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烯材料与传统油画材料技法结合应用分析

2020-11-18李景贤

参花(下) 2020年11期

摘要:油画的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在这几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油画技法,油画作为欧洲国家最重要的画种之一,早就已经成为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从传统的油画材料上来看,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很多从国外进口的材料更是十分昂贵,而且材料的制作时间也普遍很长。但是新的绘画材料引入,使现在的绘画过程避免了这些弊端。20世纪以后,丙烯绘画材料得以应用,其对传统的绘画材料具有较大的包容性。本文通过对丙烯材料与传统油画材料技法结合进行分析可知,这种方法有利于对传统油画的发扬与继承。

关键词:丙烯材料 传统油画材料 技法的结合

丙烯材料主要是由丙烯酸、水分和基础颜料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绘画材料,这种新型的绘画材料是在20世纪以后开始引入的,在绘画过程中,我们很清晰地发现这种材料的包容性很强,可以表现出其他绘画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例如,这种材料的防水效果极高,在一些基本的附着体表面作画都具有一定的吸附力。这种材料的干燥速度也超越了其他传统画种材料的速度,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可以展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因此,将丙烯材料与传统的油画材料技法相结合更加利于继承优秀的传统油画技艺。

一、从不同阶段分析丙烯材料的应用

(一)制作画布

传统油画在制作画布时会出现很多的弊端。例如,制作的画布底子薄,在进行油画绘画时很容易破,制作的程序比较复杂,制作时间长,制作的材料比较贵,制作成本高。而丙烯材料的引入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油画材料制作画布,这种新型的材料受干湿、冷热和气候的影响极小,可以规避制作油画时的龟裂现象,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调整画布对油的吸收,分别做出不吸收性画布和吸收性画布。

(二)绘制作品

油画的创作过程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对材料也有一定的要求。通过对凡·爱克技法的研究,可以对基础的绘画过程进行总结:第一步是起素描稿阶段,首先对作品勾画出一个设想性的草稿,用铅笔进行一个大致的素描。第二部是透稿阶段,根据勾画的草稿进行修改。第三步是定稿阶段,调配棕灰色材料,在画布上进行勾画起稿,最后用熟褐颜料和铅白色颜料进一步勾画。第四步是上色阶段,颜色上好之后,用松节油和核桃油进行调和,加入白色进行再次混合,晾置两三天,达到晶莹剔透的效果。接下来要进行的是上色的第二个阶段:用一份玛蒂光油和一份核桃油进行混合制作,最后调制松节油,加媒介剂,再加入白色颜料进行制作。在制画的开始阶段,媒介剂的用量较少,最后再慢慢加大媒介剂的用量。显而易见的是,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塑造,直到创作出满意的作品。每一层颜色画过之后都要等一天以后才能继续作画,而在第二次作画前,需要用松节油加媒介剂做出溶剂,把溶剂在画的位置进行涂刷,从而达到两个层次之间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最后在塑造结束后,将油画放置5~6天进行晾晒,需要先用巴拿马树皮水对油画表面进行清洗,在油画晾干后,可以用一份媒介剂加四份松节油的混合剂进行涂刷,利用媒介剂加透明色罩染,使油画达到色彩通透、丰富和表面晶莹的效果。

二、传统油画材料的技法分析

首先,传统油画材料技法的系统比较庞大,主要表现在各个时期的画家和作品数不胜数,每个画家在选择材料使用技法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传统油画的材料技法中,比较著名的是提香油画材料技法、凡·爱克兄弟油画材料技法以及鲁本斯油画材料技法。提香油画材料技法在意大利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绘画技法,在意大利的所有绘画技法中比较典型;凡·爱克兄弟油画材料技法采用的是尼德兰油画材料,同时凡·爱克兄弟也是尼德兰油画材料的最早使用者,可以说是该油画材料的奠基人;鲁本斯油画材料技法是尼德兰油画材料技法系统的一部分,但是他冲破了传统的尼德兰油画材料技法,与意大利油画材料技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吸收了意大利材料技法的合理成分,形成了一个新型的结合了南北油画材料技法特点的材料技法,这种技法的产生,对后世的油画材料技法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传统油画材料技法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比如材料进口价格昂贵、制作的过程比较复杂以及制作时间长等。

