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德宏芒市芒核村傣锦工艺发展现状调研

2020-11-17黄毅

湖南包装 2020年5期
关键词:德宏织锦傣族

黄毅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傣锦是一种流传在傣族人民中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其织造工艺相当古老,自汉代起就有史书记载,到了唐宋时期傣锦的织造工艺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宋元时期由于傣锦织工精巧、图案别致以及色彩艳丽等特点,被用作贡品进贡朝廷[1]。2008年6月7日,傣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云南省下属的地级行政区,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芒核村隶属于德宏州州政府所在地芒市,距芒市政府3 km。该村是云南远近闻名的织傣锦村寨,目前全村520户人家,有近400户人家的女子懂得傣族织锦的基本技艺,80%以上人家里拥有织布机,芒核村已成为德宏傣锦工艺最典型的研究基地。

1 傣族织锦的工艺形态

傣族织锦多用于筒帕(挎包)、妇女统裙、被面和结婚礼服、顶头帕等生活用品以及“赕佛”和“树扇子”之类的宗教用品上。傣锦的图案题材多源于傣族人民的生活,以植物为主,也有一部分简单的动物形象。现代的傣族织锦,由于丝线的色彩丰富,多偏于绚丽,构图严整规范,显得富丽堂皇。傣族织锦工艺有打浆、绕线、上线、纺线、打桩饶线、梭线上机等一系列繁复的程序,与其他手工艺一样,傣族织锦也受到了工艺的限制,图案有着自身的特点。从技艺上讲,傣族织锦中经线起织和纬线起织的图案都有,但多以纬线起花,对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在制作时,技艺者将细棉线从上往下系在织机上,用不同的纹板将经线分离成需要织造的图案骨骼,然后反复手推脚蹬使纬线在分离的经线中穿梭,工艺要求十分拘谨[2]。傣锦纹样边缘终究受到经纬十字交叉的限制,呈直线造型,这也是织锦图案的标志性特点之一,它始终无法表现弧线的轮廓。德宏州的传统傣锦色泽淳朴且厚重,以蓝黑居多,随着原材料色泽丰富的多样性增加,现代傣锦已经五彩缤纷。色彩的搭配也没有太多的限制,总体来讲,补色搭配与对比色搭配居多,由织者自定。纹样的表现在现代织锦的传承中体现得较好,因为每一种纹样的织法都由老一辈人言传身教,从小在织机旁长大的傣族女子便可以将其存留心中,无需画图,即可织出固有花纹,但也由此,傣锦的图案多年来缺乏创新,家家户户织出的纹样基本一致,具有高度的同质性。

在芒核村的调查中,发现用于服饰的傣锦图案以八角花纹、钱纹、手编纹、麻黄根纹、河沟纹、半果纹、水涡纹、桥纹居多(图1—8)。其中,八角花纹在年长者中使用频率更高。当然,同样的纹样在不同的织者口中也有不同的解释,例如被称之为“万字纹”的图案,在一些技艺者口中被记录为“麻黄根纹”。被称作“绕线板纹”的图案,也被称作“河沟纹”……也有一些纹样的名称直接而形象,例如常常用在傣族新婚中的“手编纹”正是由于纹样的制作过程不用脚蹬手推的动作,而单纯用手编织而成。“半果纹”也正是由水果被切割成的剖面图形作为想象来源。从这些形象而简洁的名称由来也映射出傣族人民率真淳朴的性格特点[3]。

图1 八角花纹

图2 钱纹

图3 手编纹

图4 麻黄根纹(万字纹)

图5 河沟纹(绕线板纹)

图6 半果纹

图7 河沟纹与水涡纹结合

图8 桥纹与钱纹、河沟纹组合

2 德宏傣锦的濒危现状

傣锦是傣族妇女传统服装——筒裙的重要面料供给,但笔者发现,即使在傣族最浓重的泼水节之际,除了前往参加活动的民众以外,德宏傣族大多数年轻人身着现代主流服装。芒核村的手艺人朗娥所谈到,传统筒裙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不适用于现代生活,行走、农活等日常生活极为不便。市场需求的萎缩是傣锦在傣族人生活中需求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生产工具的濒危也是工艺失传重要的因素。制作傣锦的传统木制织机数百年来没有进行改良设计,长时间的使用易磨损且虫蛀现象多发。而目前芒核村会制作这种木结构织机的工匠基本集中在60岁以上年龄阶段。这种制作手工在年青一代的傣族男子中已面临失传,生产工具的制作技艺也显现濒危状态。

3 生产性保护是傣锦发展的推动方式

德宏州傣锦的分销方式多为订单式销售。逢泼水节、傣历新年、州庆等庆典之时,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会前往芒核村进行集体订购或者直接到农户家中收购。私人订制情况则多发在傣族青年新婚之时,传统文化的复苏对傣锦会有一定的需求。在满足订销的要求之外,傣族妇女会利用农活之余的闲暇时间织一些进行少量囤积,应对平时的突发性零售。芒核村定期设有固定的集市,傣锦的零售交易大多会在集市上进行。据当地居民介绍,芒核村全村520户人家,有近400户人家的女子懂得傣族织锦的基本技艺,但由于功繁利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以“满织”的现代织锦为例,其丝线的成本核算为45元/m2,一条常规织锦的成本价为25.2元,售价210元,制作时间为20余天,技艺者每天的劳作酬劳仅能获得8元左右;而常规织锦筒帕(挎包)的售价为30元,制作时间为3天,制作者每天的劳作报酬仅能获得3元左右。基于以上状况,全村傣族织锦的分销方式基本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主要根据客户需求来决定生产规模、类型,然后提交给客户。芒核村大部分的家庭现仍然以农业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当订单陡增之时,才相互分担,集中时间赶制[4]。总体来看,傣锦的分销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层面上。芒市,作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其日常用品极少将傣锦作为视觉元素广泛运用推广,毋庸置疑生产性对于濒危工艺有着重要的抢救性保护作用,傣锦工艺的生产性缺失便成为了这种文化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3.1 傣族织锦的工艺形式具有较大的载体依附性

