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疫情下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查分析

2020-11-18张萍汤庆霞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专升本就业指导毕业生

张萍 汤庆霞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山东济宁 272000)

1 调查背景

2020 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和国际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随着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提高。“2020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74 万人,比2019 年增加40 余万人,再次刷新历史新高[1]。”受疫情影响,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受阻,就业岗位减少,不少企业相继裁员。“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稳就业作为六稳工作之首[2]。”2020 年,为了减少就业压力,实现稳就业,促就业,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就业维稳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安排布署。

响应国家的政策,为了做好在疫情下的就业指导工作,了解一年来国家的就业政策宏观调控和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调整的方面,以达到帮助学生实现稳就业、快就业的目的,我们对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部分2020 届毕业生和2021 届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了调查。

2 疫情下大学生就业的新特点

本调查于2020 年12 月10 日-12 月17 日,采用在线匿名自愿填写调查问卷和个别深入访谈的形式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592 份(93.5%),其中2020 届毕业生有180 人,2021 届学生有412 人,被调查对象涵盖了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汽车维修与检测、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眼视光、服装设计、会计、市场营销等文理兼顾的十几个专业。

(1)疫情期间,为减轻就业压力,扩大就业岗位,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成效显著。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为减轻就业压力,2020 年初国家先后推出了专升本扩招、基层就业项目招录加大、央企国企追加录用计划、增加大学生应征入伍优惠政策等就业帮扶政策,同时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了线上招聘信息服务,网络就业指导云课堂等系列活动。教育部“24365 校园招聘服务”、人社部“职等你来,就业同行”、人民网“云端见”大学生就业服务以及各地人社部门开设的网络招聘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双向选择的网络平台。就业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家庭和谐和个人福祉,就业稳,则大局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疫情战斗中,国家多措并举,助力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这体现了在特殊时期,国家以民为本,关心民生的宗旨和理念。事实证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成效显著。在被调查的学生中,除了参加专升本和准备应征入伍的学生以外,95.3%的学生找到了工作岗位或者是顶岗实习岗位,另外5.7%学生还未找到合适的岗位,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岗位,而是出于考取资格证书或者考驾照,为了提高就业质量积蓄力量,提升技能。接受调查的学生也均表示,疫情期间国家的稳就业措施,仿佛给他们吃了个定心丸,减轻了他们面对就业的紧张焦虑情绪。

(2)学校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做到精准就业帮扶。

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第一线,对学生进行全面摸排工作,与专业指导老师分工协作,分别负责思想安抚、心理疏导和业务指导工作,做到既在业务上指导帮助学生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达到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又在生活和思想上关心关爱学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活。通过进行就业摸底工作,帮助学生分析在就业新时代下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开展网上云班会和云课堂,帮助毕业生及时解读国家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就业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缓解毕业生求职压力和恐慌心理;收集网络招聘信息,向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信息;积极与企业联动,为企业和学生提供了网上宣讲会和双选会的平台;组织学生在线网申、投递简历和视频面试;对于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根据家庭情况,制定帮扶方案,筛选就业岗位,给予求职补贴和就业工作跟踪指导。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企业招聘和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在学校、企业和毕业生之间搭建起了信息沟通、共享的桥梁。被调查的学生中,96.6%的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非常满意。94.7%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资源与帮扶工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他们实现就业目标有帮助。

(3)大数据背景下,网络就业信息庞杂、多元化,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鉴别。

受疫情的影响,2020 届毕业生不同于以往的毕业生,由原来的线下现场招聘,投递简历变为线上云招聘。

就业信息是关系到学生能否找到理想工作的关键,辅导员全面了解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定期收集网络招聘信息,做好整理,及时精准将招聘消息推送至学生手中。83.5%的接受调查的学生认为疫情期间,能够及时调整自我,适应疫情下的线上招聘方式。93.4%的被调查的学生认为,线上招聘信息资源更丰富,信息传递更及时、便捷,具有可选择面广、不产生交通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优势。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大数据背景下,每天各种招聘信息铺天盖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36.5%的被调查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担心稍不注意很容易错过招聘信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辅导员了解不同学生的就业意向,及时解读国家就业政策、掌握市场资源信息,分析今年就业前景,确保上传下达的及时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及时整理推送各类就业信息,进行精细化就业信息推送,减少学生外出奔波的成本和焦虑情绪,让学生感受到求职路上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还有老师们的关注和关心。“积极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上岗,再发展的就业观”[3]。通过个别深入访谈和进行职业测试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真正需求,从最初的选择就业方向,确定城市,考虑个人发展、薪资水平和兴趣爱好等因素,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到人职匹配。“当一个人的职业岗位与兴趣相匹配时,其便很可能发挥出最佳的素养水平,进而达成较高的工作成就[4]。”

(4)部分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受疫情影响,有焦虑情绪,从众心理严重,不能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学生选择就业或者实习岗位都比较理性,慢就业的学生不足2%,对工作单位存在过高预期的不足1.5%。但是对就业方向的选择,从众心理严重,不能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由于专升本扩招,2020 届毕业生专升本升学率比往年大大提高,造成2021 届参加专升本的学生增长了近一倍,但是部分学生对专升本盲目乐观,并不是积极备考,而是寄希望于专升本扩招,录取分数线低,对此现象,引导学生理性面对,不要心存侥幸,而应该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准备考试,加倍努力进入更高平台。另外,受疫情影响,53.47%的学生更愿意在自己的家乡找工作,而不愿意去外地,原因大多数是担心疫情中发生突发事件,自己应对不好,而陷入恐慌焦虑情绪中,针对这种情况,辅导员要对学生做好心理疏导,缓解其恐慌心理。面对不确定,做好个人防护,情绪要稳定,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规律生活,做好时间管理;做能做之事,增强安全感和掌控感;做喜悦之事,滋养正能量,培养积极的心态,减少疫情对自己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变危机为动力,在逆境中不断成长。

(5)部分学生遇到签约、工资福利待遇和就业维权等法律问题,寻求帮助。

以屏幕为媒介的“面对面”应聘,有便捷性、及时性的优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部分学生提出电子劳动合同的有效性,网上签约的利与弊,一些非法组织利用网上面试骗取中介费,还有网上面试单位和真正录用单位不一致的情况等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辅导员联系就业指导老师共同做好学生的帮扶工作。通过在线云课堂,带领学生学习《民法典》《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文件,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的头脑,警惕上当受骗;通过线上个别谈话交流的方式,解决学生的个案疑惑。

3 结语

疫情期间,响应国家宏观政策,辅导员是学生的守护者和引路人,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支持与帮助,努力为他们创造安全有序的就业环境,顺利实现大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转变。

猜你喜欢

专升本就业指导毕业生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