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20-11-17王颖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

王颖

摘 要:如何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每个教育行业的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作为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使用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入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组合作 有效

在学生们步入小学前,幼儿园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采用有趣、生动的案例进行讲解,在使用教材上都是选择趣味绘本之类的读物。在踏入小学后,学生们刚接触小学课本时难免会有所不适应,怎样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此情况下,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在课堂上,学生作为教师授课的对象,但是学生才应该是“主角”。小组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不仅培养了团队意识,也锻炼了交际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学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难免会有不适应阶段,对新环境、新同学的面孔,老师不同的教学方式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很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强,但是很容易情绪化。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教学不要过于枯燥,课堂要充满活力。

第二个阶段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开始进行选择性的学习,比较有自己的主见,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会有小情绪,老师便要学会因材施教。

第三阶段是五、六年级的学生,这个年纪的学生自尊心较重,过度的批评会伤其自尊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谨慎,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二、小组合作学习产生的问题

随着小组合作化教学方式的推广,选择这种教育方式的学校越来越多,但如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是一个难题。小组合作这一新兴教育模式的出现,对语文老师来说不仅仅是得心应手的工具,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老师应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就可以达到合作的目的的。例如:语文老师将四个人分为一个小组进行分组学习,讨论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发表了自己对于这节课体会到的中心思想,也总结了词汇,摘抄了好的词句,每个人都是在发表言论及看法。但是小组成员没有互相交流、互相讨论,没有选择小组长来总结大家的看法及意见。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个空壳,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更加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自然也提高不了教学效率,学生久而久之也会厌倦这种“空壳教学”。

三、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通过课前的充足准备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及时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具體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老师还需要计算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花费的时间,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所以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好计划,否则课堂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此外,老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进行详细的选择,在分组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基本的情况,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个人理解能力不一样,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样教学的内容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吸收,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通过老师的监督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主要的合作对象是学生,但如果这个过程中老师采取一种不理不睬的状态,那么就会沦为“空壳教学”。语文老师是这个小组合作学习方案的主导者,在内容的准备以及小组成员的搭配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的时候不管不顾,不仅会让老师的准备白白浪费,而且学生讨论的效率也会降低。只有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的同时,老师参与到其中,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们讨论的内容有没有跑题。在错误还没发生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控制。

在课堂上还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有的学生对小组讨论很有兴趣,而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语文老师在分组的情况下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尽量让性格外向的同学带内向的同学,一起进步。学生时代的头脑较为简单,喜欢任课老师的时候会听话,会积极回答问题,不开小差,相反,如果不喜欢这个老师,则会不好好听讲。学生一般只有上课的时候才会与老师进行交流,所以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老师走进每个讨论的小组,与同学们进行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促进师生关系,这样的做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更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3.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设置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因此,由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的问题,必须要有梯度性,能够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外向性的学生一般脑子转得比较快,但是他们的思考缺少深度。内向性的学生虽然反应不够快,但是他们还是比较有思想和潜力的。因此,学习小组成员里必须要有想法新奇、喜欢创新的学生,使他们能够带动与引领整个学习小组成员进行深度思考,提高整体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有原则性比较强的学生,能够保证小组成员的思考方向不偏离主题。此外,小组成员里面还要有知识面比较丰富的学生,可以带动小组成员平时多读书,博闻强识,增广见闻,平时在课文预习时负责搜集相关的资料。

比如,在学习《为人民服务》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毛主席要专门为一名普通的战士开追悼会,还特意发表演讲,有什么样深刻用意?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会认为张思德和毛主席的关系比较好,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擅长思考的学生,则认为毛主席是以小博大,要以一名普通战士的死来教育全党全军。知识广博的学生会根据搜集的相关资料,认为当时各根据地形势比较严峻,需要进一步搞好团结,将全党全军都凝聚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使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这样的问题,就能够将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使他们互相促进与提高。

4.为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推动学习目标的达成

学习小组不是单纯的人员组成,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内部结构,明确责任分工对于高效学习小组的建设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在给小组分工的时候,要根据他们的性格差异进行分工。优异的学生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爱动脑子的学生负责引导小组成员思考的方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负责汲取他人的意见,并在他人的帮助下进行思考。这样的小组分工,可以保证小组的良性发展,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优化组合,互相促进。比如,教师可以将语文成绩表现优异、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任命为小组长,每个小组都保证至少有两名语文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并包括一名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还有一名语文学习成绩稍差的学困生。

在学习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让小组长引领小组成员自主学习课文的生字词,对于意思不明白的词语,由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负责查字典,供大家共同学习。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使学习差的学生能够受到启发。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让各学习小组讨论导致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原因。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会简单地归结为天气的原因。教师要指导小组长对其进行及时肯定,使他有学习的自信心。对于深层次的原因,小组长和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要引领组员们进行深入思考,学习中等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记录,最后大家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化教学的一次新的尝试,需要得到学校的认可和社会的支持。要鼓励更多的学校使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制定适合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计划,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进而提升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兰英《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探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年第2期。

[2] 郭志鹏《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课堂教学研究》,《成才之路》2019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语文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