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引进版图书翻译质量的有效策略分析

2020-11-17于贺

记者观察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译稿版图英语水平

文 于贺

随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引进版图书在我国图书市场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它为我们传播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然而,很多人觉得引进版图书晦涩难懂,往往不知所云。作为社科图书编辑,且做的主要是引进版图书,接到译稿时,基本也是这个感觉,这多半是因为翻译质量不过关。翻译是引进版图书的二次生命。好翻译可以锦上添花,差翻译轻则影响阅读体验,重则歪曲原意,误导读者。“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引进版图书的翻译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读者对一个品牌、一家出版单位的信任度。”

一、引进版图书翻译质量现状及成因

(一)引进版图书翻译质量现状

1.翻译腔明显,不符合中文表达。“任何翻译标准,都要求译文符合语言习惯”。中英文差异很大,翻译时需要进行词类转换和句式转换。但是,目前引进版图书中,通篇长句、照搬英文语序、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比比皆是。比如,“拔地而起了几棵巨大的卡罗伊树”,“孟加拉国当地唯一的一种飞狐是一种称为”等。

2.专业术语、人名、地名、数字翻译错误。专业术语错误百花齐放,让人啼笑皆非。比如在笔者近期审读的一篇稿件中,译者将“管轶”译成了“关熠”,将“朱广剑”译成了“朱广建”,将“吉隆坡”译成了“科伦坡”,将“10亿个”译成了“10个”。

3.语句错译、漏译。联系上下文,有时会发现逻辑不通,论据无法支撑论点。由于对原文理解错误,译者无法很好地处理段落之间的关系,导致译文与原文的意思截然相反。再拿笔者近期审读的那部稿件为例,有一句话的原文是:It all but destroyed malariology。译者翻译为:“这项运动唯独成就了疟疾学。”但正确译文应该是“这项运动几乎摧毁了疟疾学。”这是因为译者对all but理解有误,它的意思是“几乎、差不多”,而不是“唯独”。

4.机翻现象严重。机翻在翻译领域是个普遍现象,但机翻利用好,可以辅助翻译,但若完全依赖它,就会出问题。一些不负责任的译者直接将机翻文字发给编辑,自己完全没有修改。在笔者审读过的一部书稿中,提到一个人名是Jeanette Rain(珍妮特·雷恩),因为机翻缘故,译者翻译成“珍妮特·雨水”,在另一部书稿中,James MacDonald(詹姆斯·麦克唐纳),译者翻译成“詹姆斯·麦当劳”。

(二)成因

1.翻译稿酬标准低。目前出版社给译者的稿酬标准低,翻译基本都是兼职,也无法吸引高水平的译者。很多翻译公司为了利润,雇用大批大学生或者业余人员进行翻译,无法保证译者的专业性和责任心。

2.译者语言功底有限。在《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版)》中,王恩冕老师说:“译者必须要有十分扎实的语言功底。在英汉翻译实践中,英语水平高,是理解原作的基本保证;汉语运用能力强,则是表达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存在一个问题,一些专业类书籍需要译者有相关专业背景,但这样的人英语水平未必很高;但英语专业的人,又欠缺相关专业背景。找到英语水平高、专业背景又匹配的译者,可遇不可求。

3.出版时间紧,任务重。现在出版行业竞争激烈,大家都在拼速度,出版周期大幅缩短。译者为了赶时间,无法打磨译文。甚至有的译稿是分给几个学生翻译的,质量无法保证。

二、如何提高引进版图书的翻译质量

(一)译者方面

1.建立译者库,培养优秀的翻译队伍。将优秀的译者纳入译者库,长期合作。责任心不强、错译较多的译者,终止合作。2.发翻译前明确要求,分批检查译稿。在翻译前期、中期、后期阶段,都需要对翻译质量做把控,避免译者只在试译时认真,在后面应付了事。3.发翻译前明确编辑规范。发翻译前,编辑应向译者明确编辑规范。

(二)编辑方面

1.在编辑开始前,审核译稿质量,对不合格的译稿及时退译。2.通读全稿,并对照原稿核对翻译,以发现错译、漏译之处。3.人机结合,利用术语网站、翻译软件、黑马软件等,辅助进行编辑工作。

三、结语

引进版图书作为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在引进版图书编辑过程中,要本着对原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严把翻译关,与译者紧密合作,共同为保证引进版图书翻译质量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译稿版图英语水平
京港澳高速:版图上的“黄金大通道”
把一本书译成国礼
《物种起源》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To improve and rectify the tourism market
视野与版图
英语水平
朋克
集成电路版图中GPC和PB的相交运算特性
Olympic Games Volunteers Need Pa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