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

2020-11-16薛姗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效性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薛姗

◆摘  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是当前广大小学语文老师都在深入研究的课题。而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并且能让师生获得快乐的教与学体验,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及全面发展十分有利。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实效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老师需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进行了解,将之合理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结合,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又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思考与感悟,从而掌握知识,升华情感,获得越来越全面的发展。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的研究,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就针对此主题进行讨论。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现代化教育时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已成为教育的必然趋势,所以两者融合的必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下面就对其融合的必要性進行分析。

(一)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老师就能够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深层次的融合,从而发挥教学合力的作用,让学生进行轻松的学习,非常自然的实现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目的。

(二)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哪节课的教学之中,老师采取的都是不断的讲解教学模式,这可能会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但却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十分的沉闷,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消失殆尽,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十分不利。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就可以让声音、图片、视频充斥课堂,这样学生就可以将抽象的学习内容与直观的学习内容进行对比性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深层次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表面的学习兴趣。

(三)精准攻克教学重难点

部分小学生之所以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除了课堂氛围枯燥乏味这一原因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无法突破教学重难点,无法获得知识及情感学习体验,自然学习兴致不高。而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就可以以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精准突破教学重难点,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的策略

(一)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每篇语文课文描述的内容虽有不同,但都有其特定的情境,所在老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且有效的学习。而在创设教学情境方面,信息技术发挥着独特的优势,老师需要利用其视频、图片等多元化功能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老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海底的情境,让学生将视频中看到的内容与课文中描述的内容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就能够构建出完整的海底世界图景,在此种情境的引导之下,学生就会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

老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一点,即信息技术的构建要与学生的喜好、实际生活等相符合,这样才能够拨动学生的心弦,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越来越厌学。

(二)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的学习具有较为深入的特点,但由于语文教材及课时的有限特点,使得语文教学总是处于浅层次或者是不完善的教学状态,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与延伸,而传统教学之中,老师为了做好补充与延伸工作,课前所用备课时间较多,而课中所运用的板书时间也较多,既会导致老师的教学负担过重,又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既可以解决上述教与学的问题,又能够根据教学空白点整合出最佳的教学资源,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此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周瑜为什么要难为诸葛亮并不了解,这也是本节课的空白点所在,老师就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与之相关的所有影视频段,对其进行整合之后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课文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进行感受。这样的整节课下来,学生的知识面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拓展,能够实现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

(三)动态化形象化展示,攻克教学重难点

攻克教学的重难点,传统反复讲解的模式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动态化和形象化的展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最大限度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需要让学生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点就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而学生反复的阅读一般无法进行精准感受,此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圆明园未毁灭前和毁灭后的场景进行直观展现,并辅以语言引导。这样学生就好像真实进入到了圆明园中去参观毁灭前后的场景中,去听、看、思考,感受作者的愤恨之情。

参考文献

[1]王云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139-140.

[2]骆再银.摆脱枯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浅见[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3):76.

[3]常亚新.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0):198.

猜你喜欢

实效性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