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策略

2020-11-17王学春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小学高年级语文

摘 要: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日渐提升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借助激励性评价的实施对学生加以教育引导,以期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激励性教育评价中建立个人自信,提升学习效率,进而高效完成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 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和课堂参与效果进行鼓励,借助认可和引领性的教育评价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的教学策略。为了达成良好的教育实施效果,教师可以借助教师激励性评价的实施,学生激励性评价的实施和多媒体资源激励性评价的实施对学生进行多元教育评价,进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参与后续的学习体验。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意义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其认知能力和个人素养已经在多年的知识学习中已有初步建立,故而教师借助语文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不仅能对其成长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也将对语文课堂的教育实践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激励性评价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将帮助其建立个人自信,提升课堂参与,结合激励性评价中的内容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认知。

2.激励性评价能实现教育引领,引导学生找到学习方向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激励性评价不仅是对其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于后续学习方向的指导—学生将会根据激励性评价的引导找到后续知识学习和能力应用过程的基本方向,不断进步。

3.激励性评价能帮助学生在评价引领中延续学习动力,在课堂的参与和体验中实现语用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的建立

激励性评价的实施将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受到激励,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成就感,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续的语文知识学习和问题探究过程中,最终取得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

4.激励性评价能提升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始终跟随教育节奏参与学习

激励性评价的多元化实施能帮助教师取得良好的教育培养效果,也能借助激励、引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节奏,高效完成后续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现状

教师为了实施激励性评价,需要针对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激励性评价实施调查和研究,并分析其当前的实施现状。经过对多所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和教育文献的探究,可知主要表现于以下四点:

第一,大部分教师都能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在课堂上加以利用。绝大部分教师都了解激励性教育评价的意义,并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巧妙应用,借此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果。

第二,大部分学生能受到激励性评价的鼓舞,并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参与,踊跃实践。激励性评价的实施将让学生感受到被认可、被赞同,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最终更积极地投入到后续的语文知识学习和探究过程中。

第三,当前的激励性评价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教师口头给予的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的实施缺少系统化的实施方案,教师在教学中都是“随机”使用,并未将激励性评价的实施加以系统化、专业化完善。

第四,激励性评价的内容较为笼统,多为“你很棒”“你真厉害”等,缺乏针对性的激励引导作用。众所周知,从教育心理层面来看,笼统性的教育评价话术往往无法对学生形成深层次的教育引导,也无法帮助学生找到未来学习的方向。因此,教师需要在评价中针对性实施评价激励,以期促使学生感受到被认可感的同时找到语文学习和探究的正确方向。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实施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开展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接下来,笔者将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励性评价的实施进行阐述,以期引领学生在激励中实现进步。

1.教师主导的激励性评价

所谓教师主导的激励性评价,就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学生为评价客体的教育评价形式。在教师主导的激励性评价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针对学生日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引导,以期借助完善的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文章时,笔者请班级中的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并在自主朗读熟悉之后请学生站起来,带着感情进行课文朗读。一开始,笔者发现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班级中没有人举手。此时笔者及时借助激励性评价进行鼓励:我刚才听到了大家的自主朗读,我认为大家不仅能流利完成课文的诵读,还能将作者对于草原的热切和喜爱之情充分表现出来。语毕,班级中有几位学生举手想要参与课文的朗诵,且完成了对课文的有感情朗读。在大家完成课文的朗诵后,笔者再次针对大家的学习态度和朗读成果进行激励性评价:通过大家的朗读,我仿佛就站在了大草原上,甚至闻到了青草的味道,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大家在我的激励性评价中感到很兴奋,纷纷为自己朗诵取得的良好效果感到自豪。可见,借助笔者的激励性评价,学生不仅建立了朗读积极性,还提升了朗读参与自信。

2.学生参与的激励性评价

学生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就是以评价双方均为学生加以开展的教育评价形式。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同学之间的肯定和认可有时候比教师的激励更具效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参与的激励性评价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以期促使学生在同窗之间的互相鼓励,欣赏和评价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例如,在学完《宿建德江》这首诗歌之后,笔者请学生背诵。在语文课堂上,笔者想要检验大家的古诗词記忆效果,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检验,进而借助小组合作高效完成对古诗词记忆效果的检验。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自信,提升记忆效率,笔者请每一个小组中的成员完成了背诵之后,其他人针对其记忆效果进行客观的激励性评价。通过小组中的互相激励性评价,笔者发现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在互相认可和鼓励中建立了学习自信,并切实在评价中实现了进步和成长。

3.媒体资源的激励性评价

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眼中,多媒体要比人更客观,因此多媒体中展示的激励性评价将更具有说服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故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多媒体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在多媒体资源应用中接受激励性评价,进而高效建立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在学完《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诗之后,笔者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示了知识学习效果的检测软件,并鼓励学生以抢答的游戏形式参与问题的回答。在课堂上,多媒体屏幕上展示出了“三首古诗分别咏诵了哪些事物”“三首古诗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学生以口头表述的形式回答,而多媒体软件会根据学生的语音检测其问题回答的正确性,进而给出客观、理性的激励性评价。最终,学生不仅借助这种趣味性的激励性评价建立了学习自信,还在课堂的参与和体验中实现了学习能力的进步。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为了有效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借助激励性评价策略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并引领学生在激励中建立个人自信,在激励中完成自我认知,在激励中找到学习方向,进而逐步在激励性评价的鼓励和引导下完成语文知识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语文学科素养的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陆雯君《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和“导”》,《才智》2019年第28期。

[2] 韩璐《激励性评价要恰逢时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性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31期。

(本文为2019年度兰州市个人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实验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LZ[2019]GR2458,主持人王学春)

猜你喜欢

激励性评价小学高年级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效能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