在传统的使用领域中傣锦的用途很少能够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具体的载体实现它的功用获得其存在价值,当下,除宗教用品外,傣族日常生活中的筒裙、顶头帕、挎包、被套等早已被现代纤维形式替代。因此,改良以傣锦为原材料的传统服饰及生活用品是促进傣锦类产品流通销售的核心推动力。然而,每种工艺的改良与进化过程必将在不同程度上损坏其文化的原真性,傣锦的经纬限制也是多年来工艺的视觉形式难突破的重点。从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人们更希望在进步的傣锦中存留原汁原味的文化痕迹,因此,与其他材质的用品“嫁接”的设计手法可作为开发运用的对策研究方向。

3.2 机械现代化对传统手工傣锦的生产销售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据了解,目前芒核村村委会也拥有新的织绣机器,可以仿制部分织锦纹样。但由于使用人员需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与图形输入设计能力,芒核村的农户达不到这种机器的从业要求,因此,即使有批量化生产的需求,本地对傣锦的制作也很难从手工劳作转换为机械制造。目前其他地区已经运用机绣技术仿产出多种织锦纹样,尽管“绣”出的锦缎与“织”出的锦缎在工艺上及纹样上都有一定的差异,但足以满足低端市场的需求,这也限制了纯手工织锦的价格提升。因此,繁琐的手工劳作与利薄的经济收入使芒核村没有一户家庭将此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产销的困境由此引来传承断档问题。

4 德宏傣锦活态传承的现实困境

芒核村傣锦小组组长刀安朗讲述,全村近400户会傣锦技艺的人家中,能娴熟织出多种图案的女性大多集中在35岁以上,加之固有观念的限制,这种技艺传女不传男,如今年轻或者年幼的孩子大多由于校园学习的安排,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系统地传承技术,而迫于经济上的压力,年长者也很少能认识到传承本技艺的迫切性,年轻传承人断档的情形严峻。更为遗憾的是,被誉为“织锦之村”的芒核村,却没有一位傣锦技艺者被评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调查走访的8位核心傣锦技艺者中,无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这对于鼓励技艺者认知文化并进行传承活动是极为不利的。当地政府逐步意识到了该问题的严重性,并在2017年向芒核村核拨了27万元用于帮扶傣锦工艺发展,及解决传承在内的各种问题。2017年8月芒核村委会组建了织锦小组,挑选召集了全村195个技艺精湛的织锦人员进行培训。但这195人中,70岁以上老年人为7人,50—70岁的中老年为84人,30—50岁的中年为97人,30岁以下的青年仅为7人。而且村委会织锦小组负责人对“培训”的概念认识模糊,培训期间并没有严格的“师生”角色,更多的时候是集中高龄阶段的编织者在一起交流技艺,面对不会或者生疏的图案织法,相互为师,共同探讨。从技艺互补的角度上考虑,虽然这是一种肯定的做法,但从受承者年龄阶层的差距上分析,并未解决年青一代传承断档的问题。

傣锦因传统纺织机操作的复杂性还遭到了另一个尴尬,织机制作手法失传,传统工具为数不多,现代的织绣机又对从业人员有着更高的操作要求,傣锦的技艺传承陷入了两难的困境。除了芒核村本村年青一代传承形式严峻以外,校园传承活动也不容乐观。对比同地区的傣族传统剪纸与傣族传统陶艺,虽然后者的初学者不能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技艺高度,但由于生产工具相对简单,传承者能很快掌握工具的基本原理,正缘于此,剪纸与陶艺的艺术形式相对自由,而傣锦的形式更为拘束,这同时也是傣族织锦工艺难介入高等院校课堂的重要原因。

5 结语

市场的闭塞、机械化的冲击、传承人的断档、创新设计的空白、政府帮扶力度的欠缺是德宏傣族织锦工艺目前面对的种种难题。傣锦作为难于普及的边缘技艺要想重回现代生活,当务之急是其“生产性”的体现,只有获得较好的市场认可与经济效益,才能驱使年青一代的傣族同胞投入到生产中去,才会提高其民族自信,从而主动学习织锦技艺,起到较好的传承作用,甚至创新。虽然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有一些设计机构已经介入到了傣锦运用的服饰设计开发中,但面对时尚现代的改良服饰,政府的推广还没有进一步的计划,并缺乏政策力度。无论是传统的傣锦,还是改良的现代傣锦产品,推广因素是尤为关键的。德宏傣锦现在即便有了对策性的设计与研究但仍停留于“静态”,而变静为活的观念实施不仅需要对策研究者进行平台的搭建和项目的行动,还需要多方管理层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配合,通过宏观调控助推濒危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德宏织锦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瑶族织锦
德宏 生态摄影“朝圣地”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传承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大滇西旅游一线6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
共饮一江水葫芦丝独奏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