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新能源产业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0-11-16李碧芳李世雯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庆对策

李碧芳 李世雯

【摘 要】 随着石油产量的日渐减少,大庆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彻底改变能源发展结构,才能顺利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目标。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大庆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且产业体系尚不配套、技术研发力量薄弱且创新引领能力不足、政府监管困难较大且施工环境保障较差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规划指导并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并强化协调管理、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新能源优势产业、实施项目带动延伸新能源产业发展链条、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新能源企业创新引领能力、完善政策扶持并形成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等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庆;新能源产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0)05-0001-03

大慶是我国较早以能源闻名的城市,是由于石油资源的发现而建立并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繁荣起来的。现在面对油气资源的逐步减少,大庆必须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将单一能源产业转变为丰富多样的新能源产业,才能继续以能源产业作为一直以来的优势进行发展,才能继续保持大庆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因此,对大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庆市新能源产业现状

近年来,大庆的装备制造业与各种服务业的发展都有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大庆工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方向。

1.1风能

大庆年平均风速可以达到每秒近4米,某些地区甚至能达到6米每秒,年大于16级风日数近40天。因为大庆地处风力相当强劲的敖古拉大风口,这使得它的年有效风速持续时间比较长。在标准的轮毂高度前提下有时可以达到近1万小时的全年有效风速,全市可供开发的风力发电资源总量巨大,调查显示可以达到近1千万千瓦,是黑龙江西部风电产业布局的重要区域。

1.2地热能

大庆地热资源丰富,横向地热面积达5000平方千米,地下4-5千米的高温带所富含热量是当地油田发热量的万倍以上,地下2千米左右的中低温带地热水容量也达到5000亿立方米。大庆市地热资源的形成有其独有的特点,地热田分布广阔且蕴藏量较多,不仅水质比较好且有较好的开发价值,而且因为压力比较大,有的地方可以自己喷出,从而形成了比较好的开采条件。因此,大庆的地热资源具有非常好的勘查开发前景。此外,大庆拥有全国第一大油田,不仅地热资源储量丰富,更在勘探、开发与市场等方面有着许多优势。

1.3生物质能

大庆可以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的作物约750万亩,年产生的秸秆、稻壳数量大约500万吨。每年富余的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近一千万吨,其中包含畜禽粪便与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剩余物。大量养殖的出现与畜牧业的发展所产生的畜禽粪便,为农村沼气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1.4太阳能

大庆的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从大庆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和年辐射总量看,该区域太阳能资源丰富,日照时间较长,属于我国二类太阳能资源区域。大庆年总辐射量极高,依靠每年近3000小时的日照时长,一般每平方米可以超过4500兆焦耳,是补贴电价二类地区。大庆太阳能产业主要集中在光伏发电等方面。大庆有2000多平方千米盐碱地、沙地、裸地等未利用土地,可规划光伏发电2000万千瓦。大庆年平均用电量为200亿度,本地电力消纳能力较强。

2大庆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2.1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与用地之间存在矛盾

光伏发电项目需要大面积(上千亩或几千亩)成规模、集中连片的荒坡地,近年来大庆很多类似土地已经调规或正在上报办理调规为耕地或基本农田,致使光电项目选址困难。因此,应因地制宜,适合建分布式的区域去建分布式,适合建集中式的区域去建集中式。从产业技术研究的角度,宜将着眼点放在如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上。当下,光伏发电已实质性地进入平价时代,价格已不再是首要问题,土地和消纳已成为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2.2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与有效解决电力入网之间存在矛盾

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容量小、电压等级低,贴近电网终端用户,对电网影响小等特点,可以应用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顶上。但目前大庆有一些已经建成的项目至今还在闲置,一些虽然已经入网,却没有实现自用和入网相结合。电站建成后因为入网手续一直没有审批下来,光伏发的电只能自用,剩余的电只能白白浪费。由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的特点,大规模接入后对电网运行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必须加快智能电网普及速度,加大调峰电源建设,同时要加强与电力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2.3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产业体系尚不配套

大庆市风电、光伏产业装机容量大,但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光伏产业仅限于发电,与光伏发电相配套的光伏产业、与电池组件相关联的重要产品生产,如电池芯片、并网组件、储能器件以及配套的光伏设备、辅料制造等,全部依赖企业总部或国外进口,影响了本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开发和生产。风电产业基本没有相关配套的设备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关联发展及协同增值效应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与风电、光伏产业匹配的科研示范、技术咨询、质量标准、监测认证、教育培训、中介服务等体系不健全,运营管理、设备维护、物流信息、金融后勤等生产生活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现有的产业体系难以支撑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2.4技术研发力量薄弱,创新引领能力不足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涉及规划、建设、论证、实施、运营各个环节,需要大量熟悉建筑、动力、机械、电气、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技术人才,而目前本市这些高素质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且大多数集中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大庆市由于地理环境差,生态环境恶劣,园区设施落后,交通信息闭塞,既无法吸引人才,更难以留住人才,从而造成企业科技人才积累薄,技术研发团队少,科技支撑能力弱,内生动力欠缺,创新引领能力不足,发展后劲疲软。

