即使苏东坡被贬官外地,也竭尽所能搜集他的诗词作品,并在金陵相会的日子里摒弃前嫌,把诗文当成君子之间更高层次的沟通渠道;有被苏东坡《凌虚台记》尖酸讽刺却还是爱慕其才华一字未改地把文章刻在石碑上的知府陈希亮;有被苏东坡在诗中称为“相待如骨肉”的徐君猷,帮助其申请荒地解决养家问题;有在黄州生死之际迢迢赶来同甘共苦的马梦得,连苏东坡都叹息“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23];有帮助苏东坡走出心中困境,“谈空说有夜不眠”[24]的陈慥;有陪其泛舟赤壁江上饮酒、赏月、作诗、横睡小舟到天亮的朋友等。

如片中演绎的那样,苏东坡对生活充满着爱和眷恋,他爱亲人、爱周围的朋友,丰富的内心世界让他写出了与兄弟相约“共采芸香,功成名遂早还乡”[25]、怀念妻子“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26]、宽慰鼓舞朋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27]等饱含情感的作品。片中台湾诗人余光中也笑着说旅行伴侣不会选择李白和杜甫,只会选择有趣多情懂生活的苏东坡。一次次贬谪经历让他看到了社会的无情,“有情風,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28],这也让他对待周围亲人更加弥足珍惜又超然物外,就像片中他宽解朋友杨世昌那样,“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29]他接受了人生的渺小短促,满足地享受着这些亲情带给他的快乐。

二、《苏东坡》诗词文化的艺术境界

(一)以点带面与自由随心相结合,人物形象更丰满

从纪录片整体结构形式来看,片子以苏东坡诗词创作背后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为叙述主线,时间从赴京赶考到官场几度沉浮、病死常州。正叙、倒叙、插叙相结合,这也是一般人文历史纪录片相同的地方,即以人物年谱为叙述主线。在主线展开中,以“乌台诗案”“贬官黄州”“远调杭州”“流放惠州”“被贬儋州”“终老常州”这些关键时间节点,把人物的社会活动用以点带面的形式徐徐展开,以小见大,丰富了人物形象。如“贬官黄州”在片中不仅被认为是其人生的转折点,也被认为是苏东坡争得那个时代文坛首席的重要时间点。如《一蓑烟雨》中讲到东坡被贬黄州后,在定慧院方丈给的一间尘封已久的小屋里与其谈佛论道;到安国寺静坐参禅,把废弃的军营地开垦种大麦……这些逆境中看起来不起眼的生活琐事却化作人间温暖,既帮苏东坡解决了生计问题,迎来了麦穗金黄的丰收季节,又排解了他的心头苦闷与思想困惑,使他拥有了自己完整的本体,之前诗词中的年少、讽刺、忧愤逐渐化作他性格中的达观、潇洒与温情,让他拥有了那个时代的文学光芒。

为了还原苏东坡真实情感的立体形象,表现其诗词背后丰富的精神内涵,剪辑在以点带面基础上又多了一些“自由随心性”。纪录片内容上包括政治、人生、创作、轶事、风俗、美食等,叙述上有评论、解读、朗诵、吟唱等形式,审美画面上将自然景色、人文景观、特效动画、演员演绎等相结合,再加上古今中外不同时空、不同领域视角,镜头在这些素材中自由随心转换。但表面的“自由随心”实则是素材的多样性与扎实性,是为了让人物形象更丰富而进行的有意策划。如《成竹在胸》讲述了苏东坡名作《黄州寒食帖》。片子从采访日本友人关于其祖父菊池惺堂先生在关东大地震中冒死抢救《黄州寒食帖》开始,接着画面切换到山雨朦胧、花瓣凋落、寒风萧萧的自然外景,由演员扮演的苏东坡深情地凝望着窗外的雨丝,在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创作了《黄州寒食帖》。在创作这一镜头中间不断来回穿插着大陆、台湾、新加坡、美国、日本等知名学者从内容、感悟、书法等不同的角度对《黄州寒食帖》的解读与称赞。随后,观众跟着镜头走进了黄冈市遗爱公园,看到了因《黄州寒食帖》得名的寒食林;走进了东京荣丰斋教室与书法爱好者切磋《黄州寒食帖》,还欣赏了北宋名作黄庭坚的《题苏轼寒食帖跋》,聆听了日本书法家杭迫柏树讲述的他与苏东坡的因缘。

(一)诗词烘托作品文化特质

正是因为有诗词的烘托,纪录片《苏东坡》才具有了显著突出的文化品性。所谓文化品性,就是文化的风格与质量,是民族文化在沿承历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从苏东坡这个人物身上,折射出来的主要是儒家文化,这种文化贯穿于第六集。苏东坡是个儒生,虽遭贬谪,但始终“未忘国家虑也”。在作品的描述中,苏东坡的人生之所以会大跌大落,原因在于他的“不入时宜”,这离不开他身上深厚的儒家文化根基。

