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运用“学案导学”促进自主学习的研究

2020-11-16黄克俊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化学自主学习

黄克俊

◆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教学理念的改变,高中化学教学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教学模式的限制,化学教学水平一度不甚理想,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低下,亟待采取新的教学手段。在此环境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展开导学案教学,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化学教学效率大幅度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学案导学”促进高中生自主学习模式进行了探究,致力于打造出高效的化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学案导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标改革下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率有着重大作用,不仅能够建立出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全面提升学生的协作、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导学案还能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引领,更好的攻克重难点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研究背景

(一)学生实际情况

1.高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和综合学习能力较弱,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化学知识难以实现有效吸收,再加上化学本身就需要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导致学生学习较为困难,且课程中普遍存在学生由于听不懂或者课程枯燥而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瞌睡的情况,极大的限制了其学习效果,因而亟待采取较为新颖且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

(二)教师教学基本情况

1.教学方式不科学。教学方式不科学。化学教师大都喜欢采用“填充式”的强行灌注方法,教师在课堂内占据绝对主导,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但却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出现不愿意去思考、不会去思考,最终大大降低其学习积极性。而学案导学就是一种扭转学生和教师地位的教学手段,学生通过在课堂自主探究和教师之间展开互动,更能利用课堂内的宝贵时间,专注于实验和自主探究学习,极大的提升教学效率。

2.教学内容局限于理论知识。在当下的教育考试中,考试内容仅限于课本知识,所以教师一般就会根据试卷上可能会考到的内容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这种教学仅仅注重于理论知识而大大忽略了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最终使学生只知反应公式,不知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运用,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化学本身就是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动手实验的学科,如果只停留在课本上的知识,不带动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则会极大限制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高中化学中以"学案导学"促进自主学习的实践策略

要想打造出高效的化学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课本知识。

(一)课前导学

学生在学习时首先要养成自主学习意识,在上课之前做好相应的预习工作,以此来更加清晰方便的理解教师讲解的课堂内容。预习对于整个教学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学案的设置就能够很好的帮助学习完成课前准备工作。比如在“甲烷、乙烯、苯”的化学性质实验教学中,教师再上堂课结束之前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明确这几种不同类有机物的性质,学生已经在课前完成预习,具体实验过程中就不必再行介绍,而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就可以再次自行阅读教材,直至完全理解为止。

(二)课中教学

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需要在其中加入重点知识内容,并具有针对性的对这些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上面已经说过让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之后,教师就可以较为快速的进入重点知识讲解,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掌握,学生如果存在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教师针对学生欠缺的部分进行再次讲解,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极大的提升物理课堂的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此外,教师在进行课案教学时,需要在其中尽量融入一些实际的生活场景,比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媒的燃烧、钢铁的腐蚀等场景,这种实例教学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拉近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三)课后指导

导学案也可以用于学生的课后学习,教师的导学案设计当中也应该包含一些课后内容或者课后作业,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以后就将知识忘得一干二净,要“趁热打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或者习题中,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如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等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作为课后作业交由学生在课后完成,注重知识的实际探究,然后教师在下节实验课堂上用展示实验效果,总结实验规律,通过课中和课后的讲解,全面提升化学教学的实效性。此外,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的设计时,不能为了减少工作量或者任務量就去从网上下载或者从其他地方直接抄袭,要符合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因为网上的很多内容或许根本不适应实际教学,这种“投机”的方式也很难提升化学课堂的效率,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最后,部分教师仅仅是为了设计导学案而设计,不从实际情况出发,不仅极大的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早上六点就进入学校,晚上接近10点才结束课程,高中学习任务本身就较为繁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硬要学生课前预习或者布置大量的课后习题,无疑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三、结语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要更加突出“导学”和“自学”,在课堂讲解之前,首先要进行深入备课,将本堂课的重点知识点提炼出来,并通过学生提前预习,让学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入重点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导学案的查漏补缺功能找出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而在课后,教师要适当的布置课后作业,实现知识的巩固。这种课前、课中、课后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十分适用。

参考文献

[1]吴秋萍.高中化学中以“学案导学”促进自主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郑文苗.高中化学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效果质化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8.

[3]晏霞.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9(07):20-21.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高中化学自主学习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