2.5政府监管困难较大,施工环境保障较差

由于受新能源装机规模与电网传输、平谷调峰、电力消纳等市场不匹配的突出矛盾以及资金难以及时全额到位等困难的影响,大庆不少新能源产业面临弃风弃光风险和发电受限的损失,项目无网可并,批而未建的现象已经出现。对此,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严重影响项目的统筹调度和依法管理。同时,由于新能源项目征地范围大,涉及的村户比较多,能征土地多为涉荒地等未利用地,普遍存在长期摞荒、地界不清等问题,一旦征用补偿,权属界定困难,无理阻工,缠访闹访现象普遍存在。而大多数开工项目因手续不全或不合规,无法通过法律渠道依法处理,影响了工程进度,增加了项目成本,也对投资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大庆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强规划指导,引导产业有序发展

建立大庆新能源资源的调查评估机制,积极开展新能源资源精细化评估工作,以确实可信的资源禀赋评估,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利支撑。将发展新能源产业纳入大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统一协调产业布局,规范项目开发程序。大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对加快大庆市经济和城市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2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管理

首先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将项目推进困难提到市一级层面予以协调解决,会同市物价局、住建局、国土局、林业局、电业局等相关部门,做好规划落实工作,及时梳理和解決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限期解决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其次可成立可再生能源交易市场,通过严格的碳排放配额及交易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有理有据的有效指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3.3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新能源优势产业

以培育和壮大大庆新能源优势产业为目标,通过土地、税收、财政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重点扶持竞争力强的优势企业作为本市新能源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使新能源产业成为大庆市规模较大的优势产业,进而发挥主导优势产业的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前瞻效应,从而带动其他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3.4实施项目带动,延伸新能源产业发展链条

首先,要将新能源项目同大庆本级重点项目同等对待,按照重大项目推进要求,制定详细推进计划,加强巡查调度,推动项目建设。其次,要做好待建、审批未建项目的开工前准备,设定时间节点,实行项目倒逼机制和退出机制,杜绝部分企业圈占土地、挤占配额、抢占资源的现象,确保项目按计划建成。再次,要瞄准新能源产业技术前沿,充分利用大庆市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推进光温低温汽轮机组、风机锁盘等新能源发电关键技术装备项目。最后,要大力培育引进一批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加快石墨烯等储能技术研究应用,打造风能、太阳能中端装备及零部件研发制造、系统集成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3.5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新能源企业创新引领能力

首先,要建立以大庆市政府投入为主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加大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强化关键技术、集成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形成与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其次,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加强与市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联合,在核心技术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再次,应建立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新能源产业急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充当新能源产业骨干力量。应采用委托、定向、减免学费等方法,选送高中毕业生到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培养,返乡就业,参与新能源产业开发建设。

3.6完善政策扶持,形成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首先,要在政策上支持。要尽快研究制定促进大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从项目审报、土地供给、资源配置、产品保护、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环境保障等各个方面,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其次,要在服务上跟进。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信息沟通和企业的联系对接,及时掌握有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企业、技术发展动态,做好新能源项目投资主体信用库和项目建设信息库建设,实现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推动项目开发建设。再次,要在组织上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应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向能源经济转型升级积蓄后劲的战略性产业来高度重视、系统规划、严格考核、加强监管、强力推进,及时主动梳理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形成问题清单,采取有效措施,逐一整改消号,形成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

4结语

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庆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且产业体系尚不配套、技术研发力量薄弱且创新引领能力不足、政府监管困难较大且施工环境保障较差等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加强规划指导并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并强化协调管理、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新能源优势产业、实施项目带动延伸新能源产业发展链条、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新能源企业创新引领能力、完善政策扶持并形成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等政策建议。研究内容对促进大庆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海红.大庆发展新能源的有利条件[N].黑龙江日报,2019-02-28(007).

[2]李再艳,石培基.“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506-509.

[3]吴锦明.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哪些“政策红利”[J].人民论坛,2019(88):66-67.

[4]王欢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测度及结构优化研究:以新能源产业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8(10):183-194.

[5]彭文兵.政府绿色支持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推广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9):60-63.

猜你喜欢

大庆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讲价
送你一块砖
举起手来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穿错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