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扩招”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2020-11-16李强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扩招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

◆摘  要:高职“扩招”实际上是稳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和布局未来的产业升级的举措。同时,随着职教二十条的出台,以及“双高”院校的认定公布,也对职业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本文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如何发展角度出发,分析现阶段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相关的改进途径,希望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扩招;双师型教师;制度

一、高职“扩招”的实际需求

高职扩招,第一是为了稳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从2018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接近50%,在2020年即将达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每年大量的毕业生给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第二是由于本科院校抢占了很多高职院校的生源,导致产业升级过程中需求的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缺乏。为了布局未来的产业升级,需要培养大量的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第三是由于现有的产业工人需要对接前沿技术,需要对掌握的技术的迭代升级,国家通过政策引导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现状

(一)双师型教师总量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教师都是直接由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虽有较高的学历、学位和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能力薄弱,影响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单一、投入不足、措施不力、质量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培养模式、培养资源等方面尚缺乏有效的经验,导致双师型教师比例普遍偏低,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各类考评员,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少。

(二)双师型教师标准不清

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定义,由于国家没有出台标准,各地标准各有侧重、各有千秋,各高职院校始终不能形成统一认识,缺乏成熟的标准体系,有的高职院校把“双师”看成“双证”,一味地鼓励教师考证;有的则认为“双师”即“双能”,让教师到企业参加顶岗锻炼,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将培训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这对教师专业化引导带来实践中的困惑和困难。亟需建立起国家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和一套完善的资格认证体系。

(三)双师型培养、培训体系不够完善

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还不够完善,影响了广大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引导性不足,亟待加强。尤其是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国家要求的“五年一轮”教師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都无法落实,同时由于生源萎缩等原因,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投入也无法保障,在培养模式、培养资源等方面尚缺乏有效的经验,导致双师型教师比例普遍偏低,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少。

三、新形势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建议

(一)引培并举,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扩招”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缺口会继续加大,高职院校必须要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保障机制,确定“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办法,健全“双师型”教师认定长效机制。同时,继续深化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落实“五年一轮”教师企业实践,依托国家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积极搭建企业实践平台,为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提供更多机会。同时,完善人才引进及人才管理机制,结合扩大高职院校用人自主权,改革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让高职院校真正引进自己有需求、用得上、来了干得好的人才到学校工作,为高职院校引进人才提供更多的渠道和便利条件。

(二)转变观念,提升双师型教师业务能力

为满足未来培养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用以辅助双师型教师在不同时期教学、科研等能力的提升,同时多渠道、多举措为双师型教师发展提供平台、提供机会,保障双师型教师能够掌握先进技能,用以实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制度,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

建立更加科学合理评价认定机制,改变一评定终身的职称及双师型教师登记认定制度,通过建立灵活的评价制度,加强教师实践教学、技术应用和转化的能力和水平的评价,出台政策鼓励和制度约束,实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良性发展局面。

四、结语

高职“扩招”实际上是稳定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和布局未来的产业升级的举措,学校在此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保证完成招生任务。其次,随着高职“扩招”带来的生源不足和生源质量的下降问题,高职院校必须要转变观念,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便在今后发展当中,能够在高职教育序列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给学校发展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

参考文献

[1]杨博文,佟玉英.改革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选聘模式的转变[J].成人教育,2019.

[2]余祖光.以改革促发展的思路为高职百万扩招做好必要准备[J].教育与职业,2019.

[3]薛峰,王成礼,蔺旭鹏.基于高职扩招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

[4]肖称萍,徐书培,卢建平.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思考[J].职教论坛,2019.

[5]陆燕飞,陈嵩.百万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9.

[6]张利芳.关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9.

[7]李月.构建国家标准,促进产教融合[N].中国文化报,2019-02-28(07).

[8]潘海生,马晓恒.职业教育中企业办学主体地位的内涵解读及政策启示[J].职教论坛,2014.

作者简介

李强(1983—),男,汉,河南焦作人,副教授,研究生,人事管理。

猜你喜欢

扩招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
高校扩招下的教育培训市场分析
浅谈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趋势
校企合作体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林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负债形成原因探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软件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