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长? 20年见证领袖公司的崛起

2020-11-19张延陶姚利磊丁景芝顾天娇陶冶孙栋朱志飞

英才 2020年11期

张延陶 姚利磊 丁景芝 顾天娇 陶冶 孙栋 朱志飞

2000-2020年,是21世纪的第一个20年,也是《英才》杂志举办《中国年度管理大会》的第一个20年,英才见证了太多领袖企业的成长。

20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在科技、能源、医疗等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5G、空间探索、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倡议“一带一路”,促进全球货物在陆路和海路上的流通。

中国的成长离不开中国领袖企业的助力,企业强则中国强,中国兴则企业兴,国运昌盛,中国企业既是分享者、受益者又是贡献者。

20年来,无数优秀企业涌现。中国航天科技商业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打开我国商业航天大门;中国移动推动我國4G标准与国际接轨、5G标准在国际引领;阿里巴巴构建互联网生态新面貌,助力建设数字中国;民生银行与民共生,成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英才》杂志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时间节点上,希望以史为鉴,通过复盘领袖企业成长、企业领袖的管理和决策,尤其在命运转折点上的选择,以寻找优秀企业成长路径的共性与特性,从而运用到未来的商业环境中。

中国航天科技打开商业航天大门

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到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三号卫星送入预订轨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共计执行350次飞行。

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拓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从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历史沿革,一路走来。

航天科技从研究院所到企业改制、从军工航天到商用航天,国企改革的成果在企业的发展中得以彰显。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辖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11家专业公司、1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属单位。

去年8月17日,捷龙一号遥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中国“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燕生表示:“我们既立足中国航天60余年的积累,又打开大门办商业航天。”据了解,航天科技集团已发布了商业系列火箭的型谱,发布了从捷龙系列的捷龙一号、二号到三号的火箭型谱和未来的发展计划。

吴燕生认为,未来世界航天发展呈现出四方面大的趋势。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渐近,航天核心技术创新和能力水平加速提升;二是航天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多元化航天发展模式成为趋势;三是空间轨道革命酝酿发酵,带来拥挤、竞争、合作的新常态;四是加速推进重大航天工程与计划,不断巩固和扩大航天领域优势地位。“航天科技集团作为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将自觉肩负起建设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力争到2030年推动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拥有较大国际话语权。到2045年推动我国在航天领域率先实现强国目标,重点领域实现超越,占据全球太空经济产业链高端,成为世界航天发展的领跑者之一。”他表示。

中国移动从分享者到贡献者

2000年4月20日,是中国通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是巨轮开启远航新篇的一天,中国移动(0941.HK)正式成立。

2020年,中国移动迎来成立20周年。从1987年中国内地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网开通,到现在的4G网络广泛应用,再到5G演进的提前研究部署,中国移动凭借敏锐的趋势感知,把握电信收入中语音业务下滑、流量业务迅猛发展、数字化服务蓄势待发的三条曲线更替发展的时代脉络,积极实施战略转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3G时代,中国移动扛起我国通信史上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TD-SCDMA的建设运营重任,推动我国首次形成了覆盖芯片、终端、系统设备、仪器仪表、大型应用软件、网络建设与运营等各环节完整的移动通信产业体系。

4G时代,中国移动成功推动我国主导的TD-LTE成为全球主流4G标准,实现了和国际标准的同步。推动TDD技术成为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使得我国从世界高科技的分享者、受益者,变身为贡献者。

5G时代,中国移动充分发挥在全球通信领域的产业影响力,积极参与并推动全面支持5G场景的R16国际标准及时发布,加快推进SA标准成熟,牵头5G国际标准关键项目61个,位居全球运营商首位。

如今,中国移动已成为全球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盈利能力领先、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世界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连续19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19年列第56位。

20年来,中国移动技术在变、管理在变、业务在变,唯有初心不变,始终秉持“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文化,面向未来,精益求精,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中远海运并购式进化

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中远海运两年内飙升71名,从2018年的第335位跃升至264位,以446.5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超过马士基391.98亿美元、第320位的排名。

航运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在全球运力过剩的背景下,整合推动了行业联盟化发展。2016年2月18日,原中远集团与原中海集团重组,在上海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家“巨无霸”企业完成合并,交易背后涉及内地和香港8家上市公司,包含74项资产交易、600多亿元资产以及3.8万名员工,被财务顾问称为“史上最复杂交易”。

