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构建智慧语文课堂

2020-11-18黄永斌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苏州园林语文课堂师生

黄永斌

一直以来,智慧课堂和核心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真正具有智慧特征的课堂,必然是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终极追求。针对初中语文,教师更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宗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智慧课堂,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思维的试炼场,用智慧的心灵唤醒每一个“沉睡”的学生。

一、创新方法,打破窠臼

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虽然需要遵循一定的章法,但是一味地因循守旧,并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尽管教师面对的群体是初中生,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必须开门见山,有时适当的增加教学的“波澜”,用别样的章法实施教学,激发学生对后面“风景”的期待,势必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而且,真正具有智慧特征的语文课堂,必然是以“创新”作为核心宗旨,同时以“核心素养”作为根本方针。只有创新教学方式,才能实现上述目的。

例如,在教学《观沧海》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步骤,创新语文课堂:首先,这首古诗写的是河北昌黎碣石山的风景。当年,曹操征战乌桓时路过此地,面对着浩瀚的大海,联想到战争的局势,曹操留下了这首千古诗篇。在教学这首诗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侧重写实,于是将重心放在古诗词的翻译上;有的教师注重写意,将重心放在古诗词的精神内涵上。我认为,真正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会诗词的精神底蕴。因此,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施,将碣石山的风景在课堂上进行呈现,给学生提供曹操当年的视角,学生同样面对着涛涛的海水。在这个过程中,当学生聆听着海浪翻涌的声音,感受着大海的起伏,心中必然荡涤着一股豪情。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曹操本人,面对这样的大海,内心会产生怎样的触动。通过这种共情方式,将学生很好地融入诗歌的氛围,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中,教师并没有为学生讲解古诗大意,也没有为学生介绍诗词背景,而是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共同体验,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深入的感受,而这恰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二、加强师生互动,培养语文思维

课堂互动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学环节,而是师生间的价值理念、思想、审美等实现共享的重要途径。针对初中语文,智慧教学不能靠“一言堂”实现,更不能依赖于“填鸭”的方式完成,而是需要借助互动落实。而且,以“核心素养”为教学追求的语文课堂,必然尊重学生的价值,注重师生的互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師需要强化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为了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可以按照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在上课以前,询问学生对课堂的期待;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最后,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分享,让学生的声音充斥在教学每一个环节。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教师先是询问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有哪些期待。根据学生的回答,他们普遍希望教师可以增加苏州园林的课件呈现,最好多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源。接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一连提出了5个问题,分别是(1)“苏州园林”指的是某一座具体的建筑吗?(2)“苏州园林”和其他地方的园林建筑有着怎样本质的区别?(3)苏州园林有哪些突出特征?(4)这篇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作者着重强调了哪些部分?(5)说说苏州园林带给你的印象。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的阅读更具针对性,而且问题也能带动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最后,在课堂结尾部分,教师鼓励学生分享学习这篇文章的主要感受,让学生表达真实的看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一个没有互动的语文课堂,不仅是闭塞的,更是低效的。只有打通交流的关节,让互动成为教学的主旋律,智慧课堂才能真正形成。

三、设计预习环节,促进深刻理解

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更需要注重预习环节。预习是针对课上教学而言,主要是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提前学习新的课程知识,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后续听课的过程中更有目的性。而且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对课程内容会有大概的了解,也会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而这些无法在预习过程中顺利解决的问题,恰恰是学生听课、记笔记的重点。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更具开放性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乐于参加预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古诗时,教师不妨为学生布置如下的预习任务:首先,探寻诗意背景,把握创作意图。简言之,学生需要了解这首诗歌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哪些重要的事件,为什么诗人要写下这样一首诗。对应到本首诗的教学,学生需要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历史背景、环境以及意图等等,这是学习这首诗的重要准备。然后,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为杜甫设计一份更具个性化的个人档案;接下来通读诗歌,借助注释、词典等方式梳理诗歌大意,同时划分诗歌内容,看看这首诗主要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重点表达了什么内容。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用批注方式进行标记,试着查询古汉语字典或者互联网解决;最后,让学生制作一份诗歌名片,将自己了解到的内容进行填充。

预习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关系着学生后续的听课质量以及效率。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成效,教师不妨为学生设计更具开放性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逐步熟悉课文,了解文章的主题以及思想感情。

真正具有智慧特征的语文课堂,必然是自由的、民主的、高效的。同时,教师尊重学生的观点、主张,愿意给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智慧的语文课堂里,学生将不再唯唯诺诺,而是直抒胸臆,徜徉在奇妙的语文世界。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语文课堂师生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苏州园林的秋,美得太惊艳
使用说明方法的三个层次
寻踪美感 落足眷意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