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皴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学习

2020-11-19李春梅

散文百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皴法山石雨点

李春梅

宁津县第一中学

农村中小学美术课开课不足或没有开课,使学生美育教育严重缺失,学生审美能力薄弱,没有鉴赏基础,以后的工作生活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见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开设势在必行。山水画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 “皴法”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山水画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将从下面几方面将“皴法”带入高中美术鉴赏课当中。

一、导入“皴法”

大屏幕缓缓播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并伴随优美的乐曲将学生带入山水画的意境,出示课题“山水画——皴法”,问什么是皴法那?学生产生好奇,老师在这里卖个关子,先不告诉学生答案,让学生先画一画。出示一幅山水的摄影图片,请同学们快速的将眼前美丽的景色用线表现出来,包括山体的暗面和植被的地方。画好后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老师总结学生所画的山体暗面和有植被的地方多画的线或面,这种方法如果换成毛笔和墨去画的话,这种方法就是皴法。它是画中国画技法勾、皴、点、染、擦等方法中的一种画山石的方法,它可以表现各种山峰、石头和树木表皮的纹理脉络。是历代画家通过长期对自然界的山石的观察、体验,逐渐积累而形成表现山石纹理、体面关系的造型手段。

出示展子虔的《游春图》,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早期展子虔《游春图》主要以勾线为主,山体植被大多敷色,体现早起山水画有勾无皴的特点。另展示一幅现代山水画作品,学生对比分析与早起山水画有何区别,学生观察总结,现代山水画作品的山看起来更加立体、生动,是因为大面积的皴法的表现。皴法的出现和运用为山水画增添了生命与灵魂,可见皴法在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

二、视频观看,分组抢答“皴法”种类

播放视频,学生通过感官形象认识,快速记忆皴法的主要种类,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以小组抢答方式总结出皴法的种类,表现山峰、石头等的皴法,主要有大披麻皴、小披麻皴、雨点皴、豆瓣皴、米点皴、丁头皴、卷云皴、荷叶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等;表现树身表皮的,有鳞皴、锤头皴、横皴、绳皴等。通过这种方式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高度集中,思维完全融入课堂,充分营造了课堂的良好氛围。

回想所看这些皴法中你记住了那些皴法?它是如何命名的?是凭空想象的吗,它们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那?以荷叶纯皴为例,学生观察分析,荷叶皴之所以命名是因为它的形似荷叶的脉络纹理,总结出这些皴法的名字大多是以形命名。皴法虽然种类很多,但同学们通过观察这些皴法会发现它们所呈现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三种,即点、线、面。皴法的这三种基本的造新要素即点皴、线皴和面皴。这个环节图片展示多种类型皴法,学生仍然以小组抢答方式,将这些皴法归属到点、线、面三种皴法中。最后总结点皴主要有雨点皴、豆瓣皴、米点皴、丁头皴等;线皴主要有:短披麻皴、长披麻皴、荷叶皴、折带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等;面皴主要有小斧劈皴、大斧劈皴、拖泥带水皴、乱柴皴等。

三、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皴法之美

观看点、线、面皴法为主三段视频,回答以下问题:1、视频中都介绍了哪三种皴法? 2、三种皴法各适合画什么样的山体? 3、感受到皴法的哪些美?(可以从表现形式或用笔特点分析)

视频一内容主要介绍披麻皴,顾名思义披麻皴就是描绘山质不是很坚硬、锋利,上面有一些植被和草皮或土坡,这样的石头质感适合用披麻皴。披麻就是用一种像麻一样,成竖向的排列,所以用一种形象比喻叫披麻皴。画的时候注意石分三面,山的最高地方形成分水岭,分水岭的转折面要留出来,才能明显看出山的脊背是高起来的,所得披麻就是像麻一样往上积累,关键注意它的整体,最后注意山是有起伏、有体积的,如果像麻一样一束束排列的很整齐,就分不出高低,那就缺乏表现力了。然后刻画起伏,在大的起伏情况下找小的起伏,这个画法一般画中景的山比较多,所以披麻皴的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尤其是南方的山水,土质比较多,石头不是很多,所以披麻皴就是这个意思,但要描绘山的形象的时候还要具体看对象。这种线条有一种放射、修长、波动、活泼、流畅和升腾的韵律情致。

视频二内容主要介绍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的画法,大斧劈的形似大斧子劈下一刀,小斧劈形似小斧子劈下一刀,这种石头画出来以后组成的山质地很硬,棱角分明,锋利,一般用工具毛笔以狼毫居多,这种笔比较硬,适合画硬的石头。画的时候主要用侧锋,大斧劈用笔基本是平的,用整个毛笔的横向去表现,小斧劈将笔稍稍悬起,用整个毛笔的一半。两种画法用笔干脆利落犹如刀砍斧劈,故得名斧劈皴。它和披麻皴的线条形成直与曲、硬与柔的强烈的对比。

视频三内容主要介绍点皴画法,点皴主要以点为主,点有长短、粗细、干湿、浓淡、大小等之分,就会产生不同痕迹,例如雨点皴、豆瓣皴、米点皴,钉头皴等。本视频以雨点皴为例,画家以长点形的笔触,急而快速的将点落在纸上,尤如暴风骤雨,用笔大多以中锋或以侧锋画出,线条落笔的力度感强,在纸上形成非常有冲击力的笔触,它的力度、速度感给人一种震慑力和感染力。这样的笔触可以表现山石表面长期被雨水冲击留下的痕迹,还能有利的表现山石的苍劲厚重之感。肌理的变化还可以表现出形状、纹理粗细、山石凹凸的具体差异。

每段视频播放后都会伴随适合的音乐,让学生在纸上练习基本的点、线、面皴的笔法。点皴以节奏较快,并有敲击乐器为主的音乐为背景,感受雨点皴的节奏之美;线皴选择节奏舒缓、轻松的乐曲,感受线皴的柔和之美;面皴选择节奏有很大转折,铿锵之感的乐曲,感受面皴干脆利落、菱角分明、硬朗之美。

以图表形式总结以上问题,分别展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范宽《溪山行旅图》,马远《踏歌图》,学生连线这三幅画所采用披麻皴、雨点皴、面皴。这三种皴法分别适合什么样山体,披麻皴适合质地疏松、石头很少的土山;雨点皴适合雨水较多的地域或斑驳浑厚的山体,斧劈皴适合质地较坚硬的的石头山体。根据视频讲解和感受讨论总结出披麻皴的皴法之美是线条美、柔美;斧劈皴是力度美、刚健之美;雨点皴是肌理美、韵律美。这个环节图文并茂、讲练结合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皴法兴趣。

四、亲身体验皴法之美

各小组派一名学生到前面用毛笔、墨去学画雨点皴,然后老师、学生共同点评作品。这个环节将学生完全的融入到山水画的学习当中,切身感受到了山水画的魅力。最后仍出示课前的第一幅山水照片,问学生再面对这张照片的时候,你会采用我们所学的那种皴法那,或者你还有其他的方法表现吗?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探究学习皴法。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从认识皴法、到皴法分类、到体验皴法、再到感受皴法之美,知识层层递入,环环相扣,有对比分析、有讨论研究、有亲身体验,有创意表达、有总结评价,山水画中的皴法是画山水画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画家通过皴法将心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组成了画面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皴法为山水画的发展注入了灵魂,使山水画作品更加生动与感人。鉴赏一幅中国画作品,不能不去了解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因此,深入探究皴法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学习,对学生走进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皴法山石雨点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九)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八)
周袓毅雨点釉艺术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雨点会说话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全山石
雨点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