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杨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保护与更新设计探析
——以杨桥老街东街街巷景观保护与更新设计为例

2020-11-17张岸顾晓旭

湖南包装 2020年5期
关键词:街巷村落传统

张岸 顾晓旭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213022)

从定义上说,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不断变化且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着人居环境的形成。形成过程中,人类从当初适应自然到依赖自然再到逐步利用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再从属性上说,人居环境可分为秩序与功能两大框架,功能是传统人居环境的基本要素,而秩序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特征与优势,而这种秩序完整地贯穿于4个层面中,即格局、肌理、形制和形式。随着城市化加速和生活压力增大,人们开始逐渐亲近自然,向往闲逸舒适的人居环境,所以衍生出有机更新这一理念即以有机秩序修护,现代功能植入为核心的更新方式。这一理念在修护传统村落千百年的文脉,实行在退化或逐渐消失的有机秩序进行保护基础上,对现有的功能进行更新,实现传统村落各个层面的“再平衡”,既可以避免城市化进程下传统村落“自我失衡”,也可以为传统村落复兴发展夯实基础[1]。

江南水乡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润,传统交通体系以水运为主。水也是居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存在,这种自然的环境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特色风貌。江苏省常州市杨桥村便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村庄三面环水,因水而生,依水而建,水系把古街、古宅、古桥连接在一起,即使经历千百年的沧桑,也能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古韵。

空间形态是空间布局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地区物质文化空间的融糅。江南水乡以水为魂,以桥为脉,是村落整体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水网是水运系统的主干道,而因河道不同走向延伸出来的街巷更是陆路运输的主干道,江南水乡以尺度和线形设计集中体现传统街巷,这不仅是人们步行这一慢速交通方式之处,也是一条条充满人情味儿的空间场所[2]。

但是在当下,因传统村落数量减少,并且大规模建造新兴建筑,破坏村落里原有的空间形态,导致传统村落失去百年延续的格局与文脉,那么,如何解决在保护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满足居民日常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成为热点话题。

在当前大多数景观设计中,往往忽视空间与空间的融合,人与自然环境、人与新老环境之间不协调等问题层出不穷,其原因所在是许多景观设计以独立景点为出发点,完全不考虑原有传统街巷空间,各自的空间功能没有完全衔接好,因此空间功能的划分在景观整体设计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古村落而言,保护更新传统街巷和传统建筑,延续文化活态传承虽是一大重点,但将现代景观功能设计适宜融入,各自发挥功能所长,以适应现代人需求,更能让其焕发活力[3]。

功能分区常以动与静原则,公共与私密原则,开放和封闭原则来细致合理地划分,这些功能区大体上来说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它也是人与环境协调的焦点。以“人”的角度感受传统村落和理解景观设计,使其不仅承载传统村落的记忆,而且让村民对生活拥有美好期盼[4]。

常州杨桥传统村落是一个记载了杨桥800多年历史文化的载体。文章针对杨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保护与更新展开探索性研究,涉及当前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两大热点话题。希望通过以点带面的探索研究对杨桥村落的整体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 杨桥村街巷景观保护与更新设计前期调研

1.1 空间演变

杨桥村位于常州武进与宜兴的交界地带(图1)。杨桥的历史盛况以及后来的空间发展演变离不开水系变化,可以说是因水而生,依水为建。宋朝时期,村落主要依张仙浜发展;元明时期,村落围绕“观音浜—朱家浜—张仙浜”展开,形成了环形水系;民国时期,形成内外环双层水系,内环为“观音浜—朱家浜—张仙浜”,外环为“堵家浜—朱家浜—张仙浜”;1949年后,内外环双层水系由于房屋大量建设而遭到了破坏,形成鱼骨形街巷及水系(图2)。

图1 区位分析[5]14

整个杨桥村落沿河布局,被张仙浜、朱家浜、观音浜3条水系围绕,5条主要的街巷与3条河道或平行或垂直布局,4座古桥连接内外。街巷沿着河道布置,形成主路——支路——小巷的“鱼骨形”网络系统。“三浜四桥五街”的村落体系反映了杨桥村落空间的演变与水系相辅相成。这是江南水乡一带别具一格的村落空间。

1.2 村落现状

村落传统房屋北、东、西三面分别围绕张仙浜、观音浜、朱家浜,总体面积(不包括20世纪80年代后)达到约1.5×104m2[5]41。现存南杨桥、谢桥、庄基桥、五洞桥、东西虹桥等6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坐落其中,5条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老街杨桥东街、南街、桥南西街、桥北西街、北街等长共约564 m[5]64。保护更新范围东至丁家塘丁宅以东大约40 m[5]58,南至现状道路南侧红线,西至观音浜以西现存村道,北至后朱桥,规划用地面积达11.18 hm2[5]58。

