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主体,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2020-11-18程强华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探究性教师应

程强华

从学校教育意义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初中生物课堂,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生物课程学习的真正参与者,在多层次的探究与塑造中构建独特的认知体系。生物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路人,指导学生借助于实验探究、查找资料等方式来掌握学习的技巧,积淀生物知识与技能。生物是基础性与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一些生命的现象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甚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体验生物学科的自然属性,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走访、自我研习等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与农牧业、环境工程、社会发展诸方面息息相关。生物教材中大部分资源都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我们课堂都应该有所涉及。生活场景是生物教学重要素材,生物教师应立足教材,把教学内容向生活中延伸,加强教学与生活的关联,让我们的生物课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生物学的知识与现象,教师要引领学生掌握生活中与生物课程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学会科学地思维。例如,教学“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制约着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举例,“大雁到了冬天,迁徙到南方过冬”“青蛙是吃虫子的能手,影响了虫子的生存”“好多植物都喜阴,不能晒太阳”……学生在现实的例子中,发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快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同时,体验到生物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激发了学科学习的兴趣。

教学实践中,生物教师应鼓励学生借助于生活的平台来研究生物学,通过走一走、查一查、做一做的形式,丰富生物学习的途径,指导学生多维度参与到生物学习中来。紧密联系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生活体验的生物教学,学生必然是兴趣盎然的,对生物课程充满了无限向往与期待。

二、因材施教,接受学生生物学习的差异

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接受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速度、不同侧面的发展。纵观以往的生物课堂,有时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速率,部分发展暂时落后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丧失了生物学习的热情与自信力。教师应研究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根据生物新知识的增长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加强体验、启迪思维。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来开展的生物教学活动才是有意义的,学生才能有自己的独特思考,才会开展质疑与思辨活动。例如,我在教学“植物的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部分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理不是很明白。教师放慢课堂探究的节奏,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叶片的结构,循序渐进,了解到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进一步帮助学生厘清了学习的思路。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起点与终点都应该源于学生。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者是重要的考量依据。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个疑惑的眼神、一次成功的微笑,教师都能明察秋毫,给予学生无限的理解与支持。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勇于大胆想象,富有创造力,展现出生物课堂的无限张力。

三、重视探究,引领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生物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特别指出,改变师生关系,改变学生学习生物的方式,生物课堂应重视学生探究式学习。生物学科包罗万象,研究纷繁复杂的生物现象及其规律。生物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还知道为什么这样学,怎样动手试一试。研究生物规律,就是一个坚持学习、不断探究的过程,思考实践后才能有所领悟,学习才会由量变突破到质变。其实重视探究,这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鼓励学生勤于动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尝试着分析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生物探究性学习是有章可循的,一般是教师精心选题,先创设出问题的情境,抛出探究对象的基本資料。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借助于直观的观察、实验、交流、综合等探究活动,总结其规律或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学习小组内可以组织对探究的成果进行验证与猜想,推进生物探究活动的进一步深入。例如,教学“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这部分内容时,尿液的形成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以图表的形式,介绍了正常人群血浆、原尿、尿液组成的成分,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展开讨论交流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比较与归纳发现了其中的奥妙,理解了尿液的形成过程中的滤过和重吸收。这样的学习体验是深刻的,习得的生物学知识也是持久的,能够自主构建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在生物探究性学习中,各种能力能够得到整体的提升,生物知识、技能、学习品质有效融合,实现了能力的系统化。

关注主体的生物学习活动,架起了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学生真正体验到生物学习的趣味性,并且能够学以致用;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预案,允许课堂中的旁逸斜出,让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进而迸发出强大的主观学习潜能与愿望,生物课堂将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探究性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