三、丙烯材料与传统油画材料技法结合的优势

(一)丙烯材料与传统油画材料技法相结合可以降低油画的创作成本

传统油画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国选取进口材料,这种材料的价格昂贵,而且进口花费的时间长,这就造成了油画创作费用的增加。[1]丙烯材料是一种市面上很常见的绘画材料,丙烯材料的广泛应用可以代替传统油画材料,大大减少了油画制作成本。这对传统油画的传播与继承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影响。丙烯材料与其他普通油画材料的价格是比较接近的,在创作的过程中使用的媒介剂主要是水。相比之下,传统油画利用玛蒂树脂或达玛树脂来做媒介剂的成本就比较大,这两种稀有材料的价格比较昂贵,且需要从国外进口才能获得,一公斤玛蒂树脂的价格在千元以上。相对玛蒂树脂来讲,达玛树脂的价格会低一点,但是在绘画效果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用达玛树脂绘制油画遇到水或者是潮湿的空气环境时,容易使油画画面变为蓝色等。而相对来讲,丙烯材料是一种市面上很容易购买和获得的绘画材料,丙烯材料和传统油画绘制材料相结合可以减少对传统油画绘制材料的准备时间。例如比较有名的伊维尔技法,在利用伊维尔技法进行绘画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熬胶、刮胶、晒干、刷银灰底子、刮土红底子等多个步骤制作油画底子,这些过程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如果使用丙烯材料进行绘画,则可大大減少这些准备时间,因为水的干燥速度比较快,用水进行调色可以帮助绘画作品在半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完成干燥过程。因此,丙烯材料具有便捷的优势,给绘画节约了很大的成本,也促进了油画技法的发展。

(二)丙烯材料与传统油画材料技法相结合可以减少油画的创作时间

丙烯材料在绘画过程中的干燥速度很快,可以大大减少油画创作的时间。[2]例如,绘画时间较长的伊维尔技法的制作手法十分复杂,在制作胶底时先要花费时间进行熬胶、刮胶、刷底、晾干等步骤,所有这些过程的需要花费至少一周的时间。而丙烯材料的制作可以减少至少6天的时间,大约1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这些过程。除此之外,传统油画技法在铺色和上色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而丙烯材料采取的是用水调配的方法,最长不超过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干燥过程。由此可见,丙烯材料与传统油画材料技法相结合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油画的创作时间,对传统油画的继承与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三)丙烯材料与传统油画材料技法相结合可以丰富油画创作技法

欧洲在进行油画创作时产生了很多油画创作技法。[3]例如,提香技法和凡·爱克技法等,这些技法在绘画过程中都可以分为用混合白色材料进行塑造和罩染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注重的是素描问题的解决,而后一个阶段注重解决色彩上的问题。这两种方法相比传统的绘画技法简单而且容易掌握。提香技法、凡·爱克技法和W1671丙烯技法都减少了很多传统油画的创作环节,这种技法与传统油画技法的结合不仅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成本,也丰富了油画的创作技法。

四、丙烯材料的实际应用

大卫·霍克尼是目前经常使用丙烯材料进行绘画的画家之一,也是使用丙烯绘画技术最熟練的画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运用丙烯材料技法进行制作。例如,在创作《更大的水花》这个作品时,他巧妙地利用丙烯材料,仿佛将时间定格在这一瞬间,他的作品融入了欧式风格,让人在看见作品的一瞬间就能感受到作品所带来的美。欧洲有很多的抽象型绘画作品,在进行绘画时都大量采用了丙烯材料进行平涂,这幅作品是由平面化影像和几何图形构成的色彩,被丙烯材料简化为大面积的平涂。而作品中水花的处理和丙烯材料平涂的方式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对待生活的态度。实际上,大卫·霍克尼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尝试了各种绘画材料,经过不断实验,他在丙烯材料技法中找到了最适合的方法,他始终坚信,各种材料和媒介最终都会落在绘画作品上。

在众多媒介的特性中,丙烯材料具有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特性,即耐久性。丙烯材料可以帮助拼贴更加持久。例如,近代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的作品《合体字》,画中所传达的内容是将一头山羊喂饱并困在轮胎内。这幅作品在绘画时利用白色的丙烯材料将轮胎的外侧进行均匀上色,这就与旁边的黑色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劳森伯格打破了传统绘画的限制,将自己的现有作品与其他颜色进行再创作,最终创作出一个自己独有的艺术表达方式。他的这种方式对当时的美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作家模仿他的风格进行绘画,摆脱了传统绘画作品的抽象性特点,为后世的绘画创作开辟了一条清晰的道路。他的作品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利用丙烯材料技法来绘画一些组合物,使他的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五、结语

丙烯材料的引进对于现代绘画来说是比较可靠的,其在具备所有传统绘画材料优点的基础上,还展现了传统绘画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与传统绘画材料相比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总之,W1671丙烯材料与传统油画材料的结合对传统油画起到了继承和发扬的作用,对中国今后开展油画创作和油画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文婷.丙烯材料在流彩画创作中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范妤玺.传统油画与CG绘画结合的意义[J].西部皮革,2020,42(02):115.

[3]周晓航.照相写实技法在传统油画教学课堂中的运用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9(06):94-95.

[4]侯昀.造型元素重组及综合材料在油画中的发展趋势研究[J].艺术市场,2020(05):88-90.

[5]秦西峰.当代写意性风景油画创作中的问题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7):48-49.

[6]卫静雅.油画创作中材料的应用与拓展探析[J].汉字文化,2020(07):195-196.

(作者简介:李景贤,男,硕士研究生,新疆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油画、油画综合材料)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