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治理法治化背景下加强公安派出所工作的思考

2020-11-20胡蓉蓉

决策探索 2020年22期
关键词:社会治理法治化

胡蓉蓉

【摘要】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化背景下,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秩序的任务艰巨,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增加了公安人员的工作压力。公安派出所职能定位不准、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影响了公安工作的效能。为适应新时代法治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从明确公安派出所工作职能、从优待警、量化绩效考核等方面加强公安派出所工作。

【关键词】公安派出所;社会治理;法治化

一、公安派出所职能概况

(一)公安派出所的性质

公安派出所是市、县公安机关管理社会治安秩序的派出机构,肩负着打击犯罪、防范化解社会安全风险、帮扶教育特殊群体等重要职能,是集管理、防范、打击、服务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战斗实体,因此公安派出所工作是公安全局工作的重要支撑,这是公安派出所的基本定位。

(二)公安派出所的工作职能

公安派出所的主要工作职能:第一,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主要包括接受群众的报警求助,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做好日常防火、防盗、防止电信诈骗的法制宣传工作;管理辖区实有人口,服务流动人口,并做好特殊群体的帮扶教育工作。第二,通过对社区、街道的管理,听取周边群众反馈,排查社会风险隐患,调解社会矛盾。第三,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基层社会治安治理。主要包括维持公共娱乐场所、大型商业网点的治安秩序;检查督导旅馆业、典当行、印章业等特种行业;加强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安全保卫;做好重要节假日等特殊时期的安保工作。第四,为公安派出所办理治安案件、侦破刑事案件提供线索,打击辖区内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群众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二、公安派出所警务工作现状

(一)公安派出所职能定位不准,非警务活动消耗过多警力资源

公安部为加强警民关系,重塑警察形象,提出了“四有必应”的工作要求。由于“四有必应”的服务内容过于宽泛,未体现出公安派出所应该承担的法定职责和任务,加之基层警力匮乏、其他行政职能部门缺位,导致公安派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偏移。“有困难找警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群众对警察的信任,但也反映了群众对于公安机关的职能及警务活动缺乏了解,群众对警察的预期远远超出公安机关职责和精力。虽然公安派出所作为提供公共治安服务的政府组织,全体公民都可以无偿享受公共治安服务,但非警务活动占用了宝贵的公安资源,也耗费了民警大量精力和体力。

(二)基层警力资源匮乏,民警调休制度不完善

公安派出所工作千头万绪,在社会治理方面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事务繁杂、责任重大、警力匮乏、休假困难。例如X派出所实行三班制,每班六人,值一次班24小时,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案件就必须立即处理。接警、处警、受理案件、结案是一个完整的流程,案件不终结,民警就无法正常休息。等手头的案件结案,新一轮值班备勤、接处警案件又会接踵而至,循环往复。此外,每逢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高考、公务员考试等特殊敏感节点都需要全所民警24小时整装待发,民警的正常休息得不到保障。工作有松有紧,一张一弛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民警的战斗力,但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加大了民警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工作效率,这些因素不利于公安工作的长期发展。

(三)公安派出所“权小责大任务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

首先,公安派出所既要接受市、县、区公安机关的直接领導,还要接受公安机关各职能部门(治安大队、网监大队、刑事大队)等的间接指导,更要服从街道、乡镇的命令,公安派出所作为迎接各种督导检查的兜底单位“权小责大任务重”。各职能部门都可以给公安派出所定任务、定指标,要求其协助排查,上报数据,加大了民警的工作量。其次,公安派出所民警晋升空间小,发展易遭遇瓶颈,因此部分民警(尤其是年轻民警)不愿意长期在公安派出所工作,希望调入上级公安机关,人留心不留,基层警力流失的情况依旧存在。最后,民警工作能力有待提升。年轻民警学习警务技能、公安信息技术的能力较强,但群众工作能力较弱。年长的民警社会阅历深厚,群众工作能力强,但计算机操作水平有限,执法办案正规化程度低,多靠经验执法且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随着时代的发展,违法犯罪手段和方式也在升级,公安派出所处理各类新型犯罪需要不断掌握新的警务技能,这就需要对内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对外积极参加各类警务技能培训,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四)辅警素质良莠不齐,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待提升

针对目前基层警力不足的现状,公安部着力推动警务工作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的警务改革,一方面提高基层民警工资待遇,另一方面精简机关工作人员,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辅警,虽初见成效,但是辅警参与执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以X派出所为例,辅警队伍分为两个层级:一者为“70后”,一者为“90后”或“00后”。“70后”多为流动人口,学历基本为初中或高中,年纪偏大,文化素质较低,工作选择余地较小,选择加入辅警队伍以求最低生活保障。“90后”或“00后”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但辅警的晋升空间有限,工资待遇较低,由于刚毕业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把辅警这个岗位当作保底的饭碗,工作后有更好的选择就跳槽。

