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2020-11-17张豫昕王乃琪邹子毅杨璐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7期
关键词:商品化形式美时尚

张豫昕 王乃琪 邹子毅 杨璐

摘  要:本文从形式美的构成要素出发,探讨其与“颜色”、“商品化”、“时尚”的关系,在关系探讨中对“形式美”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形式美”;“商品化”;“时尚”

一、颜色作为“形式美”的构成要素

颜色是形式因素之一,由于光学的进步,我们把颜色分为7种,赤橙黄绿青蓝紫。后来人们认为,蓝介于青与紫之间,所以也有人称光是由六种颜色构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我们所生活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实际上就是有三种原色构成,即红黄青,我们称其为三原色,根据三原色的比例,形成不同的其他颜色,例如在摄影后期中ps调色的原理就是根据三原色原理实现的。

不同的颜色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波动,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效应。在这里,颜色就是“形”,“形”由点、线、面、体构成,这在我们摄影、绘画作品中更多体现在构图上。其次,除了“形”还有就是声音、材质等等。“形式美”的基本规律表现为对称、均衡、调和、比例、尺度、节奏、韵律等等。

二、形式美的商品化

形式美的商品化涉及到商业摄影的特性,商业摄影是用来刺激消费的时代产物,目的是引导消费者把潜在的消费购买欲变为现实购买力,这是商业摄影所具有的引导力。一切购买行为都是出自于一定的需求,需求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实用层面,另一个就是精神层面。其中精神需求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精神需求中审美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形式美,它是精神需求的核心,“形式美”是可以单独拿出来卖钱的,可以直接被商品化、货币化。从这一角度来看,商业摄影的作品本身也是一个商品,它具有商品的独立价值,即变为现金。

这种趋势在我国古代就存在,例如非常典型的寓言故事《买椟还珠》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就是很好的把形式美转化成了商品的一个例证。故事说道: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准备了一些珠宝,打算拿到郑国卖。他选了一些上等的木材,找工匠做成一个个精致新颖的木盒子,并且请技艺高超的雕刻师在盒子的外面刻上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纹。盒子完工之后,看上去金光闪闪,闻上去芬芳迷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他想,要是把珠宝放到这些盒子里,肯定能吸引郑国人能大赚一笔。果真不出所料,展出没多久,很多郑国人便都聚拢过来欣赏他盛放珠宝的盒子。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些郑国人感兴趣的并不是他的珠宝,而是装珠宝的木盒子。这时有个郑国人拿起盒子,仔细端详了一番,喜爱得不得了,便想出高价买下它。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郑国人把钱交给了珠宝商,就带着盒子走了。可是他刚走了没几步,却又折回来了。谁知那人走到珠宝商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取出里面的珠宝递给珠宝商说:"刚才走得匆忙,竟然没发现盒子里有颗珠宝。这肯定是先生您放到里面去的,我是专程来归还珠宝的。具备艺术价值的木盒子换取了高额的价格,这就是形式美商品化的表现。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购物视觉化”的现代社会,视觉或者说“形式”不仅仅是人们欣赏的审美对象,而是已经成为了商品可以用来买卖了。这是形式美的商品化。

三、“形式美”与“时尚”

除了“形式美”的商品化,“形式美”与“时尚”也是我们经常关注的。首先对“时尚”这个词作一番解读,“时尚”的内涵有两重含义,分别是“时间”和“崇尚”,与时髦、时兴、流行等相关联。同时“时尚”又有样式、方式等意思,所以说,“时尚”与“形式”有着密切关系的。

“时尚”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说政治。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绿色军装就是当时时尚流行。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不分职业、不分身份、不分年龄、也不分个性,全是清一色的流行装,人的个性特点群体特征都被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这就是当时的一种“政治时尚”。

“时尚”还与人的心理活动相关,即人们追求“新”的倾向。新和旧是“时尚”变化的主要特征。“时尚”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服装的规律30年风水来回转。“时尚”有一个从初期到盛行的衰落过程,从初期到高潮期大概有一年半的时间。有的研究者把1900-1980年欧洲妇女时装裙子长短变化用曲线在图标上表明,清晰的显示出,短裙从1925年消失至1940年又从新出现,间隔15年,持续时间为10年。而超短裙兩次高峰是1965年与1980年,时间也是15年。长裙从1920年消失至1935年重新出现,时间为15年。到第二次出现的1960年,间隔25年,第三次出现为1975年,间隔15年。除了长裙循环出现一个较长间隔25年以外,其余大体都是15年一个循环。但是流行的具体时间不定,有的长达10年,有的只有一年两年,并且裙长的变化与社会政治和经济没有必然联系。

除了裙子以外,上衣流行从松身-紧身-松身,裤子流行从瘦-肥-瘦,裙子从长-短-长,花样流行从小花-大花-小花,图案流行从具象-抽象-具象,他们呈现的是当下的审美形式向对立面转化的运动轨迹。

一位美国专家制定了一种时装样式规律图表,指出:如果一个人穿上离时兴还有五年的服装,会被人认为是不道德的;穿上离时兴还有三年的服装,会被认为是招摇过市的;穿上离时兴还有一年的服装,会被认为是大胆的行为;而穿上当年时兴的服装,会被认为是十分完美。如果一年以后还穿,那就会招来耻笑。但是二十年后再穿那种服装,又会使人觉得新奇,具有创新精神了。显然,这种周而复始是基于人的“求变”心理,从而使“形式美”与“时尚”发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西方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朱光潜,2011

[2]  西方文艺理论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章安祺等,2007

作者简介:张豫昕(1999.11~),女,湖北省十堰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王乃琪(1999.2~),女,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邹子毅(1999.10~),男,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环境设计室外设计方向。

杨璐(1999.10~),女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7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方向。

猜你喜欢

商品化形式美时尚
浅析简·爱和于连人生变化轨迹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包装设计中字体的形式美研究
对农业技术市场推广的服务研究
新媒体技术支撑下信息市场的个体户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