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2020-11-16封成凤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

封成凤

◆摘  要:小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的萌芽时期。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作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真观察和感知周围事物,获得语文素养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环节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作文教学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及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学生作文,教师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实际情况,还能有针对性采取教学措施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及写作能力的提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

当前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重要原因就是写作素材的缺乏,在实际写作中无从下笔、无法表达,继而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学生写作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美文佳作,或者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图片进行写作,从而发散思维、激发兴趣,不再排斥写作。此外,不同的话题和题裁所呈现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如《蓝色的树叶》和《坐井观天》在遣词造句、写作技巧、描写手法等方面完全不同,加上课外阅读的题材丰富多样,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的阅读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表达内容,与作者进行亲密接触,进而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学会多角度、多层面看待不同问题,获得写作风格的变化。

二、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是以单元主题为依据进行写作任务的布置。实际上,写作活动既需要有丰富的语言素材作为支撑,也需要有强烈的写作意图与表达意愿,若只是出于敷衍或应付的态度,则学生极有可能堆砌或照搬现成的材料,缺乏自己的思考,导致作文教学有效性不高。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唤起情感经历或生活回忆,激发写作的灵感,产生写作的欲望,促进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习作教学为例,要想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灵感,让学生把握写人叙事类的写作规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流传甚广的人物视频,如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物、从事医疗事业的人物等,引导学生对视频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形态进行分析,使学生意识到每一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其主要成就和行为动作会直接反映到语言、举止、神态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既能观察身边人的神态、举止、语言,准确把握人物特点,又能产生写作的灵感和欲望,高效完成写作任务。

三、加强读写结合

作为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写作能力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立足教材,加强读写结合,从而实现学生知识面的延伸以及文化视野的拓展。换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实施丰富多样的写作与阅读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适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该课文以时间和人们的活动为线索,描绘出北京春节的民俗与民风,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美好及温馨。全文的内容详略得当、安排有序、衔接自然,语言的表达形象生动、简洁朴实、耐人寻味,字里行间透露出人们欢喜过节的激动心情,表达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尝试写一写家乡的春节活动,或者是以“家乡的风俗”为题进行习作,进而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四、开展实践活动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加上教学的内容枯燥沉闷,无法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导致作文教学的效果不佳。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借助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多维度看待问题。例如:讲述课文《四季之美》时,若教师只是单纯进行講授,往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及想象能力的发展。要想让学生感受四季之美,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结合实际开展踏青或秋游等活动,让学生用身体接触、用眼睛看、用心感受。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描写四季的成语有哪些?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水平会回答“生机勃勃”“绿树成荫”“秋高气爽”“冰消雪融”等;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围绕“即景”的话题进行写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降低学生作文创作的难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五、结束语

综上,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占据的地位愈加重要,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立足实际,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方式的束缚,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加强读写结合,开展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芳霞.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20(03):126.

[2]管春芝.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35):165.

[3]吴跃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19(12):41.

[4]魏炜.浅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9(11):192.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