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0-11-18巢文辉

参花(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校对策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教育在总体上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达到3800万人,高校近2700所,可以说是空前繁荣。但如果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并设法解决。本文就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正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高校更需要这样的转变,而身体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下高校的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使得高校毕业生并没有完全达到健康指标。本文从多角度展开探析,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的背景

(一)实现体育兴国的发展战略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就已经提出“体育兴国”战略。在当时,人们大多从事农业或体力劳动,可以说身体素质比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增长,以及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工作越来越多,绝大多数人都是坐在办公室利用一台电脑来进行办公,长此以往便引发各种职业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近视等。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将来毕业工作后,难免会从事一些整日坐在办公室而缺乏身体活动的工作,所以开展高校体育教育的工作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很多学生在高中时代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严重缺乏户外运动,因此,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对学生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对于学生就业也有着重要意义。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很多工作都侧重于脑力劳动,并且长期坐在办公室中,相应的体育锻炼必然会减少。要在繁重的工作下保持身体健康,就需要有体育锻炼的意识,而高校学生是培养其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意识的黄金阶段。

二、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

首先,進入互联网时代,各类移动终端以及游戏软件,对于正值青年时期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互联网更能够精准把握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具有提高信息传输和学习效率等正面作用,但也有着负面作用,容易使学生对其产生依赖性。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过于沉浸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其次,各大高校为了提高考研率或者就业率,更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体育教学。高校教师大部分从事书本专业知识的教学,只有一小部分从事体育教学。从事专业知识教学的教师不会关注体育锻炼意识的问题,而体育教师虽说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但由于学校的干扰,就会减少这方面的教学,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和精力。

(二)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是课程量,一周两节课是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量,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是没有体育课的,这就导致课程数量不足,那么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如何提高,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如何培养,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其次是有关课程安排设置问题,许多高校的体育课是两节课被安排在一起,换句话讲,如果自身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话,一周只有一次锻炼机会,是远远不够的。体育课程的内容也存在问题,一是学生的精神生活无法被体育课上的内容所满足,二是教学内容陈旧老套,不能跟上当今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相脱节,导致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更不用说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及对某项运动的兴趣,这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违背了高校育人的理念与原则。

(三)体育教学环境不完善

体育教学环境分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是一些基础的体育教学设施、运动场地等,主要是资金问题,但其背后其实是高校对体育教育的不重视所导致的运动场地破烂不堪,或由于缺少室内场地,导致阴雨天气,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大大削减。相关调查指出,有80%的学生不乐意进行体育运动的原因是学校提供的硬件设施不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被严重阻碍。外部环境主要是一些高校共同举办的体育竞赛或者社会体育比赛活动,这里的社会活动主要是与社会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竞赛与交流沟通,例如马拉松、锦标赛等。首先是一些高校共同举办的体育竞赛从产生至今,其发展依旧停滞不前,一是各个高校不愿掏出资金来设置奖励项目,二是高校很少有意识地举办这种体育竞赛。高校忙于专业课的教学,不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工作,也没有专门的部门来组织监督。作为学生来说,一方面接收不到这样的信息,另一方面非体育专业缺乏教师的指导和鼓励,单单靠一己之力也拿不出什么成绩。长此以往,也就没有学生愿意参加比赛活动了。总而言之,现如今有关高校体育教学的环境不完善,这是制约高校体育教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体育教学要想得到发展,必须着重考虑这一点。

(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滞后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与模式依旧局限于应试教育下的框架。虽然近些年来教育事业得到发展,教学模式有所改变,但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旧观念的影响。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对教育者和学生来说,都存在着不利因素。所以,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理念与基本模式急需改善,这也是导致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停滞不前的因素之一。

(五)体育师资缺乏,体育考核体系不完善

由于各高校对于体育教学并不是很重视,导致体育教师的招聘、面试录用和培养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加之体育教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本来就严重不足,进一步加大了高校体育教学师资缺口。教师的综合能力不强,也使得体育教学质量不高。另外,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以及标准也因此显得混乱。体育这门课的定位本身就不是很高,所以教师也不是特别难为学生。但也因为高校不重视、监管松,出现一些学生不及格的现象。再就是学生成绩考核不应仅由一个期末考试决定,应优化有关高校体育考试评价的方案,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考核体系。当下高校体育教学要想得到发展,就要着重考虑这两个因素。

三、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丰富体育教学形式

高校体育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形成并维持运动习惯,在体育教学之外,也要保持长期锻炼身体的习惯。体育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充分发挥自我,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为之后的教学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体育教学的专業性

当前,很多高校延续高中教育的应试思维,对体育课依旧缺乏重视。尽管相对于高中阶段,大学阶段体育教学在硬件方面更加完善,有一些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但高校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导致缺少专业的教学人员。另外,教师本身对课程也缺乏重视,且业务素质上参差不齐。在体育课上开展教学活动,往往只是简单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在成绩考核上也往往只是测试学生的基础体能。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当加大对大学体育的重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组织体育活动;而对于教师而言,要具有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充满热情地制订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此提升体育教学的专业性,使体育课和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

(三)创新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开展大学生喜欢的教学项目,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要在结合相关科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扩充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将体育课的运动教学与学生的日常运动联系起来,教授学生体育运动的常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教师要认识到,大学体育课与其他专业课在教学目的上存在着不同。大学体育既要完成教学目标,也是培养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既要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也要培养学生在体育课外形成良好运动的习惯。

四、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主要有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因素。高校应丰富体育教学形式,提升体育教学的专业性,创新体育教学理念,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平朋刚.论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4):180+182.

[2]罗江波.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03):75+77.

[3]张风英.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6):165+167.

(作者简介:巢文辉,男,硕士研究生,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高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