2020年,中远海运董事长许立荣接受了《英才》记者专访。据他介绍,成立以来,集团业绩逆势增长。按年度计算,至2018年底,集团收入年均增长8.3%,2018年收入达2800亿元;集团总资产从2016年的5900亿元增加到2018年底的8100亿元,增长了37%;三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54.91亿元。

这一成绩背后,显示了中远海运强劲的增长势头以及逆周期抗风险的竞争力。

重组整合不仅是近些年来国企改革的核心关键词,同时也是世界航运业的大势所趋。中远海运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多笔收购。

历经多次并购式进化,中远海运正努力打造“更规模化、更全球化、更有竞争力、更具价值”的优秀企业,布局了航运、物流、航运金融、装备制造、航运服务、社会化产业和“互联网+”相关服务“6+1”产业集群。

未来,中远海运的航运金融平台将以航运为核心,发挥航运物流产业优势,降低主业投融资成本,平抑航运波动的同时,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成为中国领先、国际一流、具有航運物流特色的供应链综合金融服务商。

中国诚通国资改革突围

“大型的央企要发展,首先是一个企业,企业就要按照企业的规律来办事。”中国诚通控股集团董事长朱碧新,曾在参与《英才》杂志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时畅谈自己对于央企发展的感受。

中国诚通成立于1992年,由原国家物资部直属物资流通企业合并组建而成。在计划经济时期,公司担负着国家重要生产资料指令性计划的收购、调拨、仓储、配送任务,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流通主渠道和“蓄水池”作用。

2005年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中国诚通作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企业,按照市场原则,搭建国有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的平台,探索中央企业非主业及不良资产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和处置的路径。自此至2015年,十年间中国诚通主持处置不良资产超千亿,安置经营不善企业十余万家。

2016年以来,中国诚通向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单位,又开启了新的征程。过去五年间,中国诚通建立了基金平台、股权平台,也建立了升级版的资产经营平台,同时还在构建金融服务平台。

中国诚通自国有资产经营改革以来,既要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国有资本结构调整,又要顺应市场规律开展运营,取得市场化的收益。虽然这15 载征程中有苦有泪,但是也锻炼出来中国诚通勇挑千斤担,敢啃硬骨头的精神。

在国资国企改革关键时期,中国诚通将继续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功能,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为导向,服务国家战略,遵循市场规律,打造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协同广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适应国有资本运营功能要求的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化学创新方程式解题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工业工程领域的骨干建设力量和化工建设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最早开展境外工程承包业务的中央企业之一,中国化学(601117.SH)境外业务卓有成效。

虽然国内化工业务产能过剩、市场低迷,但在海外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化工行业市场空间仍然可观。因此,2019年中国化学工程境外新签合同额1562亿人民币,占公司年度新签合同额的52%;实现境外营业收入314亿元人民币,占公司年度营业收入的27%。

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承建了我国90%的化工项目、70%的石油化工项目、30%的炼油项目,在国内外建成了7万多个工业装置,创造了多个“第一”,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卓越代表。

2018年,《英才》记者曾采访中国化学董事长戴和根,他表示,“企业的未来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中国化学作为一家知识密集型企业,拥有众多专业技术人才及国际化人才,要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要做的是科技创新。”

为了突破技术瓶颈,中国化学专门成立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以解决更多的“卡脖子”问题。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化学工程的研发成果不断涌现。中国化学自主研发的己二腈技术填补了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戴和根告诉《英才》记者,在2020年的经济大环境下,中国化学工程还将采取多重举措,继续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而技术创新也成为激发中国化学不断成长的新动能,继续朝着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中交集团启航“一带一路”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之一,中交集团的脚步遍布国家战略落地的每一个角落。积极承担政府及区域经济发展急所的责任分担者、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者;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走出去”和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中交集团坚持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打造,业务市场与形象市场同步建设,企业形象与中国形象同步传播,塑造中国企业负责任、有担当的海外品牌形象。目前,中交集团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建项目超过400个,累计修建公路13,000多公里,桥梁180余座,深水泊位121个,机场17个,提供集装箱桥吊760余台,规划运作园区23个,新建实施和在运营铁路超过10,000公里。

在区域经济发展深度、全球项目遍布广度的背后,中交的历史沉淀以及一系列成功的海外并购不可忽视。

中交集团旗下历史超过100年的企业有2家,超过50年的有22家,底蕴深厚。如1897年成立的海河工程局(中交天航局前身)就可以说是中交集团始终聚焦主业的文化源头,也是公司重要的文化内核之一;2005年,原中国港湾集团和原中国路桥集团以“强强联合、新设合并”方式成立了中交集团。百年间历史传承的旗帜随中交集团再次起航。