杨桥村内河道是杨桥村水上交通的要道,同时也是居民日常浣洗、聚集、交流的公共场所。水道两旁保留着旧时期建造的石驳岸,包括石埂、石基、石河埠和古桥,历史悠久,它与南杨桥,传统民居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特有风貌。内河道以贯穿古村区东西的张仙浜为“脊椎”,向北分出两条支流,最后汇入朱家浜流入西太湖(滆湖)运河,形成“双丁字型”水系结构。

古村老街区的人字形铺砌青砖路、狭窄的木质排门商铺小巷、水面倒影婆娑的老房子、古石桥,处处都透着水光韵浓的江南特色(图3~5)。

图2 鱼骨形街巷及水系[5]15

图3 人字形青砖路

图4 狭窄的小巷

1.3 村落文化

杨桥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悠久的历史为它积累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商埠文化——杨桥老街经历了4段繁荣的盛况,主要街巷上遗存的古建筑及构件上仍能反映。民俗文化——杨桥处于城市交界地带,吸纳了常州和无锡地域上各种特有的方式与技能,它所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其他周边地区不可比拟的特色,例如锡剧、调犟牛、红友酒的酿制等。红色文化——在抗战时期,杨桥曾作为连接宜兴、武进的重要联络基地,例如,东街的洪家大院现在仍然具有文化教育功能。市井文化——杨桥村落仍旧居住着一定数量的原住民,传统的习惯、淳朴的生活无处不体现着浓厚的市井气息。

2 杨桥老街东街街巷景观保护与更新设计分析

2.1 街区功能重新定位

东街街巷致力于打造商业和历史文化街区。通过调查和分析现存建筑现状、建造年代及层数,保留原本作为商业用途的建筑,对街巷北侧的一层20世纪80年代建筑和南侧的多数2层20世纪80年代建筑注入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遵循前店后宅的建筑特色,沿街为商业区,沿河为居住区。从杨桥老街的四大文化,商埠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市井文化出发,商业区可设置非遗特色的商铺,例如酒坊、面塑铺子、烙画铺子等。从时代角度出发,商业区设置了特色饰品店、餐饮店、咖啡馆等,居住区设置了当代流行的特色民宿等。

图5 杨桥及周边老房子

2.2 建筑更新与细节处理

针对东街街巷狭窄、昏暗、采光不足的弊端。在对东街东虹桥入口处的茶楼以及南侧入口处风貌不协调的5处建筑进行更新设计,在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运用采光较好的玻璃等现代常用材料,与传统木结构相结合[6]。新置的玻璃盒子与老式建筑的融合,既解决了由于街道尺度小而引起的采光问题,增加了室内的透光性,使原本狭窄的室内空间看似宽阔了不少,游客可以在屋内通过平整的玻璃块面看到街道斑驳陆离的老墙面,和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优美的河道景观。

东街部分路段的铺装破损严重,根据其他4条街巷的铺装,对破损路面采用青石板和青砖人字纹铺地,传递出“人上人”的独特含义,街巷路面则采用中间高两侧底的自然排水方式,通过雨水沟排水。屋檐立面的瓦当、门窗雕饰都有不同的含义,对不同的商铺采用不同的花纹样式,用文字瓦当来标识不同的商铺。对更新的建筑门窗雕饰内容,则采用能反映杨桥本地风土人情的题材内容。

2.3 保护与更新设计分析

2.3.1 历史景观保留 针对杨桥老街东街街巷上现存的6个历史环境要素进行历史景观的维护保留,它们分别是南杨桥、东虹桥、南杨码头、东虹码头、洪家古井、古碑刻。东街街巷两面环水,东虹桥则是连接核心保护区与外部核心保护区的重要入口(见图6),人流量较大,以东虹码头为起点,南杨码头为终点,在张仙浜和朱家浜两条主要河道内设置水上游线,游经东虹桥、南杨桥,让游客在游船途中感受水韵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前店后坊、前店后宅的独特建筑形式,重现这个百年古镇依水而建,依水而兴的场景。同样,杨桥的头船制作工艺作为传统技艺是极其具有地域鲜明特色的,作为杨桥村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极具传承意义的。古码头和古井根据前期的调研,发现仍在使用中,为保护历史景观,对古井设置了护栏以及雕塑装饰,雕塑作为静态场景,可以通过它了解原住民的生活场景,加入村民动态的取水过程,拉近了游客与杨桥老街的距离,近距离体会到古往今来杨桥人质朴的生活方式。东街这6大现存的历史环境因素,在就近的墙立面上通过文字描述,更加直白地让游客了解到它们的历史轨迹。

