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

2020-11-17殷晓蕾

记者观察 2020年15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转型意识

文 殷晓蕾

一、新闻编辑意识转型

媒介融合社会背景的形成,一方面是指传统媒体借助网络等新媒体进行自主革新,一方面是指结合现有的新媒体、电视、网络等方式之间的交融。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工作,作为新闻资讯整理的主要环节,在职人员应看到当前信息传播大环境和大众需求领域发生的变化,进而对新闻编辑的认识也要重新进行定位。具体而言,新闻编辑意识转型,是指以批判性思维去看待传统新闻编辑方法中的优势和不足,在未来新闻编辑工作开展期间学会取舍;同时,新闻编辑意识转型,需要从新闻编辑的工作特征上给予创新。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编辑不仅仅是新闻的梳理和整合,还要在其中增加“吸引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新闻编辑“吸引性”,是在保障新闻本身的真实特征基础上的延伸,而不是为了博取眼球而制造的虚假新闻。

比如,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在融媒体环境下进行服务意识转型探究期间,所采取的新闻编辑意识转型意识分析要点可概括为:一是结合传统新闻媒体资源的基本情况,新闻编辑群体从编辑信息真实性、技术性以及服务资源等部分进行优势和不足的总结,并在后续工作安排期间,客观地进行新闻编辑意识内容的有序性调节;二是传统媒体新闻编辑人员对新闻播报内容分析时,除了单纯地进行即将播报新闻内容的传播,还需要从新闻标题、新闻传播内容要点把握层面进行创新、时代化转变。

融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意识的转型调节过程,也需要有良好的理论意识趋向作为依据,这样方可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传播新闻编辑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目的。

二、新闻编辑实践手段转型

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实践手段转型,也是多重媒体资源结合环境下转型的具体表现。一方面,新闻编辑设备上,逐步从手稿向着电子版趋向转变,这是从新闻编辑与整合的视角上进行探索。另一方面,从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形态上实现了多样化的转变,这一部分主要是从新闻编辑的内容排版和融合环节上进行研究。

比如,传播媒体新闻编辑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编辑群体就主要是从新闻编辑的手段层面进行分析:一是新闻信息编辑环节上,逐步采用电子版文档的编写、保存、排版等活动,替代原有的手动性新闻编辑方式;二是将新闻编辑与语音输出、视频转换、声音识别等新技术方式形态结合起来,提升新闻编辑的互动实践手段的多样性;三是通过“两微一端”平台,为新闻编辑的信息更新策略和方式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

新技术方式在当代传统新闻编辑领域中的应用,一方面直接利用融媒体环境中的资源进行传统新闻编辑内容的革新,一方面是通过新技术对新闻编辑的具体内容进行优化调整。

三、新闻编辑服务方式转型

新闻编辑服务方式转型,也是媒介融合环境下传播新闻媒体编辑内容进行调整分析的主要构成方面。新闻编辑服务方式转型,在于新闻编辑的信息整合,更应突出新闻传播的“大众化”特征。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期间,应注重新闻编辑的需求迎合,将民生新闻、网络趣味性新闻、政策报道类新闻等内容均融合在一起,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从新闻编辑的服务信息形态上给予对应性调节,这就是传播新闻编辑服务大众化趋向增加、转变的体现。同时,传统媒体中的电视新闻编辑,应将新闻编辑内容形成层次化、灵活性的传播。比如,电视新闻在融媒体环境中更新时,按照新闻内容进行汇总归类,再从新闻内容之间的联系上进行编辑串联,增加新闻传播的吸引性,增加受众群体的主动接受强度。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信息传播环境中,传统媒体新闻服务趋向的创新。而服务方式的转型,主要是从受众群体的需求领域进行分析,它是传统媒体适应社会发展的体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是国内信息传播行业发展中不断更新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新闻编辑意识转型、新闻编辑实践手段转型、新闻编辑服务方式转型等方面,探究传统媒体新闻编辑优化方式。因此,文章的研究结果,将为社会信息结构完善带来新视角。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转型意识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转型发展天地宽
延续与转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福利会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四优四化”,河南农业转型进行时
强化“四种意识”提升“四种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影响与冲击的策略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