三、新时代加强公安派出所工作的建议

(一)突出派出所工作重点,尽快完善其他行政职能部门的应急联动公共服务机制

公安派出所工作涉及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公安派出所工作职能的定位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理解,“有困难找警察”这种宽泛的口号是对社会的模糊承诺。公安机关应将职能定位于切实为社会公众提供力所不能且“急、难、险”的公共治安服务,而对那些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应大胆引入,以满足社会多元化的治安服务需求。一方面,加强公安派出所社会协同能力,尽快完善其他行政职能部门的应急联动公共服务机制,统筹质监局、药监局、民政局等行政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把社会管理服务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另一方面,扎实做好非警务警情分流工作,针对不同情况分清轻重缓急,将宝贵的警力资源全身心投入到公安派出所的重点工作中,发挥公安派出所作为基层战斗堡垒的中坚力量。对于恶意报警、谎报警情者给予处罚并宣传惩戒,正确引导公民救济自身权利,促进警民关系融洽。

(二)从优待警,增强民警的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首先,科学合理安排各项工作,保障民警休假制度。针对长期坚持在一线的民警做好带薪年休、调休轮休的工作,使民警长期的工作负担、精神压力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其次,改善办公条件,丰富民警的物质文化生活,让民警从内心深处有职业认同感,不断激发民警热爱公安工作、安心本职工作的热情,激发公安队伍干好公安工作的后劲。最后,全力维护民警执法权威,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对抗拒执法、暴力袭警、辱骂警察等挑战法律权威的行为依法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建立民警因公负伤紧急救治制度、奖优罚劣制度,树立“多干多得”的积极榜样,抹杀“干与不干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干的越多错的越多”的消极思想。

(三)加强警务教育培训,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的期待越来越高,群众的权利意识、监督意识、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这就需要民警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不断提高警务素质、群众工作能力及执法水平,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针对在职民警,根据不同的警种、不同的岗位职责,提炼出民警履职能力必修课,在规定时间进行回炉训练,建立在职民警轮训课程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例如:社区民警在从事社区工作前要先参加社区警务业务专题培训班,工作中要定期轮训不断更新知识;案件民警办理案件前先学习执法办案的基本流程及法律法规,不能靠带教民警的“江湖经验”办案。通过教育培训,向素质要警力,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针对辅警的管理,第一,做好岗前培训,提高辅警人员的警务素质。第二,建立辅警激励制度,激发辅警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的积极性。第三,辅警人员的管理要与民警紧密挂钩,做到“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切实保证责任落细落实。第四,在选拔任用机制上给表现优异的辅警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晋升空间,充分肯定成绩突出的工作者,调动辅警的工作积极性,杜绝“傻干的不如嘴甜的,嘴甜的不如有后门的”这种错误思想。

(四)量化绩效考核,完善工作机制

为进一步促进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公安派出所应量化绩效考核,完善工作机制。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制定绩效考核标准,从业务工作、案件办理、执法执勤、警容风纪等方面作出詳细的规定,细化考核标准,每个项目都详细注明加分及扣分事宜,并从量化考核的结果里最终评选出每月之星、季度标兵、年度优秀个人,以榜样的力量在全所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严明奖惩,深挖队伍潜能。每月公示考核结果,对于考核不及格的民(辅)警给予相应的警示教育,对评选出的优秀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将量化考核结果作为个人年度评优的主要依据,从而提高民(辅)警的工作积极性,激发队伍潜能。

参考文献:

[1]魏琳.新时期公安基层派出所职能定位探讨[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7(3):99-105.

[2]陆晓,陆韧,刘亚民.我国警察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5(3):88-93.

[3]冯艳梅,马宁.公安派出所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以辽宁省基层派出所为例[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4):31-35.

[4]习近平.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深化改革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N].人民日报,2014-1-9(1).

[5]人民公安报评论员.锻造一支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N].人民公安报,2019-05-16(002).

[6]刘圣运.转型时期我国暴力袭警事件的实证研究[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9,31(04):104-114.

[7]郭声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不断开创新时代政法工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9-2-28(6).

【本文系2019年新疆警察学院校级课题“新疆基层社会治理与‘枫桥经验研究”(2019JYSKYB05)、2019年新疆警察学院校级课题“新疆社会稳定风险防范研究”(2019JYSKYB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新疆警察学院治安系)

猜你喜欢

社会治理法治化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我国侦查法治化问题研究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