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x”类肯定回应在会话中的应用

2020-11-18王莉森

参花(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会话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对某一请求或者某一问题作出肯定回应时,并不仅仅使用“好”或者“好的”来作出应答,而是会根据问题和请求的内容、形式来作出不同的应答。虽然这些回答都是肯定的,在格式上也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表达的意思却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好+x”这类回应形式的研究发现,我们可以运用符合当时会话情景的肯定回应形式,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好的 肯定 回应 会话

一、“好+x”类肯定回应的常见形式

“好+x”形式其实是“好”“好的”这两种肯定回应形式的变体,“好+x”形式不仅是网络用语,而且也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上这七种形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得最广的“好+x”肯定回应形式。

二、“好+x”类回复的类型

(一)信息告知:即对别人提出的通知、决策、公告等作出回复

例1,经理:今天下午大家一起加加班,把策划写完了再走。

员工:好吧/好的吧/好滴/好的呢/好啊。

例2,妈妈:晚上我跟你爸出去谈生意,不在家,你一个人记得把门窗锁好,把作业写完才能看电视哦。

孩子:哎,好吧。

(二)请求:对别人的请求作出肯定的、积极的回复

例3,老师:班长,下课后能帮我收一下作业吗?

班长:好的呢,老师,我下课就送过来。

例4,小黄:小蓝,你可千万不能把我给游戏充了1000块的事告诉我女朋友啊,不然我就惨了。

小蓝:好滴,叫声“爸爸”来听听。

(三)疑问:疑问词是“好不好”“好吗”的疑问句

例5,小红:丽丽,你陪我去厕所好不好?我一个人有点害怕。

丽丽:好啊,走吧,我跟你一起去。

例6,兰兰:老公你不要再抽烟了好吗?抽烟对身体伤害特别大,我真的很心疼。

小明:好吧,但戒烟真是个难事儿啊。

三、“好+x”常见类型的语用

“好+x”这种回复类型和“好”“好的”一样,都是表达对某请求或问题的肯定回答,对某件事或者某个动作持肯定、认可、遵从的态度。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我们会选择不同的“好+x”形式来回应。

我们最常用的“好的”属于礼貌性规范用语,这个词有两重含义:一是说受话人理解了说话人言语中表达的意思;二是表示受话人会遵从说话人的指示或命令,按照他们的要求去从事指定的某项活动。这个词在肯定回复中的使用场景是最广泛的。但是需要肯定回复的场景不尽相同,因此也就诞生了“好+x”类肯定回复的变体。

(一)好滴

“好滴”这个词其实是“好的”的谐音词,它改变了“好的”这个词的书写格式,使语言具有一种幽默、俏皮感。在气氛比较轻松或者与同龄人、同辈人交流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会使用“好滴”这一形式来作回应。

“好滴”其实是“滴”虚化为了语气助词,主要是为了强调说话时的语气或者情感。“滴”是阴平调,调子高昂,聽起来轻松愉快。在使用中,“好滴”也比“好的”更诙谐,也更能体现说话人的主观意愿,所以就成了代替“好的”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例7,经理:小王,尽快把创意策划书交上来。

小王:好的。(小王知悉了经理的工作安排,然后进行了例行公事的、正式的回复。)

例8,玲玲:菲菲,这周去看《皮卡丘》好不好?

菲菲:好滴,安排上。(菲菲接受了朋友玲玲的要求,她们俩关系较为亲密,年龄相似,因此菲菲回复时使用的是更为俏皮的肯定应答形式。)

(二)好的呀/好的呢

这两个词都是在“好的”后面加了一个语气词,表达更强烈的主观意愿。“呀”是一个表示感叹语气的词,“好的呀”语调上扬,听起来轻松愉快,表示受话者很乐意去做说话人所说的事情。

“好的呢”中的“呢”在这儿是表示一种陈述语气,相比于“好的”有一种亲切、亲昵的意味在里面,也表示受话者对说话人提出的请求、意见、看法等保持较高的认同度,同时有更强烈的主观意愿去做被请求的事情,并且具有一定的礼貌作用。

例9,小雨:大雨,这周去逛春熙路好不好?那边有家韩国餐厅很不错,我想去试试。

大雨:好的呀,我早就想去了。(面对朋友的邀约,用语调更为轻松、活泼的“好的呀”应答,表达了受话者对“去大悦城”这一行为表示认可的强烈的主观意愿。)

