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墙里的时光

2020-11-19李会鑫

西江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围墙大学人生

李会鑫

我已经毕业很久了,但是每次看到学校的围墙,都会想起我在里面的旧时光。

还没上学的时候,我对学校最初的印象就是一堵高高的围墙。大人们把孩子送到学校,牺牲他们天真烂漫的自由,是因为相信围墙里的知识能为世世代代贫瘠的命运带来转机。有些老人没上过几天学,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却经常告诫孩子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无奈的是,上高中之前,我虽然成绩排名不算太靠后,但无论怎么努力也没能进入前几名。对那时候的我来说,在被围墙隔绝的世界里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我吃了不少苦,却从来没有看到成为“人上人”的希望。庆幸的是,那时候还没有“学渣”的标签,我虽然比较着急,但是从来没有为此感到惭愧。

2004年,我考上了高中。坐着破旧的班车来到县城,踏上学校百余级的台阶,看着长长的围墙,我知道接下来的几年会很漫长。刚上高一的时候,学校从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天下午都是不上课的。在围墙里困得久了,每逢星期五早上,大家都会高高兴兴地计划晚上去哪里走走。由于休息的时间较多,日子过得还算惬意。

到了下学期,老师去其他学校交流经验,发现其他学校星期五晚上是要上课的,于是我们开始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推行星期五晚上课模式。也许是习惯了悠闲,很多学生对这种调整很不满意,认为学校强行侵占了个人的时间。过了不到半个学期,学校又派老师去交流经验,发现其他学校星期六也是要上课的,我们又借鉴他们的经验,开启星期六上课模式。这时候,有些学生的怨气更大了。

没多久,班主任就知道有人要“起事”了。她郑重地对我们说,大学的资源是有限的,而这么有限的资源,我们还要和其他数十万考生去竞争。我们代表的是全县一百多万人,无论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父老乡亲都在看着呢!经她这么一说,之前怒目圆睁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立马变得规规矩矩了。后来,学校的课程安排越来越紧凑,没过多久,周日上午也上课了。再后来,每天晚上10点左右,还要进行高强度的考试。

在当时的我看来,校园生活紧张而迷惘。我经常感觉自己累得走路都没有力气,也有过几次因为低血糖而晕倒。这样的生活,如果硬要找个理由来安慰自己,那就是充实。我知道自己终将毕业,但是前面的路是什么样,我想都不敢想,也想象不出来。那时候几乎所有人的时间都是精确到分的,吃饭、洗漱、睡觉都极有规律。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宿舍没有空调也没有热水,夏天闷热得睡不着,冬天再冷也得洗冷水澡。但是,一想到大学已经近在咫尺,大家很快就调整心态去适应这种环境,夏天睡不着就起来看看书,冬天怕冷就快速地把冷水往身上泼,然后一路小跑去教室。

高二的时候分文理科,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新的班主任是学校政教处主任,年轻又有魄力,经常牺牲午休时间到教室看看,遇到自习的学生就鼓励一下。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中午待在教室,困了就趴桌子睡几分钟,硬是把午休变成了自习课。晚上11点多,宿舍熄灯之后,大家会锁上门,把检查宿舍的老师挡在门外,然后钻进被窝或者躲在厕所里打开手电筒复习功课。算下来,大家每天的休息时间也就6个小时左右。

这么高强度的学习,是很考验人的意志的。每当有人喊累的时候,老师会笑着说,现在的生活是一堵墙,但是当你们爬过去的时候就自由了,在大学里你们可以随意参加学校的上百个社团,可以选修不同专业的课程,可以和海内外的名家探讨学术,可以在几百万册图书中席地而睡,也可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学生们在无涯的学海里望梅止渴般想象着大学的样子,然后像困倦的老牛一样埋头继续前行。

2008年秋天,我拿着简单的行李只身踏上去往北京的火车时,感慨万千,兴奋得一路合不上眼。接下来的半个月,在八达岭长城脚下军训的时候,我一直开心地想,之前的围墙就像这城墙一样,终于要成为鸟儿展翅翱翔的跳板了。可是没多久我就发现,之前畅想的轰轰烈烈只是当时情绪的宣泄而已。我所在的这所学校虽然也有围墙,但是只有人那么高,一下子就能爬过去,并且几个校门一直开着,进出的时候从来不会有人过问,确实自由多了。

在这自由的环境中,我却总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大学刚拉开序幕,老师就引导我们做好人生规划。那时候我觉得美好生活才刚刚开始,这个话题很无趣也很不合时宜,但是后来,我见识了一大早就到图书馆占座的队伍,见识了晚上11点多骑自行车上自习的同学,见识了凌晨才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院士,甚至见识了在自习室为了抢座而互相拉扯头发的女生。看到他们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人类文明不灭的火种,内心的敬意油然而生。

当然,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也见过很多人在标榜着自由的迷惘中荒废了最好的年华,过年都不敢回家。看过世间许多不同的人生之后,我终于明白,人们向往的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毫无选择的迷惘。现在回过头来,我非常感激学校引导我们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因为人生就是由时间组成的,要管理好人生,就要管理好时间。

校园的围墙似乎把知识和俗世旗帜鲜明地隔绝开来,围墙里面永远是波澜不惊。我很享受围墙里面的纯粹。这种纯粹,已经去掉了高中时的紧张和迷惘。2009年秋天,我到另一个省份的大学访学一年,修了二十门专业课,几乎把大学要求的课程都修完了。我每天拿着几乎满格的课程表,穿梭在不同的教学楼之间,与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一起上课,第一次感觉求学原来可以这么愉快和有趣。

我们喜欢回忆,是因为旧时光中充满了温情。参加工作之后,我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隔绝俗世的围墙,但是我依然追求围墙里的纯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在很多个寂静的夜晚,我坐在书桌前,恍惚间以为自己回到了围墙里的世界。那里依旧人来人往,依旧波澜不惊。

猛然回过神来我才发现,当年的少年已不再年少。但是,当年的一砖一瓦,仍然是我最朴实最深刻的回忆。

猜你喜欢

围墙大学人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超越围墙
突然之间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人生中的某一天
围墙的信念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夏天的围墙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