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2020-11-17黄吐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效率课文语文

黄吐艳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是三大主课之一,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效率比较低,有一些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在语文学习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因此我认为必须要优化教学方式,坚持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是笔者结合多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帮助。

一、有效备课

在教学过程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把握好备课环节后,才能更好地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备好教材、备好学生。

1.备教材

教师必须要做到有一桶水才能够为学生倒一碗水,而备课环节恰恰是为了了解教材内容,根据相关的资料来完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素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带来美的体验和学习的快乐。备好课需要认真研读“教参”,对教科书的编写做到心中有数,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和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实施教学。

2.备学生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其自身构建知识体系的,而不是教师过多干预。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应该充分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起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帮助学生“跳起来摘苹果”。

二、指导学法

新《课标》指出: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当作为指导者和引路人,帮助学生正确地认知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利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来获得知识,这样才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1.指导预习方法

在语文课文教学中特别是长篇课文,如果学生对于文本不熟悉,那么在课堂上容易处于被动地位,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因此,在学习新课前,教师要布置相关的任务,比如可以先让学生针对新的课文进行预习,首先要解决生字词问题,将文中不认识的字词标记出来,然后通过自行查字典的方式来解决;再将课文通读几遍,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并勾画下来。这样的预习方式给予了学生自主权,可以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来阅读文章,提高学习效率。

2.指导听课方法

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听课的方法,只有学会了如何听课,才能够更有效地吸收知识。上课时,教师应该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的听课,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明确重点,找准方向。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有效识记重难点,鼓励学生抓住关键词,用喜欢和习惯的标记符号进行速记。

3.指导复习方法

在教学完之后,课后的巩固复习阶段也非常重要,我们要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指导学生巩固记忆。根据教学内容,我们教师要选择性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这样能够及时复习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一个星期后再进行知识点重复,帮助学生把课堂获得的知识转变为长期记忆。

三、有效提问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比一个答案更为重要,在课堂上设计有效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散发性思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掌握良好的课堂提问方法,能够对学生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小学中年级学生具有“抽象性”的思维发展特征,所以教师可以紧紧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一定的阅读情境,更好地让学生掌握阅读所流露出的情感。让学生深刻理解阅读内容后,再进行提问,就会更加准确和有效。

1.开放性

课堂提问应该少提封闭性、选择性的问题,例如少问“是不是”“对不对”“会不会”这样的问题;多提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例如:《繁星》这篇课文蕴含着很多意境,但是作者在文章的题目中却主要突出了“繁星”,而且在文中更是有多处描写“繁星”这一自然景物。这时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繁星当空的视频和图片,提前让学生感受本文所要传达的意境,感受本节课的思想情感,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容易思考教师所提出来的问题。在这篇散文的学习中,学习重点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这篇散文中描述了三次欣赏星空的场景,教师可以以此为提问点,让学生说一说“作者这三次观赏星空时有怎样不同的状况和心情?”同时,在进行提问时,教师要关注到本文的写作特点,要把握本文的主要写作手法—“比喻”“拟人”来进行问题的设问。如:“大家能否找到文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句子?”“在散文的第二段是否有运用比喻手法进行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自己探究。

2.联系实际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所提的问题与学生真实情况相联系时,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明显提高,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话题中。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时,刚好前一个星期学校举行了一场大型活动,许多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忘记带水壶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乡亲们的感激之情,笔者联系这一事件提问:大家还记得上个星期忘带水壶的事情吗?口渴了没水喝是什么感受呢?如果这时候有人送来了水,你的心情会怎样?于是,学生们踊跃发言,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难度适中,循序渐进

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当有选择性,难度适中,循序渐进,防止学生出现畏难心理。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最合适。如果是需要在课堂上攻克的难点问题,那么最好分步实施,循序渐进,把一个难题拆分成几个有坡度的小问题。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落花生》一文的主题是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并理解“落花生”的高尚品质与节操,并学习其精神,但是本文在表达时,多用的是人物的刻画、对话描写、神态描写等,所以只有教师对问题进行巧妙设计,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冷静分析。所以教师的提问要想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性,就要实际贴合文章主题进行设问,既不要空洞乏味,也不要问一些与本文关系不大的问题,这样会使学生“迷失方向”。如,教师可设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在引导他的孩子们深刻认识落花生?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而不要问“父亲是否喜欢吃落花生”这样的问题。循序渐进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注意课堂节奏

小学生的注意力相对难以集中,尤其是低年级段的学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前半节课学生们全神贯注,老师上课效率高,后半节课则拖拖沓沓。因此,把握好课堂节奏,帮助学生提高后半节课的学习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在教学时张弛有度,设计游戏、讨论、展示等活动,有助于缓解疲劳,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动力,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五、及时回顾总结

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性,及时回顾总结能减少遗忘,有利于形成长期记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及时把课堂知识系统化。利用课堂最后五分钟,和学生一起对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及时进行回顾总结,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总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做好充分准备,以科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善于提问,张弛有度,及时回顾总结,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韩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名师在线》2020年第19期。

[2] 贾淑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才智》2020年第16期。

[3] 李淑颖、冯实《提高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的有效性》,《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6期。

[4] 宋柳《运用故事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小学教学参考》2019年第28期。

猜你喜欢

效率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背课文的小偷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