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的策略分析

2020-11-17陈海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负责者,对班级工作尤其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对于小学生而言,班主任更像是家长,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格外关注,更要引导他们走上正道,避免他们误入歧途。因此,小学班主任的任务十分艰巨。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自身出发,通过自身去影响学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班主任還要监督和鼓励学生,改变他们身上的坏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效率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教学管理 效率 策略

现在小学班级的工作管理中,常常出现这些情况:一是班级管理观念落后,班主任重视智育成绩,轻视德育教育;二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制度不完善,且后期的执行不够严谨,让学生存有侥幸的心理;三是与家长的沟通不够频繁,仅靠班主任或家长单方面来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十分困难的;四是班主任没有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效率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从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加强师生的有效沟通、多开展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给予管理工作高度耐心和责任心五个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个单位可以长期发展的保障,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一个班级要想发展良好,完善的班级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学生认为班级管理制度就是用来约束他们的,让他们觉得自己像被控制在笼子中的鸟儿一样浑身不自在,没有自由可言。其实,班级管理制度是为了班级更好发展,不仅是为了创造公平、公正的班级环境,也是为了培养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在现在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级管理制度并不够完善,尤其是制度定义模糊,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此外,后期的执行也不够严谨,对于不遵守制度的学生并没有按照制度进行一些惩罚,导致班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因此,我建议在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首先要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例如,在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时,班主任首先要认清现在的管理制度有什么缺陷,把问题挑选出来,在班会课上和学生一起商量。例如,对于上学迟到的同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惩罚措施,对于第一次迟到、第二次迟到以及屡次迟到的学生,惩罚措施是否一致。如果惩罚迟到的学生打扫卫生,那么和现有的轮流值日制度如何协调。虽然这些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却是很重要的,不仅可以让他们知道班级制度并不是摆样子,还可以提醒学生养成事事早、时时早的习惯。

二、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家校沟通对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来说十分重要。现在一种常见现象就是学生在学校一个样子,在家又是一个样子。在学校,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家里却是小霸王,需要家里人事事都要顺着他。这种性格对于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作为班主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班主任要保持和家长的紧密联系,通过家校合作,共同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例如,班主任可以制定家访计划。每月要去哪几个同学家家访,主要为了了解什么事;对于学生在校的表现,班主任又该如何和家长进行沟通。班主任的家访不是为了“告状”,也不是让家长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体罚或是批评,而是和家长商量该如何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家长和班主任配合做些什么。总而言之,加强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是为了尽双方之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小学生。

三、加强师生的有效沟通

师生间的有效沟通对于班级管理来说十分重要。首先,班主任如果对学生熟悉,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就会更有针对性,可以更好地为班级出谋划策。其次,加强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增强师生间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对班主任更多是敬畏的态度,而非单纯的害怕。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主动去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或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态度。此外,班主任还应该鼓励学生,如果他们有什么困难可以找班主任,班主任可以开导他们,或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例如,班主任可以将班会课中设置成一个畅谈课,学生有任何想法或问题都可以讲出来,由其他学生和班主任帮助他们解惑。学生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分享,这可以拉近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班级更加融洽,师生间相处愉快、学生之间相处和谐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十分重要。

四、开展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是促进班级蓬勃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开展他们喜欢的活动,会让他们对教师更加认可,从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会积极地配合工作。同时,开展活动也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疲劳感。在长期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因为学习中的问题而心情烦躁,情绪也会不稳定,开展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消除这种负面情绪。此外,开展活动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凝聚力,尤其是一些需要学生配合才能完成的活动,更是在活动中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活动课上,班主任可以和其他班的班主任共同举行一场篮球友谊赛。为了班级的荣誉,学生会主动参赛,并且在篮球比赛中彼此配合。而其余人员可以帮参赛人员准备水,或是帮他们加油打气,或是帮助他们拍照,留下参赛人员最帅的一瞬间。在篮球比赛过程中,体现出的是学生之间的配合,体现出的是整个班级紧紧拧成一股绳的凝聚力,这是班级发展的必需元素。总之,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帮助很大。

五、给予管理工作高度的耐心和责任心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需要班主任的耐心和责任心。小学生经常到处“闯祸”,今天不写作业,明天上学迟到,后天和其他小学生打架……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需要班主任处理的烦琐小事较多,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就要发挥巨大的作用,优化管理手段,考虑对这类学生采取“怀柔”政策还是采取强硬措施。对待不同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如果一次无法解决,就要再来第二次,直到这些问题解决为止。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要让学生产生“班主任都没有做好,凭什么去管我”的想法。尤其是现在的小学生正处于叛逆期,班主任更要通过以身作则和对学生的肯定鼓励来教导学生,并且要保持耐心,争取用爱去感化学生。

例如,有些学生总是违反纪律,屡教不改,对于这类“顽疾”,班主任要从根源去找问题。该名学生到底是因为什么在课堂上捣乱,是因为对该科目不感兴趣,还是听不懂、不想听,再或者是教师讲的知识都会了才不愿听讲。班主任要先去了解这些问题,然后联合代课教师有针对性地探求解决措施。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一是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并且监督严格执行制度;二是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和家长探讨学生存在的问题,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三是加强和学生有效沟通,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班级环境,让学生认可班主任;四是要多举行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劳逸结合,并且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五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提高自身修养,对学生要多点耐心和爱心,多点鼓励和肯定。以上就是我关于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希望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俊峰《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的提升策略》,《学园》2018年第9期。

[2] 王桃《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提升的策略》,《学周刊》2019年第28期。

[3] 廖晓琴《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的策略分析》,《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年第5期。

(陈海艳,1992年生,女,湘耒人,汉族,大学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班主任管理)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效率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