而中交集团近年来多次跨国收购的成功也令中国交建、中国港湾、中国路桥、振华重工、中交疏浚、绿城中国等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品牌,与约翰·霍兰德、F&G、康克马特等国外品牌一起,共同构成了中交集团品牌矩阵。

2020年,中国交建居《财富》世界500强第78位;在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15连A”。百年中交已经成长蜕变为“中国名片”。

中国黄金数字化提纯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黄金行业唯一的中央企业和最大的黄金企业。其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中国黄金总公司,2003年国务院批复同意组建中国黄金。

自组建以来,中国黄金经过摸索起步、快速发展,逐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成长为集地质勘探、矿山开采、选矿冶炼、产品精炼、加工销售、科研开发、工程设计与建设于一体的大型矿业公司。

回顾中国黄金成长历程,紧抓核心技术、聚焦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源动力。

中国黄金拥有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黄金研究院、设计院和自主创新的生物氧化提金、原矿焙烧提金等重大核心技术。

随着数字化时代到来,中国黄金推动数字矿山建设,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管控能力和企业竞争优势。所属企业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9项,申请专利41项,获得授权专利85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6户,截至目前累计已有高新技术企业21户。

中国黄金先后完成了选矿自动化系统、无人驾驶系统、地质资源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生产经营分析系统、质检化验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进一步保障了企业的安全运营,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企业管理流程,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目前,中国黄金下设中金黄金、中金香港、中金珠宝、中金建设、中金资源、中金辐照、中金贸易七大业务板块,并拥有中金黄金(600489.SH)和中金国际(02099.HK)两家上市公司,在黄金资源储量、精炼金产量、黄金投资产品市场占有率、上海黄金交易所综合类会员实物黄金交易量方面均位居国内行业第一。

多年来,中国黄金始终坚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黄金精神,脚踏实地、求真求纯,不断打造“黄金品质”。

阿里巴巴投资明天孵化后天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商业巨擘,阿里巴巴在商业创新、企业运营以及社会责任方面都实现了进化式的成长。

回首1999年至今,阿里巴巴成长于巨头林立的互联网变革浪潮之中。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在企业成立的第一个十年相继出现。它们的出现不仅重塑了全球中小企业的商业交往模式,同时也助力中国经济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向。伴随着第一个天猫双11购物狂欢的开启以及阿里云的成立,阿里巴巴的履带式发展开始释放能量。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张勇曾表示:创新是阿里巴巴20余年来不断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我们永远为今天而工作,为明天而投资,为后天而孵化。

如果电商平台是阿里巴巴第一个十年的重要标签,那么如今的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餓了么、钉钉、淘票票、优酷、菜鸟都在让生活更加便利;在金融、云计算、物流等商业领域,阿里巴巴也都具有卓越的竞争力。

而这些成就背后无不是来自技术的支撑和创造,也正是这些成就构筑了阿里巴巴的第二个十年。在商业创新之外,阿里巴巴的传承也为中国企业在合伙人制度方面的尝试树立了典范。

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马云成为“马老师”、“逍遥子”

张勇披挂上阵。而张勇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当天,阿里市值为4555亿美元;2020年9月30日,历经疫情的阿里市值来到7800多亿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3000多亿美元。

阿里式传承的背后,是其“合伙人”制度日臻完善的体现。

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成为阿里巴巴的领导者,而阿里巴巴也得以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能持续做出正确决策。

阿里的成长不仅在于持续的商业创新与企业传承,更是对时代赋能的合理诠释。张勇表示:“时代造就了阿里,也让阿里有机会利用20年来沉淀的数字化能力和基础设施,与全社会一起建设数字中国。”

联想赋能智能化变革

从1999年185.61亿元的营收到2019年3593.3亿元,同期净利润从5.22亿元增长至57亿元,20年来,联想集团(0992.HK)已经成长为全球消费、商用及企业级创新科技的领导者,同时连续多年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中排名第一。

据IDC报道,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8130万台,同比增长14.6%。联想集团出货量为1927万台,继续以23.7%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回顾联想集团成长历程,无一不透漏出联想的学习、研发能力。从1985年推出拳头产品“联想汉卡”、1986年代理销售IBM、AST、惠普等国际微机品牌,到1990年自有品牌微机诞生,联想集团一路成长,并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联想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化道路。

除此之外,联想集团的持续发展同样离不开联想在实战中培养出的一批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这为联想后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之中,就包括1988年联想面向社会招聘到的杨元庆,目前任职联想集团的董事长兼CEO。

