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2020-11-18杨晨霞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新课改策略

杨晨霞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小学古诗词变得越发重要起来,古诗词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今古诗词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迫使小学语文老师不得不更加重视自己的古诗词教学策略,不断改革创新古诗词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新课改对古诗词教学效果的规定。本文主要先通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进行论述,接着讨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境,最后给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中有着重要地位,即在小学阶段课本中很多的古诗词都要求背诵下来,而且古诗词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能力检测考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属于必考考点,由此可见,古诗词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学语文教育更多地是对学生的一种语文启蒙教育,就更要强调古诗词教育,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古诗词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时常把古诗词当作语文的代表和标志,因为古诗词是最直接直观地混合了语文特点的部分,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文表达方式,它还代表了古代不同时期的文风,可以说每一首古诗词背后都是一个时代现象的浓缩,用最精简的词语却能描述出整个时代来,完完全全地展示了语文中语言的力量。

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在小学这个关键阶段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开展,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古代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古诗词里面语言的魅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鉴赏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困境

1.古诗词产生的历史久远

古诗词的魅力源于它悠久的历史,但同时也是它悠久的历史使得小学阶段的学生很难直接感受到它的魅力。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本来就较低,对语言的敏感性也较弱。古诗词产生的历史距离学生们很遥远,加之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储备有限,这使小学语文老师开展古诗词教学增加了难度。

2.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古诗词的热情不高

由于古诗词的晦涩难懂,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对古诗词的热情就会比较低,他们可能会更喜欢有故事情节的文章,而对古诗词难以理解且离他们生活较远的内容不感兴趣,甚至直接漠视古诗词教学。

3.内容广泛

古诗词的高凝练也为小学古诗词教学开展增加了困难。学生们掌握古诗词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将古诗词背诵下来。但是古诗词每一句甚至每个词都有可能有一个典故,有很多在古诗词字面上无法直接解释的深层含义,所以每首古诗词看似篇幅很短,但是却很难在不理解意思的情况下很好地背誦下来,即使有学生在不理解意思的情况下背下来了,但是遗忘率却很高。所以只有充分理解了古诗词的意思后才能说真正掌握了古诗词。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实施古今联合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老师在新时代语文教学背景下进行古诗词教学,一方面是为了传承传统古诗词文化,一方面是为了让古诗词在被新时代学生吸收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将传统古诗词与现有时代环境相结合,降低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的陌生感,拉近学生和古诗词之间的距离,通过一些古今相同的点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切入点。比如,老师在讲述《春晓》这首诗时,可以借春天这个季节的特点和学生们进行课前讨论,可以让同学们展开联想春天有哪些景色特点,通过这样生活化的讨论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学生的讨论热度差不多的时候,顺势带出,“古代人又是怎么描述春天的呢?”的切入语。如此可以让学生们将刚刚讨论的春天特点更轻松地代入这首古诗中。有利于语文老师进一步开展语文古诗词教学,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古诗词知识,降低对古诗词的心理设防。古今联合的方式可以将古诗词这个原本离学生们很遥远的事物,通过老师在教学方式引导下,在新时代的表达里一步一步走向学生的身边,缩短了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

2.贯彻多元化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的主体的特殊性,要求老师要通过更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开展古诗词教学。老师们可以根据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古诗词教学设计,比如,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古诗词旁边的插图进行对古诗词的辅助解释。比如,在《静夜思》这首诗中,月亮是诗人整首诗中情感的寄托物,学生理解的重难点也是月亮的代表性,这个年龄的学生可能大多数对思念亲人的感情还不是很了解,而怎样让学生和诗人产生共情是理解整首诗的关键。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注意下课本插图中的月亮,让学生们观察这个月亮,想想和我们平时的月亮是不是一样,引导学生思考月亮是不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一个,所以无论在哪里抬头看到的都是同一个月亮,所以,诗人才会抬头望见明月就在低头的时候想念起了故乡的亲人们,想着自己的亲人是否和自己一样正看着同一个月亮,所以不禁悲从中来。

3.进行情景化教学策略

情景化教学是语文教学时常常会用到的一个教学方式,语文老师通过对一个场景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把自己带入到古诗词中描述的场景里来帮助他们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比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佳节孤身登高思亲的感情,老师们可以先给同学们看一段过节时候的情景,再描述诗中诗人身处的场景,二者的比较所产生的落差感,可以增强学生对这首诗的感悟,更加能体会到作者的艰辛。这种反差式的情景设置,给学生来了一个猝不及防的反转,使学生意想不到,可以带给学生新的体验和感受,打破了学生们对古板的古诗词的刻板印象,为学生展现古诗词更多面的特色。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新学生的教学感受,也可以给老师带来教学方式的创新尝试,让学生和老师都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有获得感,增强老师的教学信念感。

结语: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老师们面临着更艰巨的古诗词教学任务,虽然传承古诗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但是老师们始终坚信只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就能将古诗词的魅力更好地传承到学生身上,小学语文老师要做好文化的火炬手,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递上一把柴,让传统文化的火炬一直发光发热,继续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和热。

【参考文献】

[1]柳娜.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浅谈[J].才智,2020(01):184.

[2]余玉芬.小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7,15(18):186-187.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新课改策略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