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隐性学力

2020-11-16王芳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王芳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教育理念也越来越成熟。随着我国素质教育逐渐地被普及和应用,逐渐取代并融合了应试教育,现在的小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会掌握知识的能力和隐性学力。因此,本文从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重要性出发,分析提高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隐形学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实施,学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小学的数学教学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学力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對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方法。

一、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重要性

学力是指:学生在接受和学习知识后,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教育学家还提出了学力分为“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两种,其中“显性学力”是指学生们对试题的解读的能力水平、考试成绩的能力水平等,而“隐性学力”则是对“显性学力”的延伸,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因为现在我国教育环境是素质教育为主,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时,主要培养了学生们的“显性学力”,学生学会了如何审题、解题,如何去更好的完成作业,如何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如何考取高分等,但是学生的“隐性学力”比“显性学力”对学生们的影响更为深远,现阶段小学的数学教师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到对小学生“隐性学力”培养的重要性,“显性学力”的培养几乎占据了全部的数学教学课堂。因此,有必要对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隐性学力”,及如何改进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提升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方法

(一)营造轻松有趣的数学教学氛围

小学生是刚刚步入学生阶段的国家重要“财富”,在小学的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全方面的能力,是决定了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小学教学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教师们进行深入到思考。

首先,数学教学的氛围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重要,教师们可以运用情景演绎法进行教学,数学教师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气氛,模拟特定的情境,讲授教学知识的同时,将学生们带入制定的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快的理解并产生学习的兴趣。现在很多小学生数学学科相对薄弱,数学的知识基础并不好,慢慢的学生就不再对数学的学习感兴趣了,甚至会产生极大的负担感和厌恶感,最后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科产生厌学的情况,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隐形学力”,教师们就要将如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放在首要位置。

(二)引导学生去学会思考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的从学生数学知识掌握上,逐渐转移到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树立独立西靠能力的培养中去。锻炼学生们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不会慌张、不会“坐以待毙”,能够独立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教授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图形演变知识时,可以将一种方法先教授给学生们,然后询问学生还可以有什么方法能够将这三种图形进行演变,可以给一些时间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后进行讨论,最后由小组的形式进行回答,等所有小组回答完毕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且指出学生们的错误,纠正学生们的思维方式,正确的引导学生思考方向,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学会如何思考问题。

(三)列举生活案例解读教学内容

小学生的年纪和眼界只停局限在家长们的生活中,他们并不知道更深奥的知识,也不清楚生活的常识性问题,因而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多列举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带到他们感兴趣并了解的事例中去。例如,教师可以在教授加减乘除法的时候,营造一个商场的情境,告诉学生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商场购物,你们帮助老师好好算一下老师给你们买了多少东西,老师应该付给商场多少钱。接下来教师可以说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商品,比如:玩具、好看的衣服、好吃的零食、好喝的饮料等等,最后告诉学生们:现在老师要去结账了,你们记好了买的东西了吗?等到学生们的回答后,开始带领学生们算数,在黑板上写下每一个商品的单价和商品的名称,由学生们回答每一个商品乘以数量后应该是什么价格,再让学生们将商品的总价加在一起,得出正确的答案后,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在爸爸妈妈带领他们去商场购物时,主动帮助爸爸妈妈计算购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这样的课堂氛围和模拟情景的教育方式,能够极大的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将生活中的事例带入教学中去,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也能帮助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强化学生数学思维方式

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们对于数学的思考方式是“隐性学力”的一种体现,因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在每个学期的开始,拿到数学课本后,开始关于教材进行备课,在学期开始的第一堂课上,教师带领学生翻开课本,针对课本的目录进行思维锻炼,教师可以让学生浏览一遍目录,然后按照知识的模块进行目录讲解,这本教材的大框知识方向是什么,在大框架下小的知识是什么,具体分为什么类型和什么方向,这样一来,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有逻辑的去分析一本书讲授的知识、类型和方向,能够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建立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总的来说,小学生的数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需要教师仔细的研究如何对学生的“隐形学力”进行培养,有助于学生产生数学兴趣、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因素,需要教师们进行细致研究。

参考文献

[1]岳欣云,董宏建.论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提升[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0):63-68.

[2]王凤奎.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6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我们爱数学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