他头上的光环广而无边,身上彰显着太多的中华传统价值观。他是崇尚自然的诗人,诗中永远缺少不了大自然意象,“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30],他挚爱着大自然一切美好的生命,“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他是酿酒师,在黄州亲手酿出蜂蜜酒,“迎宾莫道无佳物,蜜酒三杯一醉君”[31];他是茶艺师,困顿生活中除了酒的陪伴还有茶的安慰,“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32],他也从中体察到百姓疾苦,“崎岖烂石上,得此一寸芽”[33];他是改革先行者,不仅文学上改革词风,政治上也竭力革新除弊,凤翔县修改衙规,定州改旱稻为水稻,徐州率众采煤,改木炭炼铁为煤炭冶铁,“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34];他还是一位教育家,办学堂,整民俗,告诉黎民“天不假易,亦不汝匮”[35]等。这些故事如果揉进影片中,都可以提升我们对他诗词文化的认同感,拉近与当代社会的联系,使之成为我们民族的情感基石。

(二)情景再现突破时空局限

人文历史纪录片因受制于素材的缺乏,情景再现不可避免,虽然在业界与学界颇有争议,但这仍然是当下纪录片创作中的常用手法。情景再现可以突破纪录片创作时选择素材的时空局限,减少解说的比重,发挥部分叙事功能,还能够增强作品的可看性。在《苏东坡》中,创作者通过情景再现,讲述了一个个小故事,增强了纪录片的带入感,营造了独有的时空形态,让观众通过苏东坡赴京赶考、科举考试、被关押、异地为官、融入百姓等情景,了解他丰富而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对诗词的体验创作,“体验是艺术家人格涵养生产的重要一环,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从间接体验与直接体验两个方面共同造就一个人的成熟与大气”[36]。在《雪泥鸿爪》这一集中,片中采用倒叙方式,从“乌台诗案”讲起苏东坡执政经历,接着镜头切换到苏洵父子三人赴京赶考名震京城,苏东坡赴凤翔县任职,呈《上神宗皇帝书》质疑新政。历史上,《上神宗皇帝书》是苏东坡赴任凤翔县判官期满后,为父服丧三年返京遭排挤,外任开封府推官时所写,故此处历史背景交代不连贯。又如《成竹在胸》中讲到,黄州生活四年后,苏东坡收到一纸调令,从黄州北上京城。据历史记载,苏东坡是从黄州先调到汝州,而后调到登州后才返京。虽去汝州路上因丧子之痛暂住常州,登州也为官仅五日,但苏东坡并未从黄州直接返京。再如《南渡北归》中讲到公元1091年苏东坡返京受到重用,后随着高太后去世被贬惠州,而历史上记载苏东坡返京后不到半年即外调颍州、扬州,三年后才被贬惠州。

(三)个性叙事优化作品结构

如果把纪录片比喻为人体,那么布局框架就是搭建骨架,完美叙事才会让人体丰满。成功的纪录片,既要注重内容和思想的表达,也要追求叙事个性的与众不同。苏东坡是一位历史人物,创作者无法找到与他有关的任何影像资料,因此要讲好苏东坡这个人物的故事必须寻找一个突破口。《苏东坡》的成功之处在于以苏东坡的诗词文化说事,并把它贯穿到整部作品之中,尤其是厚重悠扬、充满诗意的磁性解说,仿佛让人们穿越到了苏东坡生活的那个歷史年代。再加上情景再现的画面,让观众深切地领会到了苏东坡的胸襟豁达。整个纪录片带着观众成功地完成了一场千年穿越,我们仿佛看到了人间最真实的苏东坡。他命运跌宕,既是《黄州寒食帖》中的“泥污燕支雪”,又是画中的石和竹;既是高雅文人,又是质朴草根;既能处庙堂之高,又能安心于江湖之远。他代表着我们茁壮的民族精神,在观众的心中一遍遍重新活过。每一位观众都能在纪录片中向他的精神世界靠近,重新感悟他的人生,乃至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结语

随着编导艺术的技术变革,纪录片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创作倾向。《苏东坡》因题材选择与叙事风格的创新,2017年,国家广电总局高度评价它:“将千年之外的人物、沉淀已久的往事重新展示出来,人们好像能够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苏东坡展现在自己面前。”纵观苏东坡的一生,正是由于他把诗词当作精神寄托,所以始终能在坎坷不安的为官经历中坚守着一种自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他没有因仕途失意而归隐深山,也没有因身处异乡与当地百姓格格不入,无论身处何处,总是能够爱民如子,为黎民百姓着想,这种民本思想在当时的官吏中也不多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37]纪录片把苏东坡这个历史人物放在当代环境下进行多重解读、阐释和审视,赞美了他“以民为贵”的思想,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越发彰显文化魅力,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艺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3][4][5][6][12][13][19][24][26][30][31][32][33][34][35][清]王文浩,编.苏轼全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101,478,456,491,491,478,1160,470,1199,2171,1813,1206,2323,1913,984,2340.

[2][10][11][29][宋]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254,653,469,5.

[7][8][9][14][16][17][18][20][21][22][23][25][27][28][宋]苏轼.苏轼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93,83,96,103,83,96,148,93,39,209,1160,59,147,148.

[15]老子[M].[汉]河上公,[三国]王弼,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09.

[36]陈旭光.艺术的本体与维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98.

[37]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6-11-30).http://www.xinhuanet.com.

猜你喜欢

黄州苏东坡纪录片
多情最是黄州月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苏东坡《献蚝帖》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