例10,小花:小明,该下楼去食堂吃饭了哦。

小明:好的呢,我穿了鞋就来。(这儿“好的呢”有一种亲昵的意味在里面,没有“好的”那么生硬,同时也表示了受话者对说话人提出的建议表示接纳。)

(三)好的吧/好吧

“好的吧”和“好吧”其实表达了受话人对说话人提出的请求持不同意的态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接受说话人的请求。“好的吧”和“好吧”其实是主观意愿和表达形式相矛盾的形式。此外,也有一种表示勉强、妥协的意味在里面。“吧”这个语气词,有表示迟疑、不确定、商量的意思,“好的”则是明显的肯定,二者的结合语义上是矛盾的,在语用上也有特定的效果。

例11,大花:待会上课,你把我的书包带到教室来吧。

室友:好吧。(室友主观意愿上是不愿意给大花带书包的,但是由于不想因此破坏宿舍关系,于是同意了大花的请求,但是回答时是比较迟疑的,所以后面加了一个“吧”。)

例12,小强:我要陪女朋友看电影,晚上不跟你们开黑了。

小明:今晚要打排位啊,你还是来吧。

小强:不了,我还是想看电影。

小明:好的吧。(这儿小明跟小强进行了协商,但是没能达到一致,小明是想跟小强打游戏的,在小强拒绝后,小明说的“好的吧”其实是一种商量之后的妥协。)

(四)好啊

“好啊”比“好”更多了一种欢欣、愉快的意味,表达了受话者更乐意接受说话人请求、问题的主观意愿。“啊”使语气舒缓,增强了感情色彩。

例13,店主:待会下班,大家一起去唱歌吧。

店员:好啊,好久没唱歌了,早就想去了。(表示店员乐于接受店主的提议,所以用了更轻松的回应“好啊”。)

例14,圆圆:方方,帮我挑一下婚纱好不好?你眼光那么好,你挑的肯定好看。

方方:好啊,你肯定是最漂亮的新娘子。(这同样是受话人轻松地接受了说话人的想法,并且乐于按说话人的意愿行事。)

(五)好嘛

“好嘛”背后的语用含义与“好的吧”“好吧”类似,都用“好+x”表示迟疑、不确定的语气词来达到委婉地表示不情愿的目的,但是“好嘛”又带有一种“亲昵、宠溺”的意味在里面,使用“好嘛”做回复时,受话者与说话者的关系一般比较紧密。

例15,女生:老公,后天陪我去逛街好不好?

男生:我要加班,可能没空。

女生:周末陪陪我嘛,你都很久没跟我一起出门了。

男生:好嘛,就依你,那我今晚加个班把工作做好,周末陪你去逛一逛,买点你喜欢的东西。(男生在主观意愿上仍然带有一点勉强答应的意思,但是说话人与他关系较为亲密,因此在一番交流后,受话人用“好嘛”表示妥协,并带有一丝亲昵的味道在里面。)

附表:“好+x”的语用效果和限制

四、结语

同样是表达肯定,“好的”和“好+x”在用法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交际背景和对象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回应方式。

此外,“好+x”回应的意义也各不相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x”,即后面的语气词成分,不同的语气助词,表达了不同的主观意愿。

“好滴、好的呀、好的呢、好啊”表示出了更强的主观意愿,受话者乐意接受说话人的问题和请求。因此在回应亲密的朋友、家人,或非正式的请求时,我们多使用这几种形式,来促进人际交往。

“好的吧”“好吧”“好嘛”则用于回应受话者不愿意但又不得不接受的请求,带有不愿意、勉强、迟疑、妥协的意味在里面,是一种委婉、微妙的拒绝。我们在人际交往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好+x”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参考文献:

[1]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宫晓慧.网络语气词中的变异现象及其语用因素——以“好+语气词”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59-61.

[4]李瑛,廖红云.汉语口语中肯定应对的语气类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04):522-526.

[5]刘梦婷. 汉语语气词呢、嗎、吧、啊的功能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4.

[6]邓莹洁.话题标记“啊、呢、吧、嘛”的功能研究[J].钦州学院学报,2015,30(09):29-35.

(作者简介:王莉森,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四川大学,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会话
浅析日本课堂中的话轮转换
从合作原则角度解读《是,大臣》中的幽默
如何轻松融入美国人的社交生活
素质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
基于关联理论的会话中话轮沉默的解析
初探素质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
用绘画导入英语教学
关于会话中开始部分的中日比较
年龄大小的种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