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文情怀素养培育的小学古诗词教学

2020-11-16胡秀云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

胡秀云

◆摘  要:运用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情怀素养的实施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古诗词教学中人文情怀的内涵存在深度与广度挖掘不足、缺乏时代性与创新性等问题,进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的古诗词教学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人文情怀;核心素养

一、小学古诗词进行人文情怀培育的可能性

情怀是指“对人或事物关怀、热爱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心境”。素养是以积极的情感为导向,长期形成内在稳定的优秀品质。人文情怀素养即以积极向上的情感为导向,长期形成的对人或事物理解、关爱、尊重的情感。人文情怀是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下的一个基本点,要求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

1.人文情怀的教学内容缺乏广度拓展

人文情怀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息息相关,契合着古诗词中思想感情这一元素,所以古诗词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素养的绝佳教学内容,选编入教材中的诗歌均具有较大的教育价值。诗歌中蕴含的人文情怀不仅有浅层次的,而且有不能言说的深层意蕴。但是多数一线教师认为一首诗歌只表达一种思想感情;教学时也只讲解诗歌表达的最浅显的思想情感,人文情怀素养的广度非常有限。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自由拓展人文情怀的内容,可能会造成学生知识面和思想窄化的后果。

2.人文情怀的教学内涵缺乏深度挖掘

除了缺乏广度拓展,人文情怀还缺乏深度挖掘,教师认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人生经历与体验不足,不能深刻体会到古诗词中所传达的情感与意识,过度深挖可能只是形式化的走流程,并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人文情怀的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与创新性

人文情怀具有时代性,它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精神,人文情怀就是在这种普遍的人文精神的感召和引导下,在新时代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使个体生命在精神情感这一领域达到一种美好境界,我国现行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理念也具有新时代特征。但是在课堂观察中,关于古诗词思想情感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得到更新,古诗词中的一些背景和内容离现在学生的生活太过遥远,有的甚至已经不适合对新时代学生进行教学。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文情怀的教学内容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人文情怀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归因

1.教师文化素养低,无法拓展人文情怀内涵

访谈“是否喜欢古诗词和熟悉的古诗词数量”这一问题时,多数教师表示不喜欢古诗词,也不喜欢古诗词这一教学内容,平时较少涉略课外古诗词,只是粗粗地浏览一些诗词大会或是网络上的资料,很少作深入的思考。对于古诗词的熟悉程度大多只限于课本内,少数教师会补充阅读其他版本中存在而人教版中没有的诗词。教师仅仅把讲课当作任务完成,当学生给出的答案与教师的预设相差较远时,不能机智地处理课堂中的生成性内容,只是一味地牵引学生向自己预设的答案靠拢,这样做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除此之外,教师本身对人文情怀内涵的理解也不全面,无法有效地与古诗词进行对应。教师有限的素养无法为学生做古诗词的拓展与推荐,学生的素养就无法提高。

2.教师知识面狭窄,无法深挖人文情怀内涵

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反映古诗词中思想感情这一内容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知道应该联系什么知识去挖掘人文情怀内涵,大多时候只采用讲授法,学生的情感体验比较少。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有重大的教学意义,一定要对其进行深度发掘,才能将古诗这一体裁的教学价值发挥到最大。要想对作者传达的人文情怀感同身受,就要走进诗人的世界,但是诗人的生活年代距离很遥远,如何对人文情怀的内涵进行挖掘,就要依赖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与理解。

四、小学古诗词中人文情怀培育策略

1.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体可操作

教学目标引领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古诗词中的人文情怀包括情感、生命、文化、胸怀、忧患意识等内容,相对应地,在教学目标中一定要清晰具体地体现出对这些人文情怀素养的要求。“理解古诗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作者情感”这样模式化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摒除,教学目标要具体细化可操作,才能作为检测标准。如《七步诗》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表述:通过背景知识,了解曹丕、曹植两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诗中豆秸与豆子隐含的指代含义,从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培养孝文化意识,并将此根植于心。这样的目标设计可操作性较强,并且涵盖了人文情怀素养,只有用这样的目标指引,才能真正达到渗透人文情怀素养的目的。

2.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古诗词中描述的场景年代久远,不熟悉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人文情怀也要赋予其新的形式与内容。《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的是身在異乡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蕴含着重阳节登高、插茱萸这个传统习俗。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安排,在重阳节这一天带着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情感、节日的氛围,拉近学生生活与诗人世界的距离,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又可以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对教材做出处理,善于与其他古诗词进行联系。一年级的《所见》中描述了牧童骑黄牛捕蝉的场景,充满童真童趣,传达的人文情怀是对自然的热爱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五年级的《牧童》表现的人文情怀则是安然与恬静,与世无争、安然自乐的心态。两首古诗之间存在联系,又有差异。联系即“都是通过对牧童生活的描写,表现人文情怀”;差异即“要把握年龄特点”。《所见》是一年级的教学内容,重在吟唱,学生了解诗意,感受人文情怀即可;《牧童》是五年级的教学内容,该阶段学生将要迈入青春期,容易躁动不安,所以需要传达给学生安然恬静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2):4—9,17.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2.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