通过多年不断的奋斗,联想集团立足中国本土市场,在与国际PC巨头的竞争中一举胜出,带动了一大批中国IT企业的发展,使电脑逐步进入中国的千家万户,为今天中国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9月10日,联想宣布其支持20万次折叠的首款5G折叠屏手机在武汉产业基地正式下线。这也标志着联想集团在“智造”方面率先走出了一步棋。

2020年9月27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内部信中表示,“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智慧经济正在成为引领我们走出危机、迈向未来的重要力量。

在国家大力推动的新基建浪潮中,联想将力争成为智慧基建的核心提供商,成为智能化变革的引领者和赋能者。”

联想集团在新的战略导向下,或将开启新的成长之路。

魏桥3000亿再创业

2020年8月5日,在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主办的第十七届“世界品牌大会”上发布2020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魏桥”品牌连续17年上榜,品牌价值从2004年46.01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825.65亿元,平均年化增长率达19.78%,排名也从2004年的第120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61位。

起初魏桥不过是一个职工不过百人、资产不过百万元、利税仅有50多万元的小油棉加工厂。而现在的魏桥,则是一家拥有11个生产基地、年收入近3000亿元,集纺织、染整、服装、家纺、热电等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

这一切华丽的成长,既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也离不开一家两代人的努力。魏桥创业的高管几乎都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尤其是现任董事长张波在其父掌舵的时代,就深入基层,磨砺心性,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2020年4月13日,《财富》中文版公布“202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名列第44位。

张波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魏桥创业的名字是由他建议命名的,这表达了他对企业经营的态度,始终怀着求实创业的工匠初心,这和魏桥集团“拼搏进取,求实创新,快速高效,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相辅相成,一直延续至今。

数十年的时间,魏桥创业集团旗下的纺织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棉纺企业之一,旗下的铝业公司中国宏桥则成为了中国规模最大的铝业集团之一。这两大业务的崛起,给近30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也给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8年刚刚从其父手中接过魏桥集团指挥棒的张波,将头顶着“创二代”的身份,抗下魏桥创业在新经济形势下改革转型的重任。

苏宁打造全球智慧变革

纵观苏宁发展历程可以感受到,这家企业仿佛天生就是为了变革而存在。公司在设立之初的90年代,那时市场化的幼芽虽然扎实了根,但各家企业的服务意识却一片空白,与此同时产、销两端缺乏融合各自为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苏宁抓住了这个空白,首次为行业的运营思路带来了变革,苏宁也在当时与八家国营商场的商战中一战成名。

1999年,苏宁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业务调整,公司从简单的空调业务经营拓展为了全家电经营,为自身下一步的连锁拓展埋下了伏笔。

进入千禧年后,苏宁的“5315服务工程”率先在国内建立了一批综合物流服务中心,率先完成了全国网络布局,为后来与国美等一众家电零售企业的竞争博得了优势,也顺利实现了苏宁在家电行业一枝独秀的局面。但冲出合围,打败国美的优异战绩并没有换来一刻钟的休息时间,恰恰相反电商恐怖的扩张速度又一次向苏宁递上了战书。

2014年,电商帝国大行其道,极大的挤压了以线下渠道推广为主的苏宁,这一年,蘇宁闻到了战争的火药味,张近东也明白改变势在必行。同年,张近东接受《英才》记者采访表示,其对公司内部变革及苏宁云商的未来均抱以绝对坚定的态度,“不能退缩半步,哪怕成为先驱甚至先烈”,通过这一句甚至可以说稍显悲壮的回答可以看到张近东面对变革时坚定的目光。

所幸的是苏宁并没有在这么多年来的挑战与被挑战中败下阵来,面对电商大潮的侵袭,代表苏宁电商业务的苏宁易购2019年营收达到2692亿元,营收层面近年来始终保持正向增长。

集团层面,已在境内外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苏宁,全球员工共计28万名,服务用户达6亿有余。未来苏宁还要从“云商”苏宁向“智慧”苏宁迈进,又一次的变革想必并不会给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兵带来什么困扰。

京东方从“填补空白”到“全球领先”

上世纪90年代,通过对平板显示必将取代CRT(显像管)的前瞻判断,京东方正确选择了以半导体技术为基础的TFT-LCD(液晶显示)技术路线。2003年,京东方通过海外收购进入液晶显示领域,并在同年建设了中国大陆第一条液晶显示生产线,中国大陆正式告别液晶屏“0”自主的时代。

