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20-11-19顾云鹏熊彦普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7期
关键词:装饰校企院校

■顾云鹏 熊彦普/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教学,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更加契合国家职业教育对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改革要求: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2]。本文从现代学徒制视角研究建筑装饰行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筑装饰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建筑装饰行业现状

(一)行业可持续性需求

建筑装饰行业的可持续性是相对建筑物的长期寿命而言,按照民用建筑和商用建筑统计,建筑装修的更新周期约为5-10年,建筑装饰市场空间稳定且容量较大。市场方面来看,建筑装饰行业与建筑行业市场关联紧密,随着建筑市场的逐渐扩大,建筑装饰行业的市场一直呈现稳定增长趋势,行业企业对建筑装饰人才需求持续增加。

(二)项目建设周期短

相对建筑行业长达1-2年的建筑周期而言,建筑装饰行业项目建设周期普遍较短,以普通家庭室内装饰为例,各项装饰工种如水电、瓦工、木工、油漆、安装、保洁、软装一系列流程约为3个月,较短的项目建设周期方便新从业者熟悉项目各个环节的流程,也为建筑装饰专业实践教学带来了便利。

(三)市场对建筑装饰从业者的水平要求提高

我国即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稳定的基础上持续走高,良好的居住环境更加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民用消费市场对家庭装修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如绿色环保、空间优化、环境优雅等,对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更好的推动作用,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渐提高。

二、建筑装饰行业人才培养发展历程

(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筑装饰专业理论课程以课堂授课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任课教师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学内容以优先满足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为主,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无法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由于传统人才培养的局限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周期的存在,建筑装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人才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不断缩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差距,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则是学校弥补与市场差距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逐渐在高职院校普及,建筑装饰企业高技能型人才逐渐走进学校,讲授实践知识,充实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为高职院校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深入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

随着校企合作的逐渐深入,有一定实力的大型建筑装饰行业企业为进一步提升新员工素质,招聘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同时,高校为更好地掌握市场人才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并一定程度降低学校经费在实训基地上的支出。校企双方结合高职院校生源结构情况,合作成立订单式培养班,根据岗位实际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选拔学生参与订单班培养,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为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相关部门的政策指引下,校企双方根据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一体化育人,采用“师带徒”的形式,实现传统的师徒模式与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试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实现高职教育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三、建筑装饰行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

(一)明确三方人才培养定位

学校方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企业共同制定建筑装饰专业教学计划,做好学生在校期间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无缝对接企业做好准备。

企业方面,及时反馈当前市场变动和行业需求情况,将建筑装饰项目设计、施工所需要掌握的各项基础技能或工作要求及时与校方沟通,配合校方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安排本单位高技能型人才赴学校开焊实践教学。

学生方面,在校期间按时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到企业学习实践期间,就是企业一名新入职员工,需要严格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跟随企业导师参与建筑装饰项目,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通过校企双方共同考核。

(二)构建实践教学平台,突出校企联合培养

建筑装饰专业教学平台需要注重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连贯性,建筑装饰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由学院教师牵头成立建筑装饰技能工作室,以建筑装饰实训教学为载体,指导在校生开展建筑装饰教学实践;或将建筑装饰企业引进学校,校企联合成立实践教学平台,鼓励建筑装饰专业教师主动参与企业项目建设,校企双方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深度合作新局面[3]。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融合、实习学生身份与企业员工角色相融合、实践教学内容与项目实施过程相融合、校内实践与工作过程相融合,实现建筑装饰专业才人才培养体制的优化。

(三)健全校企人才流动机制,打造高质量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需求,校企双方互相聘用高层次人才,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校企双方同时担任学生导师,共建人才培养“双导师制”[4]。学校聘请企业高技能人才参与学校教学实践,鼓励在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真正实现校企双方人员互动互助,全方位提升师资力量。对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实施教学能力培训,提高其课堂教学能力,使企业兼职教师达到“能讲、善讲”的授课水平;在企业项目实践中提升教师社会服务水平,使校内教师具备“能做、会做”的工作能力。

(四)建立“工学交替”教学实践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即学院导师与企业导师交替进行理论和实践内容教学,学生按照教室、实训场所、校外工程项目场所等不同地点按需分类实施教学,在教室,学习建筑装饰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训室,以学徒的身份参加项目化的场景演练,培养实践技能;在校外项目工地,由企业师傅根据建筑装饰工程项目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和项目化培训。“工学交替”教学实践培养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还提升了高职院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5]。

(五)建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中,学校教师、企业导师均从不同角度对学徒进行人才质量评价,学徒也能通过日常学习以及在不同工程项目中的成果提交个人成绩,如平时作业、建筑装饰设计图纸、项目实践成果、工作表现等。考核评价结合学校教师、企业导师和学徒工作实绩,并参考企业考核员工的标准进行科学评价,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效。

猜你喜欢

装饰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DIY装饰沙漏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