图6 东街东虹桥入口处鸟瞰效果

图7 东街西侧杨桥桥堍关圣阁前戏台

图8 东街巷门效果

图9 洪家古井处两侧墙面效果

2.3.2 历史建筑保留 位于南杨桥附近的关圣阁、杨桥戏楼、12号民宅胥宅、洪家大院等6处清代建筑,有较好的文化传承价值。杨桥戏楼与关圣阁位于整个杨桥村落3条主要街道北街、西街、东街的交汇处,为杨桥老街的中心地带,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对比相对狭窄的街道,两处建筑围合而成的小广场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人流的聚集处,在广场处搭置的露天小型可移动戏台(图7)更能吸引来自杨桥街头巷尾的游客驻足,杨桥戏楼和关圣阁作为文化设施每年在庙会期间也会举办活动,小广场能很好地容纳游客,起到聚集、发散的作用。同样杨桥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的锡剧文化得以传承,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清代盛行的地方戏曲,能体现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乡土风情,是唯一在本地众多非遗项目中达到国家级的非遗文化。位于杨桥戏楼旁的清代民宅,处于东街街巷的入口位置,同样是人流的聚集处,为了能使游客更好地了解杨桥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修复破损的民宅,把它作为杨桥的核心博物馆、小型展览中心对外开放,陈列地方相关历史资料,名人故事,对外开放的模式也能让游客了解到古建筑的内部结构形式和材质构造。洪家大院作为保存较为完善和占地面积相对较大的清代建筑,在大院入口处设置了侧门的花园入口,作为红色文化的普及点。

2.3.3 新增节点 在保护与更新中,增加的节点小品有东街巷门(图8)、趣味立面、售票处等。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到,早在清朝时期,杨桥就有四巷门的存在,作为街巷入口屏障,四巷门分别位于杨桥老街东、南、西、北4个方位。由于历史变迁,四巷门逐渐失去了作用,因此被移除,作为解放前的一整段历史时期内的标志性建筑,设计中对它进行了恢复设置,在东虹桥旁,去除了原有的瞭望孔,内部木结构平台,恢复后的巷门仅存在观赏价值,但也起到了内部核心保护区域与外部保护区域之间的分隔,在一定程度上让游客知道有这段历史的存在。在改造中保留了清代建筑斑驳的外墙面,主要由观音兜山墙墙面和马头墙(苏南地区常称屏风墙)墙面组成,特别是东虹桥的入口处外墙面,以及洪家大院与西侧一层建筑围合成的次要街道体现原有风貌,入口处墙面则采用瓦片依次进行罗列,似渔网造型,似水纹状态,形象地表现了杨桥村落的水文化。立面处还放置了一个脚踩水面、挥洒渔网的渔夫形象,整个墙面生动活泼,使游客在进入东街时,杨桥的水乡文化扑面而来。对位于洪家古井处的两边墙立面,设计中试图打造历史文化长廊,把东街的4段历史文化繁荣时期通过人物场景在墙立面中雕刻呈现出来,配合原有的古墙面,营造出更加深邃幽静的氛围(图9)。另外,游船码头的售票处则设置在东街东侧的入口处,把原有的不符合整体历史风貌的建筑进行更新,由于建筑靠近码头并且一面靠水,设计中把一层作为售票及零售区,侧门直接进入二层的茶楼。

3 结束语

文章围绕杨桥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保护与更新设计作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性研究。在今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研究方面还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对传统历史资源和要素要进行更全面的整体保护。此次课题研究参照《常州市杨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具体设计仅涉及5条街巷中的一条街巷,显然还不够全面;二是对能反映村落特征和文脉细节的地方要进行分层次、分等级的深层次保护即细节保护,由于研究成员大多为第一次接触该类课题,文保专业知识相当缺乏,故前期设计调研基本停留在表层;三是还要对传统资源增加有弹性的保护措施,定期对历史遗迹进行全方位的动态保护,在这方面最好的做法是要经常参与政府和媒体组织的文保活动,及时了解地方文保信息,为杨桥村历史遗迹动态保护及时提出新构想;四是要加强对地区性传统文化和非遗等民俗文化遗产进行传承方面的活态保护,杨桥村这方面工作已经在逐步进行,研究成员也在调研过程中了解一二,希望后面继续参与研究时对杨桥村文化遗产方面的活态保护机制有更全面的认识[7]。

猜你喜欢

街巷村落传统
王纬华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边走边唱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雨中的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