如果说京东方的第一个十年实现了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的“从0到1”,那么此后10年,京东方则带领中国显示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源于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当前,京东方的产业规模、技术实力、市场份额等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全球每四块智能显示终端中,就有一块屏来自京东方。

如今,京东方正在新的十年中前行,自2016年提出“开放两端芯屏气/器和”的物联网战略,京东方在万物互联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中,已先行布局,并已成为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

当屏幕成为物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信息出入口,通往未来世界的想象力将因此被激发,显示将无处不在。基于此,京东方正将显示和传感技术优势向物联网细分领域进行跨界创新,加快物联网发展步伐。

京东方表示,物联网给各行各业发展带来的是万亿美元级机遇。京东方核心技术是基于光电技术发展的显示和传感技术,核心能力是显示、传感及系统器件能力。当前5G提前商用加快物联网产业发展,“大带宽、泛连接、低时延”技术特点和物联网“平台化、细分化、场景化”特点融合,催化相关应用场景大爆发;AI作为物联网触发点科技,赋能不同应用场景。京东方要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与核心能力优势,在智慧车联、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医工、工业物联网等千千万万物联网细分应用场景中创造价值。

神州数码20年“三次变革”

2020年9月,IDC公布的《中国第三方云管理服务市场份额报告》中,神州数码连续第二年入围该榜单,并位列第一位。

2000年成立,其名字来源于“DigitalChina”的神州数码(000034.SZ),经过20年的成长,已构建起遍布全国1000余座城市、覆盖各大垂直行业、聚合起3万余家营销生态伙伴的中国最大的B2B营销生态网络,成为拥有五家上市公司,员工近两万名的大型产业集团。虽然只有短短20年,这家公司却经历了三次变革。

第一次变革发生在神州数码从联想集团分拆之时。彼时联想IT分销服务相关业务分拆至神州数码,资源团队整合等问题都摆在了郭为面前。怀着巨大热情解决问题后,2001年神州数码顺利在港交所敲钟上市。

第二次变革则是在神州数码IT 分销业务深耕的基础上,向智慧城市战略转型的“二次创业”中悄然开展。当时智慧城市概念并不为大众所接受,尤其是神州数码以分销、IT 服务乃至全部业务的利润来反哺智慧城市,更是让郭为饱受质疑,但随着国家顶层设计的出台,郭为的智慧城市梦出现了曙光。

第三次变革,则发生在2017年。神州数码集团全资收购上海云角信息,开启了自己的云转型之路。据相关媒体报道,神州数码自开启云转型至今,短短三年完成了市场主流公有云布局,其云业务的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5%,在技术战略领域的业务的增长率,也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神州数码最终将会是一个大数据的公司,面向对象的大数据平台。”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2015年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神州数码的确在实现“数字中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通过不断创新,为各行各业提供卓越的数字化服务。“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相信神州数码终将会成为“纳百川”的大数据平台。

伊利中国乳业中的“明珠”

“我最担心伊利失去创新的动力和激情。”伊利股份(600887.SH)董事长潘刚在2005年同《英才》记者对话时特别强调创新的动能。彼时,伊利股份已经是年收入过百亿,市值近60亿的行业领军企业了。而那一年,中国A股市场市值过50亿的企业还不足百家。

这十几年一路走来,伊利始终坚持“国际化”和“创新”之路,以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多元化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高度信赖,截至目前伊利股份发展成为年收入近千亿,市值超2000亿的巨型乳业航母。

脱胎于一家单纯做奶制品的国营企业,伊利股份如今成长为拥有液体乳、乳饮料、奶粉、酸奶、冷冻饮品、奶酪、乳脂、包装饮用水、健康饮品等在内的亚洲乳业龙头企业,这既离不开伊利的国际化视野,也离不开其创新的精神。

对伊利而言,其国际化视野是基于潘刚提出的“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品牌”理念,这一理念曾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会上得以阐释,即以全球优质资源服务消费者、以世界一流品质开拓全球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全球研发力量、以文化融合凝聚全球人才。

“不创新无未来”则是潘刚在近些年谈及伊利时反复强调的创新理念。伊利在欧洲拥有中国乳业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并于2018年升级为伊利欧洲创新中心。

在国内,伊利更是穷20年之精力,建立并升级了中国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该数据库的研究数据将帮助伊利打造更接近中国母乳的婴幼儿奶粉。伊利股份在2020年9月举办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年会上,斩获多项技术发明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大奖。

