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

2020-11-16洪灵明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洪灵明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行业也得到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除了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之外,还开展了各种艺术学科。高职院校的舞蹈专业目的是培养专业型的舞蹈表演人才,在当前舞蹈艺术发展前景大好的趋势下,高校还需不断创新舞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舞蹈教学资源,使舞蹈专业表演人才的思维得到创新发展,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百姓的业余生活也逐渐丰富,茶余饭后开始关注各类艺术文化。在艺术市场全面拓展的形势下,我国舞蹈人才的培育也逐渐有了热门专业课程,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增设了舞蹈专业,使高职学生有了更多就业机会,不断优化改革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案。

一、高职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文化艺术生活逐渐丰富,对一些艺术表演也更加关注。舞蹈表演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艺术形式,考古出土的各类壁画都记载着古代舞蹈的超高艺术水准,当代高职的舞蹈表演专业的开设不仅是为了迎合现代化大众需求,更是对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一种传承,让中国舞蹈艺术在世界艺术文化中得以流传发扬。对此,高职舞蹈专业还需不断探索创新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融合时代潮流特色,使舞蹈艺术成为时代精髓的见证,为群众带来更高的艺术文化熏陶。

二、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舞蹈专业教育体系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完善,对人才的培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改革,已经初步形成体系化培育模式。目前,高职院校的舞蹈专业教学都是为了应对社会就业所需,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重心都放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重视专业度高,教学模式呈现单一化。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不到全面开发,只会机械化地完成固定的舞蹈表演,思维局限于专业系统化的训练,无法得到创新发展,实践应变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整体艺术素质有待提高。

三、当前高职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舞蹈表演艺术专业人才的定位不准确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社会得到全面改革,任何行业要发展都要与时俱进,艺术文化市场对艺术表演人才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舞蹈表演专业不仅仅包括单纯的跳舞,还要从舞蹈培训中选拔优秀的领导型人才,培养下一代的舞蹈教育新星。时代发展离不开创新,舞蹈艺术也需要融合更多时代元素进行编舞创新,对舞蹈动作和技术进一步美化升级。

(二)教学内容单一,办学模式陈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表演舞台也开始面向国际化,社会需求变化带动艺术市场的拓展,对于我国重文化理论知识的发展理念,舞蹈表演专业大多数都是高职等技术职业院校中开展,真正的高等大学还是以文化知识为主,艺术表演的培养平台局限于高职院校。在高职的舞蹈表演专业开展中,高职院校基本还是处于探索转型阶段,以生存和发展为主,对各专业的教学都还是适应阶段,没有形成专业体系化的教育模式,对舞蹈表演缺乏专业研究和探索,高职整体舞蹈教学无法提升,对学生的培养也就只能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下进行,教学方式守旧、传统,局限性太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策

对于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分析,当前高职最应该改变的就是艺术专业的整体教学思维,教学模式要与时俱进,加入创新理念,将理论知识与舞蹈技术技能相结合,增加舞蹈表演专业的综合实践机会,拓展舞蹈人才市场,使学生不仅仅具备专业的舞蹈表演技能,在综合素质上也能得到发展,使高职的教育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培养更多的具有舞蹈专业能力与艺术素养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舞蹈人才。

(一)利用多媒体拓展舞蹈创新思维

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特色,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互联网的辅助。每个地方的发展都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高职院校进行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联网功能,收集更多舞蹈表演的专业知识进行观摩分析,让现有的舞蹈技能得到拓展创新。世界发展更新换代快,如果舞蹈思维一直保持不变,观众对舞蹈表演也会产生审美疲劳,舞蹈艺术就是要带给观众新鲜的生命力,打破课堂训练的局限性,让学生的舞蹈技能在互联网百花齐放的舞蹈大平台中得到全面提升,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为学生打开更加广阔的就业市场。

(二)鼓励社团建设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担当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建设“非遗舞蹈文化研究社”“舞蹈藝术传承志愿者联盟”等相关社团。首先,学生社团应不断地吸纳学院中不同地域的新成员,积累民族传统文化素材,搜集最新的民族文化相关信息;其次,建立社团资源库,创建社团校内校外沟通平台;然后,有效利用平台组织社团活动、进行采风学习、互动交流、实习实践、创新创业。通过社团建设引领学生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充分激发学生无限的动力和发展活力。

五、结语

高职院校基本成为人才就业的热门培训基地,在舞蹈表演专业的培养中,要结合时代特色,创新教学内容,让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充分迎合现代审美需求,在社会就业除了具备专业技能之外,也开始重视综合能力的展现;艺术市场对舞蹈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同种专业而得到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学生,比固守一种格局而无法灵活转变的更能在社会上生存;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让大学生主动起来,让他们成为主导,成为核心人物、团队领导人、活动策划人、项目推广人等,让大学生还未走出校园就已经开始学习、锻炼、实习、实践;加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主动思考的能力,培养教育人、执行人、策划人、管理人、领导人等,打造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晓君.关于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4):229.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