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突破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难点

2020-11-16张光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彩虹卡片儿歌

张光

识字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个阶段,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教师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识字的学习实践中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新做法和策略。

一、在预习中自主识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如何才能学好语文时曾经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指大脑),得到理解,当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了正确的课前预习结果时,便有了成功的快感,即使与同伴的结果不一致,他也会进行思考,有所提高。”当然学生的识字教学也不例外,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预习时自制生字卡片,给自己的生字卡片配上喜欢的图案,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在动手中很自然地记住生字。课堂上,学生可以展示预习时制作的卡片与其他同学分享,同桌、小组内互读互认,或者指名当小老师拿着自己的卡片领读,相互评价,相互欣赏,会收到良好的识字效果。

二、在趣味中快乐识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喜欢汉字的基础上产生识字的强烈愿望。”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识字的数量教学,还必须设法激起学生的识字欲望,让学生喜欢识字。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只有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才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一)游戏激趣识字

玩是孩子的天性,低年级学生正是出于这个阶段,那么教师为什么不能将孩子的这一天性运用到教学当中呢?让学生在“玩”中识字,在“玩”中学习,其学习效率应该远远高于我们说教式的方法。利用游戏学习汉字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既玩了游戏,有学习了汉字。例如学生熟悉的开火车游戏就看利用到识字教学中,教师具体可以这样做:教师给出展示自制的带有图片和需要汉字的卡片(或者车票)问学生:“火车往哪儿开?”学生结合卡片的图案说:“火车往××开!”这样的师生互动游戏过程实际实际上也就成为识字的过程。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这一过程,伴随着学生嘴里“咔嚓、咔嚓”的声音,教师出示卡片下面的地名汉族,让一组学生按顺序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错了,让“火车”跑错路了,必须停下来,再如猜字谜,学习“淹”时,用“水大好发电”,让学生猜一猜,紧接着学生自己编字谜,“大雨浇水天,闪后隆隆响”,这样教学,学生在“玩”中去学,大大的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也将大幅度的得到了提高。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趣识字

孩子的另一天性就是喜欢听故事、讲故事。这又是就是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的一种好方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需要让学生认识的汉字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来进行识字教学。

例如:“渴”和“喝”是小学生容易混淆的字,教师在教学生区分这两个字时可以编排这样的故事:爸爸带小明出去郊游,正当他们玩的非常开心时,小明突然感到非常口渴,但是粗心的小明忘记带自己的水壶,于是向爸爸求救,爸爸说:“水是我带出来的,你要喝可以,但是必须回答我两个问题,口渴要找什么,喝水要用什么用喝?”小明不假思索回答道:“口渴了应该找水,喝水当然用口。”,爸爸接着问:“那么你说口渴的‘渴和喝水的‘喝应该是什么边旁?”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肯定就牢牢地记住了“渴”和“喝”的区别。

(三)利用儿歌激趣识字

儿童第三个特点就是对儿歌的兴趣,将识字教学引入到朗朗上口的儿歌中也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学习起来也特别快。例如:一年级上册识字《口木耳》一课中,要求学生认识的字有:口、日、目、月、耳。教师在引导学生辨析和掌握这几个字时就可以编排一下儿歌让学生朗读:“嘴张方方就是口,口中加横即为日,再加一横就位目,目字张口为月字,目伸手脚变为耳。”又如:“口、吕、品”字的教学中,可以编排儿歌:“一口口,两口吕,三口品品好滋味。”像这样学生通过儿歌去辨析、理解、记忆汉字,其效果是非常深刻的。

三、在记形明义中灵活识字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其构造和演变是有一种科学原理与规律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汉字的这些特点进行教学,其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教学充分遵循汉字结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科学地学习,应适度讲解易错字的音形义联结关系,并利用义的决定因素,讲清字的结构原理,引导学生清晰、正确地识记。

(一)图文结合,读音记形

人的思维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有主导地位,因此他们对于一些形象的事情辨析哪里较强。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汉字适当的插入一些形象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做到图文结合来理解字义。还是以《口木耳》中口、日、目、月、耳识字教学为例,教学时教师可以展示如下图片让学生根据这些字的产生来加深对字的理解和区分。

在部编本低段识字教材中,有很多的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去记忆。

(二)追溯字理,读音解义

中国的汉字也是一种表意文字,在引导学生识字时,也可以借助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字形,通过字形再追溯字理,就可以让学生通过造字原理侧面区理解上字义字形。比如,《美丽的彩虹》课文中对“虹”字的一字教学,可能学生用很多识记方法,但是都与“虹”本义没有关系。有个孩子发问老师,彩虹在天上,跟虫有什么关系呢?”“是啊,跟虫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教师故意反问后出示“虹”的甲骨文,让学生理解了“虹”为什么是虫字头。因为彩虹总在风雨后,其形状像腰腹呈拱形的神龙,由于古人认识水平有限,错误的认为彩虹是下雨后出来神龙出来饮水,而神龙又是能呼风唤雨的大虫,所以在造字时,就以“虫”作了偏旁。传说中的“虹饮于河”故事也是这么来的,此时,孩子一个个竖着耳朵,听得津津有味。相信以后再也不会有学生将“彩虹”的“虹”錯误的写成“红”字了。再如“灭”字,火上加了盖,火就灭了;“掰”,两只手把东西分开;“聪”,不妨解释说:聪明的小朋友都是用耳朵认真听课、用眼睛认真观察、用口积极发言、积极思考问题的……这样由让学生不断观察、分析、想象和表述,既让学生掌握了字形结构的特点,又养成自己去分析探究汉字的结构及规律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彩虹卡片儿歌
卡片排一排
健忘卡片
水往高处流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
儿歌6首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