对于潘刚领导的伊利而言,创新是需要付出持续的行动与热情,持续打造伊利的“极致品质”,持续引领其在乳品行业的潮流,持续让伊利成为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新奥三次革命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新奥集团以1645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单第26位。

新奥集团由王玉锁于1989年创立,创业31年来,新奥集团打造了贯通上中下游的清洁能源产业链和涵盖康、乐、旅、居在内的生命健康产品链,旗下有新奥能源(2688.HK)、新奥股份(600803.SH)、新智认知(603869.SH)、西藏旅游(600749.SH)4家上市公司,经营区域覆盖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城市。

作为当前国内最大的民营能源企业,新奥的成长离不开“自我革命”四个字。

第一次自我革命,是从点到链。新奥集团最早从事燃气分销。2004年,为了破解上游气源瓶颈,新奥向天然气产业链上游的煤基清洁利用领域进军,并用了八年时间的技术攻关,研发出了五种煤制气技术,贯通天然气产业链。

第二次自我革命,是从链到网。2008年,为了解决传统能源体系存在的弊端,新奥以详细的技术论证和核心技术研发起步,开展泛能网研究与实践。其自主研发的泛能网,有效实现了可再生能源优先、分布式供能为主的用能、供能模式,探索出了综合能源高效利用的新模式,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雏形。

从链到网,是新奥集团从行业参与者向行业引领者迈步的前奏。打造了新奥重要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次自我革命正在当下。目前,新奥正着力将广泛连接能源行业伙伴的泛能网平台,向能源生态圈延伸。同时,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立足7000万城市燃气用户基础,搭建以智慧家庭为基础的e城e家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建设生活生态圈。10年前,王玉锁对《英才》记者说,“之所以新奥20年间成功完成了几次大跨越,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历次战略调整都准确地把握了宏观经济的走势,并正确预见了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

德龙钢铁专注的力量

2019年以来,作为第一家海外上市的民营钢铁企业,德龙钢铁继收购规模型民营钢铁企業唐山市恒安实业后,再度参与天津渤海钢铁集团混改,通过新天钢接手多项渤海钢铁集团旗下钢铁资产。

据报道,目前德龙钢铁、新天钢两大集团已达到3500万吨钢铁产能,总资产、销售收入双超千亿元规模。在此前公布的202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新天钢以726.95亿元营收位列第101位。事实上,德龙钢铁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并成为行业领先者与创始人丁立国的专注分不开。回顾德龙钢铁的发展历史可见,炼钢、轧钢一直都是其核心业务,是发家业务,也是其多年专注经营的业务。从发家到精细,德龙钢铁20年时间深耕行业孜孜不倦。

2000年,丁立国旗下公司并购邢台新牟钢铁公司,当时新牟钢铁公司因经营不善巨额亏损,停产两年,大部分设备年久失修,工厂几成废墟,而且装备仅有年产钢坯15万吨的生产能力。丁立国亲自带队进驻改造,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邢台新牟钢铁公司快速投入运营,当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这成为了后来德龙钢铁诞生和腾飞的基础。

德龙钢铁在丁立国的带领下,持续加大投资,多种钢产品生产线持续投产,钢铁生产能力不断扩大。2002年德龙钢铁达到了年产钢百万吨的生产能力,2003年德龙钢铁实现了铁、钢、材配套百万吨的生产能力,2004年德龙产品出口韩国,2005年德龙钢铁在新加坡上市。

在此之后,德龙钢铁依然是专注主业,创新生产工艺、升级生产设备、加大环保研发,同时通过收购扩大规模。德龙钢铁围绕钢铁冶炼、轧钢主业精益求精,始终保持在行业前列。

德龙控股董事局主席、德龙钢铁董事长丁立国曾对外表示,“之所以只接手渤钢系钢铁资产而未触及非钢资产,也是因为我们这么多年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我是炼钢的,不是来做资本运营的”。

浙商银行以点带面

1993年设立,2004年正式开业,2016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回顾浙商银行(601916.SH)20余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是酝酿充分,日升月恒。

作为唯一总部位于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资产规模从2004年正式营业时的103.1亿元增长至目前近2万亿元,同期净资产从14.62亿元增长至1289亿元,两者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39%、32.3%。浙商银行稳健成长背后正是其雄厚的本土竞争优势。

根据浙江银保监局数据,截至2019年6月末,浙商银行(不含总行本级)在浙江省内的资产总额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按辖区内资产总额排名第三;同期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内的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截至2019年末,浙商银行在全国19个省(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260家分支机构,实现了对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以及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有效覆盖。

