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品管圈提高神经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2020-11-17姚莲华龙晓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2期
关键词:圈员正确性指征

姚莲华,龙晓艳,刘 敏

(赤峰市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中,院内感染通常是我国医院中所面对的一项严重的问题[1]。品管圈是由工作环境、性质相同或者是专业相近的护理人员所组成的管理小组,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本次研究针对采用品管圈活动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7月1日成立品管圈以前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资料300例为对照组,再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7月1日成立品管圈以后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资料30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男员31例,女269例,年龄20~60岁,平均(42.38±4.27)岁;对照组男33例,女267例,年龄21~63岁,平均(42.57±4.32)岁。对比两组医护人员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现状调查。通过对科室一户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发现,我科室手卫生依从性仅为37%,通过对医护人员的洗手正确性进行调查,正确洗手的医护人员为13.17%,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手卫生知识考核,知晓率为90%。

根据讨论结果,在众多原因中通过80/20法则对关键因素进寻找,并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视不足、手卫生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手卫生设置不完善定位本次改善的重要目标。

目标设定。通过采用绘制柏拉图的方式表示没改善重点为70%;通过圈员对圈能力进行相互打分,评定的全能力为71.06%。

1.3 观察指标

2组对比Q C C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性、知识知晓率。2组对比不同指征QCC前后手卫生依从性。2组对比QCC前后圈员能力提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和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对比QCC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性、知识知晓率

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性、知识知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对比不同指征QCC前后手卫生依从性

不同指征QCC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对比QCC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性、知识知晓率[n(%)]

表2 2组对比不同指征QCC前后手卫生依从性[n(%)]

2.3 2组对比QCC前后圈员能力提升情况

经过QCC活动后,圈员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见表3。

表3 2组对比QCC前后圈员能力提升情况(n)

3 讨 论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医院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虽然医院肩负着治病救人的宗旨,但是其也是滋生各种病原的场所。在医院中的病菌通常会通过接触、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以及医源性传播等方式进行蔓延,极易造成较大面积的院内感染情况发生[2]。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并取得以下研究结果: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性、知识知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指征QCC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QCC活动后,圈员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因此,我们认为,采用品管圈管理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而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7~9]。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具有极佳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圈员正确性指征
降低腹膜透析透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中的品管圈实践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疗垃圾分类准确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院2012年剖宫产临床分析和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
“正确性”与“实用性”的初探
再议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减少病区药房调剂差错件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