除此之外,浙商银行正确的目标和战略也是其重要的竞争优势。浙商银行的总目标是成为最具竞争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浙江省最重要金融平台。其中“浙江省最重要金融平台”要求其在科技应用、模式创新、高效服务上走在前列。

在总目标的引领下,浙商银行制定并实施平台化服务战略,即创新金融科技应用,建设强大的平台化服务体系。以此推动浙商银行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曾对外表示,“金融科技在银行通过创新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提高了银行的运营效率和风控能力,改变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方式,拓展了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重塑了产业链、交易链、金融链、服务链等关系链条。”

浙商银行也一直严格执行战略,坚持深耕金融科技沃土,践行科技引领转型,领先探索前沿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

民生银行做好“民营企业的银行”

作为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国内商业银行改革的试验田,民生银行(600016.SH)成长20余年,通过其不懈探索与成功实践,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自2000年上市以来,民生银行资产总规模、净资产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27.14%、27.66%;实现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33.14%。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民生银行总资产、净资产分别达到7.14万亿元、5389亿元。

从最初只有13.8亿元资本金的小银行发展成为资产规模逾7.1万亿元的大型商业银行,背后的关键因素是其“与民共生、为民而生”的历史使命,也是其生来就带有的独特基因。

民生银行生于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难”和商业银行改革的双重背景之下,为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就成了民生银行的工作重点,目前民生银行的战略定位最具特色的依然是“民营企业的银行”。

2019年民生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总额超过1.5万亿元,占对公贷款及垫款总额的70%左右;对小微企业贷款达到4553.58亿元,占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的32.23%。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民生银行更是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帮扶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支持经济恢复发展。2020年1-8月,民生银行累计发放民营企业贷款达10985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5842.3亿元,与去年同期比增加了8.2%,相对年初增加了800余亿元;今年同期,民生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3654.6亿元,同比增幅12.24%,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305.9亿元,比年初增长263.6亿元。

民生银行发展20余年,始终秉承“为民而生,与民共生”的使命,持续服务民营企业,其不仅仅是民营企业成功的典范,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泰康押注医养崛起之路

1996年,泰康人寿获批设立。历经20余年的砥砺发展,泰康在寿险领域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块金字招牌。截至2019年底,泰康保险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7000亿元,拥有各级保险分支机构超4000家,80万人的销售队伍服务了超6000万人的个人客户以及42万家的企业客户,在与众多大型保险公司的竞争中取得如此成绩实屬不易。

但相比于市场份额的连年攀升,一个伟岸的目标,一个明确的方向,这可能是泰康设立至今的发展历程中更需要去明确的一点,而经济学出身的泰康掌舵人陈东升恰恰是给出这个答案的最好人选。

经济学这门学科讲足了宏观大势,能理解它的人最先需要的品质就是耐心,等待时机顺势而为、择机而动,踏准周期中的每一个波段。这是经济学理论对于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经验,陈东升深谙此道。

“一个企业的成长,三年决定生死,五年打下基础,八年站稳脚跟,十年小有品牌,二十年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在陈东升的影响下,泰康奠定了从单一寿险公司向大健康创新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迈进的决心。数十年磨一剑的信心就来源于对未来的坚信与坚持。

老龄社会是必将面对的一个问题,医养在未来的市场显而易见,但迫于投资收益周期的压力,很多资本对此避而不及,从险资到地产商,大健康的概念早已铺陈多年,但规模寥寥。

泰康对未来更多的关注使得其在医养这一长周期领域中渐渐有了足够的话语权,而寿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天然对于投资养老大健康产业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泰康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数十个核心城市投资建设了高标准的医养社区,累计总投规模逾200亿元。随着未来市场的放量,泰康对整个医养体系的业务布局都会为其提供无限光明的前景与未来。

国信证券从坐商到行商

1994年,国信证券(002736.SZ)前身在深圳成立。26年以来,国信证券从最初注册资本仅为1亿元的地方性单一经纪牌照公司,稳步成长为拥有证券业务全牌照的全国性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目前注册资本96亿元,员工总数超过10000人,总资产2552亿元,在全国有200多家分支机构,是中国资本市场十大券商之一。

回顾国信证券的成长历程,一些关键举措值得关注。

2002年,国信证券启动“银证通”业务,开创性地进行银行驻点,相当于将20几个营业网点扩充到全国上万个网点。

这一创新行动使得国信证券的客户规模4年增长了100倍,一举跻身全国证券公司十强。2007年,国信证券推出业内首款自主研发的手机证券应用,进一步夯实客户基础。

凭借创新打法和国信人的卓绝努力,在经纪业务方面,国信证券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截至2019年底,国信经纪业务客户数量达851万,国信代理买卖证券手续费净收入市场份额为5.01%(不含席位租赁),排名行业第3位;金融产品销售净收入市场份额为3.92%,排名行业第5位。高于其在营收、净利润上的排名,2019年两项指标分别为第9、10位。

国信证券不仅经纪业务发展强劲,在投行业务方面,牢牢抓住股权分置改革、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等重大发展机遇,行业地位快速提升。2019年公司完成股票及可转债承销23.5家,同比增长68%,市场份额5.14%,排名行业第四位;完成6.5家科创板IPO项目,排名行业第三位。截至今年上半年,国信投行累计完成541家股权融资项目,累计融资4668亿元。其中,完成中小板IPO项目107个,完成创业板IPO项目61个,均居于市场第一。

2014年,国信证券上市,实现了高速发展。如今,国信证券市值从2014年上市时的400亿,涨至如今的1300亿,增长了2倍多。

银华基金打造净值稳定器

2001年成立以来,银华基金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牌照、综合型资产管理公司。近年来,公司通过对投研管理机制和管理架构的不断完善,获得了亮丽出色的业绩,为投资者创造了长期可观的回报。凭借优秀的综合实力,银华基金已七次荣膺“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奖”。

早在2013年,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基金公司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当时,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和理财意识的提高,人们发现银行存款利率远落后于CPI。在此背景下,货币型基金凭借流动性好、收益率高等优势快速发展。

以养老金、企业年金为主的机构客户是银华基金的主攻领域。2017年起,银华基金在全面梳理旗下社保、养老金、企业年金三大养老投资业务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养老金投资制度体系、投资管理体系和投资交易系统搭建等工作,成立了养老金投资决策专门委员会。

针对企业年金的特点,在投资上构建“金字塔”型结构:以标准化固收资产为基础,在严控信用风险前提下,引入非标资产、交易不活跃的私募债券、ABS等高收益固收资产作为组合中间层,起到净值稳定器作用,同时以绝对收益为目标适度配置权益资产,获取超额绝对收益。

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截至2019年末,银华基金管理的单一计划含权益类组合加权平均收益率为10.26%,在企业年金管理人中排名第2;集合计划含权益类组合加权平均收益率为9.62%,在基金管理公司中排名第3,展现了优秀的综合管理能力。除了在财富管理领域以自身专业能力积极回馈投资者以外,银华基金也投身公益事业,在扶贫、环保、教育、疫情防控等各個层面积极行动。

以客户为中心,稳健运营,满足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践行社会责任,银华基金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情。

嘉实基金财富与产业齐飞

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中国资产管理机构,20余年来在奋进与试错中砥砺成长,2019年中国公募基金的总规模已达14.8万亿。

嘉实基金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秉承“远见者稳进”的理念,走在行业发展前列,至今已拥有公募基金、专户投资、保险投资、养老金业务、海外投资、另类投资、财富管理等在内的“全牌照”业务,为逾1亿大众投资者及超7,000家各类机构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理财服务,从曾经一只无人知晓的小舟成长为如今综合资产管理规模逾1万亿元的战舰。

“从0到1”的艰难不言而喻,在嘉实基金董事长赵学军眼中,是“远见”和“稳健”让公司在困境中突围,并走出了一条个性化的成长之路。“远见”即战略的独特性,“人无远见必有近忧,防止近忧产生,我们要让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是赵学军对远见一词的概括。为了加强客户的黏性,嘉实基金打造的投研体系是“全天候、多策略”体系,从二级市场的多元投资思想延伸到另类、国际化等多策略投资方案,在业务形态上从资产管理延伸到财富管理。“稳健”在于重视基本面研究,赵学军将嘉实定位为一家以基本面研究驱动投资、始终坚守“以研究支持决策”朴素理念的公司,依靠深度认知来创造更多价值。截至2019年末,嘉实基金实现各类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位居行业前列。

20年来,嘉实不仅关注投资者的财富增长,更关注增长的财富如何惠及整个社会的福祉。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践行公益慈善事业,致力于成为更有担当的企业公民,成立公益基金会、建设阳光童趣园、培训乡村教师、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助力公益金融、主动参与扶贫救灾。

嘉实基金以远见洞察未来,以思想创造价值,实现“服务财富增长、助力产业腾飞”的企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